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做好新形势下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2019-01-13郑金英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管理

郑金英

(泉州市洛江区社会劳动保险管理中心,福建 泉州 362011)

前言:社会保险工作的有效实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其中社保档案管理工作也很重要,不但和人们群众的利益相关,还是保证社会稳定的主要工作。社会保险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更好的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

一、社会保险内涵界定

社会保险是国家组织建构的,为了提升人们生活水平建立的一种强制性保险,具有资金分配功能的非营利性保险手段,为年龄较大、丧失劳动能力或者因为健康问题获得一定补偿的社会式管理制度,当人们满足一定条件,就会获得有效资金补偿,可以稳定社会。常见的社会保险有失业险、医疗险、工伤险、生育险和养老险。

养老险,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后,社会和政府其提供的一种资金补偿类保险制度。按照国家要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等相关单位中员工都要有养老保险。无论是国有还是个人企业,为员工缴费的养老保险概率为10%,个人缴费概率为8%,个体商户或者自由工作人员,可以以个人的形式灵活参保,按照人员实际情况选择缴费年限和资金。并且参加养老保险的员工缴费基数可以自由选择,以多缴多得为原则。缴费满15年以后,待员工退休即可按月领取养老金。

医疗险。指城镇职工享受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按照秋企业经营情况,为员工建立的保障其医疗需求的一种非营利性保险制度。企业、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机关等都有权益参加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医疗险由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资金组成。基本医疗险缴费有个人和单位共同缴费。单位缴纳8%,个人缴纳2%。

工伤险。也叫职业伤害保险,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受伤、发生疾病或者死亡时,提供的一些物资帮助。工商保险费石油用人单位缴纳,如果是工伤发生率高的企业,工伤保险费也增加,借此保证员工工伤时,有足够的基金支付员工治疗费用。另外还可利用提升工伤险费率的手段,让企业意识到生产工作风险的掌控,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减少伤亡率。

失业险。该保险种类是我国立法强制执行的,在社会中建立基金渠道,为失业造成生活来源中断的员工提供物质补助。企业、机关单位、社会群体等部门都要建立失业保险,充分保障失业人员生活。企业和单位,按照企业工资标准的2%缴纳失业保险金,职工自己上缴1%。

生育险。针对人们生育行为的生理特点,按照法律规定,在职女性职工因为剩余出现的劳动中断,没有生活来源时,国家提供一定比例的物质补助。生育保险包括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两种服务,由用人单位缴纳生育保险费、利息、滞纳金组成。女性生育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和产生的其他费用,都是从剩余保险基金中支出。用人单位和员工参加生育保险后,由单位统一缴纳,员工个人不缴纳该部分保险,用单单位按照每年员工工资的0.7%上缴。生育保险的赔付需满足下面要求:单位参保半年以上;在计划生育制度下产生的流产或者生育手术;在本市制定医疗服务机构生产。

二、目前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出现的问题

(一)社会档案管理各部门协调性不足

现阶段我国企业和单位已经开始重视并开展档案管理工作,但是效果不理想,还出现很多问题不能有效解决,最常见的问题就是管理标准不统一,基层档案管理工作不到位。例如社会保险办理和资金缴纳期间,会产生较多相关资料信息,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合作完成。但是因为管理机制不统一,各部门之间资料管理交互性不足,产生职责上的交叉重叠,人们需要在多个柜台中办理业务,工作效率低。加上每个部门的工作管理理念也不同,之间未形成完整的咨询机制,很多信息资料在平台中不能实现共享,影响设备服务工作的顺利进行,阻碍了社保档案管理的有效开展。

(二)缺少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标准性

目前还有很多地区的社保管理还使用传统的方法,即建设纸质资料后,长时间保存下,容易出现资料信息的破损,影响社保档案的管理,如果档案室出现火灾等突发事故,资料一旦破坏,很难被复原。新形势下,档案管理部门使用计算机技术保存社保档案,但是因为计算机不了解,运用不灵活[1]。加上现行管理制度的制定重点放在档案管理安全性上,缺少对管理形式和方法方面制度的规定。这也是社保档案工作出现的主要问题。社保服务工作中,随着使用档案数量的增加,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分类和整理,那么后期档案的使用就会出现问题,降低工作效率。

(三)社保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当前社保单位中的工作,随着科学技术和保险行业的变革,社保档案管理工作变的尤为重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管理手段落后,不符合现在快速变革的社保制度,很多档案是中的安全性较低,相关设施不符合有关标准。存在安全隐患,如发生火灾,室内通风性不足,空气不流通。另外纸质文件在保存时受潮湿环境影响,很容易发霉,影响其中信息的详细阅读。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期间,使用纸质档案还是比较频繁,当前的管理方法使用效果不高,实际工作中,单单是信息的查询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利用信息化技术构建的电子档案,虽然可以提升效率,但是因为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能力不强,还使用原始手段。

三、新形势下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加强全民设备档案意识

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不只是社保单位的工作,还需加强人民群众的档案意识,进而和基层档案工作人员互相配合,更详细的不愁档案内容,完善和核对档案中的基础信息,及时补充不完整的内容,更加快速有效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除此之外,还要提升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明确自己工作内容,保证基础设施的使用,做好设备的检查和检修工作,及时更换使用时间长和老化严重的设备,提升档案管理的安全性。针对现在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而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重视档案管理的同时,更好的发挥社保档案价值。

加强社保档案管理宣传力度,提升工作人员重视程度,社会保险是非盈利为目的,但也不能忽视对客户维护和服务工作,重视社保档案维护工工作,基于其重要性,不只将发展目光放在眼前利益,要立足于长远目标,意识社会保险重要性,加大档案管理重要性宣传,提升社保单位对该工作的重要性,增加资金的投入,通过完善社保档案管理制度的完善,解决出现的档案管理问题。

