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金融安全视角下的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2019-01-13樊欣闫晨佳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35期
关键词:金融业金融风险

樊欣 闫晨佳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特别是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根本性任务。”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跨业风险、结构性风险、互联网风险等。防控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和人民财产安全,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坚守金融本质,不断提升金融供给质量和风险治理水平,促成金融与经济良性循环,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关键词:国家金融安全;金融业;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35-0115-02

一、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金融风险

(一)信用风险

目前我国金融行业最主要的风险就是此类风险。资金的借贷、投资都是金融行业的主要运行方式,借贷者与投资者的信用评级要具备一定的水平。但一些信息的不确定性、非对称性使得金融机构难以保证对借贷与投资者的信用判断是完全准确的,这样就可能出现很多的“次贷”,且“优贷”也会出现信用下降的情况。还有一部分企业因盲目扩张、过度负债,当经营陷入困境时就导致了不良贷款和债券违约的多发。因此,金融行业在交易过程中首要面对的风险就是信用风险。这些不稳定因素所引发的问题若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将会对金融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目前看来,这方面风险状况较为突出的是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具有高价格、高库存、高杠杆、高度金融化和高度关联性等特征,资本流入巨大,贷款的需求量也就随之攀升、快速增长,急功近利发展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之间的矛盾,不好控制,需要我们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和处置。

(二)操作风险

此类风险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操控信息技术的控制中心出现问题,另一方面是公司内部管理机制的失误和不健全使得诈骗等各类金融问题没有获得及时应对而产生的消极作用。从实践来看,最近几年企业机构内部治理这方面出现的问题比例较大,这也是金融风险的几个主要特征之一。造成操作风险的因素有管理部门的腐败,有员工个人的违规操作,还有就是金融诈骗,这对金融机构的信誉也有所损失。

(三)跨业风险

跨市场领域的金融风险是我国目前金融行业的一个不稳定因素。金融经济不断渗透到其他领域,与越来越多的市场行业开始接触结合。金融相关企业机构也开发了新的发展方向,使得市场之间的金融沟通与交流打开了新的局面。银行、证券、保险等企业机构为了增强自身在同行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会不断创新拓展新型业务。但不同的企业机构在资金理财等方面规则和制度也不尽相同,一些理财既涉及外汇市场,又涉及股票市场,这样就导致了跨市场的金融资金出现。如果出现亏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风险的情况不容忽视,各类风险交叉传染趋势越来越明显也要予以重视。

(四)结构性风险

目前,我国金融供给市场结构存在不平衡问题,过度依赖于银行体系,而传统的银行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多样化需求。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利率市场化尚未完全到位。同时,利率市场化也有很大的副作用,它会加剧存贷利差缩窄和“金融脱媒”,迫使银行抬高风险偏好。最后一点就是整个金融体制机制不完善导致金融与实体经济互动不畅,少数业务存在“资金空转”和“脱实向虚”,各类“预算软约束”、“刚性兑付”以及过度创新、监管套利、资金错配、加杠杆、多层嵌套等都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五)互联网风险

近十年来,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伴随着一些问题的出现和风险隐患,因为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监管法规不完善會导致互联网金融产品质量鱼龙混杂,给投资者和消费者都带来许多风险。例如,客户资金安全存在隐患,出现了多起经营者“卷款跑路”事件;信用体系和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不健全等。行业发展处在“无门槛、无规则、无监管”的状态,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也会出现与民间借贷相类似的“资金池”问题;互联网金融平台从投资者手中获取了大量的资金流,给没有匹配的项目进行有效对接,为了维持高收益、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加入,平台可能采取庞氏骗局的手段进行资金周转;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在传统的民间借贷形式遭到法律严格管控后采用了新的形式,继续从事庞氏骗局。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并积累了风险。

