浅谈青少年学生饮食安全意识及应对措施
2019-01-13窦静静
窦静静
安全是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其中的食品安全更是一项重要的民心工程、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数亿人因食物污染而患病,发病率为5%~10%。在我国平均每年超过5万人因食物中毒而使健康受到伤害,2017—2019 年,国内食品安全卫生的管理工作实施期间,不合格食品加工要求的整治案件已经超过 30 万件。尽管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在食品安全领域,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是当今世界最关注的卫生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青少年特别是学校学生的饮食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各类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案件中,牵涉到青少年学校学生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近年来劣质奶粉、地沟油及假冒伪劣产品和三无产品等,时刻威胁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其食品安全问题理应受到重视,然而,恰恰是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却成为食品安全自我防范最低的一个群体。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必须重视食品的安全,切实提高青少年的食品安全意识。
笔者的住宿位于一所高校附近,一段时间内曾经对该校的学生的饮食进行观察,并同某些饮食经营者、学生交谈,目前认为,地摊、外卖产品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饮食安全。
地摊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
学校周边食品最常见的是风味小吃,类似米皮米线、麻辣烫、各类烤串涮串(撸串还一度成为了时尚名词)等,由于其经济实惠,风味独特,极大的丰富了广大学生的生活。很多学生课下流连于摊位旁,品尝各类美食。待到节日或者室友、学友生日,更是三三两两集结,不管不顾,大吃特吃。
由于学校周边摊位大多是个体经营,食品的安全状态良莠不齐,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摊位老板大多是外地打工者,一般素质偏低,食品安全知识比较缺乏,安全意识不高;普遍认为青少年抵抗力强,信奉“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原则;
二是,设施较为简陋,大多摊位仅仅是个改造的电动三轮车,很多食材暴露在空气中,受到汽车尾气、沙尘等污染;切菜生熟不分的比例很高;洗餐具用水重复使用;
三是,只注重经济效益,食材及一次性餐具极为廉价且来源不明,对人危害很大;
四是,食品制作时操作不规范;
五是,为吸引顾客,无节制的添加各类染色剂和香精,使食品五颜六色,香气四溢;
六是,从业人员无证上岗情况严重,很多经营者仅仅是在夜市出现,昼伏夜出,更有甚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外卖产品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校园外卖因其方便快捷、多样化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已经成为他们另外一种重要的就餐方式,很多学生甚至一天三顿都点外卖,特别是在双休日或者节假日。
毋庸置疑,外卖产品也基本具备地摊食品所具有的安全隐患问题,同时也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一般以小餐馆、夫妻店、小作坊为主,很多商家无实体店面;
二是,商家只需通过网络将营业执照、身份证等信息上传至第三方平台,入驻平台门槛较低,十分轻松;
三是,常常將车库、楼梯间等改造成厨房,加工场所十分简陋,卫生条件非常差;
四是,采取“网上销售”的方式,环境卫生、加工制作过程不透明,食物的卫生安全无法保障;往往滥用色素,防腐剂等;
五是,外卖食品一般以劣质塑料饭盒包装,在配送过程中极易造成食物污染。
学生群体对待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理上,由于大部分青少年法律意识不强,不熟知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方式,不会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很少会向有关部门投诉或向消费者协会求助,一般会采取如下的态度:
一是,打电话或者向摊主说说“我要投诉你”之类的话,经营者随便的赔礼道歉,心里得到安慰,处理结果则是“这顿餐饮免费”,甚至回赠若干免费餐券;
二是,怀着自认倒霉的心态,告诉自己充其量不在这个摊位上吃了,我们经常见到的情况是:在外边吃坏肚子,休息一两天,稍有好转便继续在其他地摊上吃,继续点外卖。
原因初探
造成青少年学生不顾及自身身体安全,长期徘徊在学校周边地摊的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是,青少年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防范能力差。一般来说,青少年对食品安全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也有一定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但总的情况则不容乐观,《食品安全法》仅仅听说过,没有读过里面的内容,一小部分大学生认为路边摊小吃食品是不卫生的,也坚决不会去吃。而绝大部分的大学生也都认为路边摊小吃食品是虽然不卫生的,但是吃了也无妨,对身体不会造成影响。一小部分学生思想则比较单纯,认为路边摊的卫生状况还可以。
二是,外卖及地摊味道较为可口。一般来说,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能得到充分的保证,但是也存在食品单一,味道一般的缺点,显然,地摊及外卖产品由于各类香精的催化,要比食堂味道更可口,品种更丰富,更具有吸引力、诱惑力。
三是,青少年抵制力较差;很多青少年学生在外求学,少了父母的监管,不能自我约束,加之目前消费支付的便捷性,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管不住自己的嘴而过分追求视觉和味觉刺激,即使认为路边摊的卫生状况并不良好,也会找各种理由经常去吃。
解决方案及建议
各类不安全的食品对青少年的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可怕的是这些损伤短期内无法显现,潜伏期很长,因此需要引起重视,进行相关的应对措施:
一是,食品安全教育进课堂。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都是重视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而缺少安全教育,某种程度上说,安全意识的培养教育并未进入教学课堂,导致他们缺乏安全知识与相应技能。仅有的食品安全知识则是他们自学得到,这些自学的知识几乎全部来自网络,往往不成体系,碎片化严重,良莠不齐,时间一长,自然使他们安全意识淡薄,食品安全警锡性减退。针对以上情况,建议学校重视食品安全的教育,开展长期、系统性的培训工作,让青少年树立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认知意识、自我防范意识及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意识。让青少年对食品能够进行选择和鉴别,牢固《食品安全法》等知识。某些国外学者曾对食品的安全教育提出了食育的基本概念,并对食育的内容和实施进行了探讨,认为教育除了德育、智育、体育以外,还应包括食育”,其相关的知识可以借鉴。
二是,积极整顿,监督监管常规化。显然,良好的规范化制定、监督和惩罚机制、社会大众和媒体的广泛监督及检验检测机构的运行,可以更有效的保障食品安全。应从影响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来控制,对触犯食品安全的地摊和外卖商贩加大惩罚和打击力度,完善现有的市场监管和生产许可制度,提高食品生产的准入门槛,同时鼓励媒体和个人对食品行业监督。监管部门应该对食品进行不定期的专项监督抽查,并且扩大抽查面,加大抽样的范围和覆盖面。针对网络餐饮服务业,应将《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做深做实,网络经营者不得将订单委托其他食品经营者加工制作,订餐平台设置专门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组织开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测,建立统一的外卖食品安全数据标。采用大数据工具库堵住外卖食品的安全漏洞,有助于经营者实实在在做企业。 迫使经营者须合规经营,为消费者提供放心外卖食品。
三是,丰富学生食堂。由于青少年学生的生活成长背景、性格特点、消费观念的不同,表现出对饮食需求的差异。学生食堂则一直因品种单调成为学生们的共识和诟病。打铁还需自身硬,学生食堂应该完善原有高校学校食堂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更新经营理念,充分考虑食品的花色品种、营养、份量、口味等,引进各类安全健康的风味小吃,同时提升餐具卫生、就餐环境,将学生从地摊拉回来。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沈丘县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