(二)建设完善的制度标准

在新形势下,做好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就要有完善的制度,提升社保档案的标准化建设,完成规范化管理,落实每一个工作环节,例如社保档案的整理、收集、管理和利用等,完善当前规章制度,令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利用文件资料,精准分类,做到有效管理。对于不同种类的档案,特别是社保档案中的医疗、工伤、养老等多种材料的审批和统计等,按照载体和内容的不同,明确制定归档形式和保管期限。然后制定社保档案管理机制,保证其可用性、安全性、操作性和真实性。进一步整合社保档案中信息资源,推进社会保障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只有如此,才能令社保档案管理工作变得科学化和标准化。

另外,社保档案管理暂时可分为纸质和电子两种,纸质档案需排列整齐,存放在制定的档案部门,重要的材料还要采用备份的方法,避免因为纸质资料磨损造成的损失;电子档案的管理,以计算机为载体,对互联网安全要求性强,需要在下载和查询的时候,避免出现资料损毁。需定期进行维护和升级,特别要注意的是,设备档案管理工作中,有很多交互环节,此过程需重视避免脱节,不然会影响后期的管理工作。现在社会保险内容频发更新,如果不重视保险材料的经办过程,那么经过几次变更后,就会产生原始材料丢失的问题,为后期保险的赔偿带来很大困扰,加上很多保险资料一旦丢失,就不能还原。所以要提升商业保险档案的移交管理工作,与评价手段与激励奖罚机制人融合,建立适合的档案挂办理制度,保证档案管理人员提升工作积极性,主动参与资料收集与管理,加强对社保档案的审核和收集工作,保证社保资料管理的连贯性。除此之外,建立档案管理监督制度,做好档案归档和收集工作,定期检查档案,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利用的档案监督制度的加强,提升相关资料查询效率,减少错误的产生。

(三)建设信息化社保档案管理

信息技术在社保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可有效提升工作质量。针对现在大量的纸质材料,不但在整理和储存上提升科学性和规范化,并利用信息技术代替之前人工操作,充分发挥电子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作用。因此社保单位为了更好的进行档案管理,增加资金的投入,做好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优化,按照档案管理需求,配备适合的管理设施,保证社保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使用计算机一体化技术的管理形式,下载专门管理软件,迅速编目档案,可自主检索档案,快速下载和使用资料。如若需要参保人员填报纸质文件时,保持纸张清洁,纸质和电子信息系统中的科目一致,提升电子信息数据的完整性。服务人员在审核时也要认真仔细,做好录入的精准性,保证每一次录入的信息都是合格的,避免出现残缺不全的文件资料,提升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2]。

一方面,优化硬件设施建设。社会保险具有种类多且杂的特点,并且在当下人们对社会保险愈加重视的现在,投保人数增多,档案数量加大,更多大容量、高速度的储存载体增多,需要合理选择和使用。为了提升社会保险档案资料管理的查询和下载速度,利用网络平台查询档案资料,需要配备更加适合的服务器。扩大档案资料管理室的面积,并按照档案保存要求,加强对档案室的装饰,做好防火、防潮、防虫等防护手段,并保证档案室中湿度和温度符合标准,提升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另外,根据承载档案载体的不同,建立多种档案管理保存机密制度,保持档案保存的连贯性,这是优化硬件设施的基本要素。

另一方面,加强软件设施建设。设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软件设施很重要,设备单位使用从上而下的软件平台,在计算机软件中,建立美化性强的操作界面。加强社保单位与参保人员的交流互动,为档案管理工作奠定基础,构建符合社保机构中各部门共享的网络交互管理平台。网络时代下的信息安全性,也是档案管理工作中主要的问题,因此需构建档案安全机制,通过防火墙、杀毒软件等手段,提升档案管理平台使用安全。另外做好访问权限的分类,只有有相符权限的工作人员,才能获取档案信息,借此消除档案管理安全隐患。

(四)加强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政策性和业务性较强,作为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不但精准了解有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更要熟悉与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还有计算机的灵活使用也是很重要的。所以社保部门加强和档案管理部门的联系,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参与有关技术培训,加强交流沟通,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和实践能力。基于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专业性比较强,因此需对管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令其在工作中规范操作流程。利用培训手段,提升管理人员档案管理的意识和新型工作观念,并从多方面提升档案管理能力,按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正确认知,有针对性培训。将培训重点放在理论知识和计算机使用上,为后期档案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令其掌握更多现代化档案管理技能,在新型管理观念促进下,熟练使用信息设备。

另外,社保档案管理基于对管理人员专业技能要求高,不但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主要的就是职业道德。现在最常见档案管理方法为计算机软件管理,这与传统管理方法违背。老一代档案工作人员无论纸质档案管理工作做的多好,但是受学历和时代发展的约束,传统档案管理人员已经不能科学开展档案管理工作,需加强计算机使用的水平,这单单依赖培训是不能完成的,还需在社会中引进更多专业性强的保险档案工作者,或者通过校企合作手段,引进更专业人才。熟练掌握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因此社保单位加强人才的引进,可以提升方案管理水平,构建高素质队伍,提升社保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结论: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保障工作不断推进,以往的管理形式逐渐被新技术、新手段所代替,为了保证社会保险工作的有序进行,社保档案管理也很重要,在新形势下做好档案管理和创新,加强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化档案管理手段,促进我国社保工作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实践
事业单位社会保险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社会保险稽核现状及对策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辽宁社会保险体系构建问题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