二、维护国家金融安全、防范金融风险的路径选择

国家金融安全意味着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防控金融风险事关国家安全、发展全局和人民财产安全,要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坚守金融本质,不断提升金融供给质量和风险治理水平,促成金融与经济良性循环,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一)准确把握国内外金融形势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金融市场总体呈现出疲软的态势,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如今虽然距离这次危机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是其造成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致使当今的金融市场具有远非往昔的不可预测性,一些国家在此之后实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对于金融市场也有一定的冲击性。此外,我们还要考虑到国际上的一些政治因素,英国脱欧,特朗普当政,民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等,这些都对我国的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作为积极倡导全球化的大国,对于外部金融环境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金融方面也在稳步前进。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建立,金融监管体制渐次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能力显著上升,金融产品种类日益丰富,金融双向开放程度不断加深,金融风险总体在可控范围内。但是,不可避免也存在一些隐患,例如,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金融风险越来越复杂多变,金融安全基础设施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精准判断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外局势对于防范风险有着先导作用,更是国家防范金融风险,推进金融安全大国建设的先决条件。

(二)落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大局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判断,作为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尤为重要,既要防止经济过度金融化所带来的泡沫繁荣,也要避免把金融看作是蛇蝎,唯恐避之不及。把握好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节点,促进健康良性金融发展模式的构建,进而对实体经济也起到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金融风险的防范,要坚持深化金融领域的改革,注重金融结构性改革。我国的经济面临着发展转型的问题,作为经济市场微观主体的企业迎来了重要机遇,企业要转型,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资金,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于资金的需求显而易见。但是目前我国金融市场融资难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尤其是一些科技创新型的企业,投资风险相比较而言还是比较高,投资人为稳妥起见,还是会选择一些相对稳健的投资项目。这造成了我国目前市场上的供需不平衡,且是结构上的失衡,作为实体经济血脉的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我国必须高度重视金融体系的结构性改革,打破融资的瓶颈问题,改善金融结构,为实体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树立全局观统筹协调推进

政府市场两手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客观规律对于金融资源的配置同样适用。以市场为导向,这样有利于提高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另外,政府也要在防范风险上起到效用,主要是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把好底线。对金融要集中统一监管,加强宏观审慎监管,在体制上要勤于发现问题漏洞,及时修改补救,为金融发展提供制度性保障。二者不可废其一,应相互补足,发挥其各自的优越性,为我国的金融安全建立“双层保护网”。

重点领域重点攻,主次分明,统筹全局。金融是全面的,也是复杂的,对于这一复杂的事物而言,内部矛盾也是形形色色的。这种情况下抓主要矛盾就是牵住“牛鼻子”,保证方向上不出错误,但同时也不可忽视一些次要矛盾,这样才能各个击破、全面突破。对于主要金融领域的风险国家要尤为重视,把好重点;对于国家各个地域的金融风险要有全面的认识,区域不同,所面临的风险也会有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各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性金融政策,做好防范工作;堅持“全国一盘棋”,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四)研判好风险来源与趋势

正确认识金融市场存在的显性风险和隐性风险,是我们防范化解风险的必要条件,也是我们防范风险的目标所在。面对风险,我们始终要保持勇敢的态度和坚决的行动,做到不胆怯、不慌乱、敢解决。金融本身就有着风险和收益的两面性,我们要客观看待金融的风险面,金融风险是金融行业发展必然会出现的问题,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防范以及风险发生后如何解决。我国受2007年次贷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大,并且国内没有发生过严重的金融危机,可以学习其他国家应对本国危机风险的举措,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吸收有利于我国的应对之法,做好有备无患。

综合来看,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相对稳定,但是在国际金融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我国还是要保持谨慎,在保持防线的前提下,相应地寻找机遇,把握好发展的每一步。科技和创新在当代就是生产力,而金融对其来说无异于助推器,金融与科技创新的结合会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做反向思考也会惊奇地发现,科技创新对于金融的推动也是难以想象的,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软件就是很好的例证,三者的结合会产生出我们不可预估的效益。

综上所述,我们既要有精准把握风险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抓住机遇,又要进行“弯道超车”,维护好国家金融安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猜你喜欢

金融业金融风险
金融风险状态扫描
汽车集团财务公司的产业链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新形势下国内如何进一步开放金融业
新常态下系统性金融风险度量与防范研究
试论金融管理中如何有效识别金融风险
《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发布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防范金融风险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