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校企创新协作平台的构建

2019-01-13张舒敏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协作校企协同

张舒敏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在企业诸多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为核心的资源,但企业在人才招聘和培养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第一是招工困难,各企业在人才的争夺中都投入较大的力度,由于竞争激烈,人才稀缺,所以企业存在一定的招工困难问题;第二是培训困难,企业对于新招入的人才需进行相关的企业文化、技术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但苦于自身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与师资,需要与一些专门的培训机构或职业学校合作。所以构建校企创新协助平台一是能够解决企业存在的人才需求方面的问题,增加人才储备;二是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利用高职院校人才、信息和科研等方面优势,与高职院校开展科研项目合作以解决企业在经营管理和技术等方面遇到的难题;三是学生在校就读期间就可接受专业的对口培养,针对性更强;四是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实训的场所,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缩短了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周期,学生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中学习,更有新鲜感,积极性增强;五是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习和就业机会,提升了学校学生的就业率,从而扩大了办学效果,增加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构建校企协作平台,可以让企业与学校做到双赢。

一、校企协同创新平台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协同创新联盟组建

由政府指导同时加入行业企业的校企协同合作联盟是当前合作的新方式和新形式。通过政府的指导和协调,以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中技术和理论的出发点,建立一个由学校牵头,融合政府和企业的三方联盟,在此当中,政府是规则制定的监督者,学校发挥人才技术和教育资源优势,企业提供设备设施和实践条件,推动产学研结合与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了一个人才培养共育、培养过程共管、学科专业共建、科技成果共享、问题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以学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相互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协同创新工程实践中心建设

当前的协同创新工程主要以开放和共享的原则来完成平台建设,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他们缺少相关的研究资金,但与学校合作之后,企业能够共享学校优质的研究成果,完成协同合作后,政府以资金投入,企业以捐赠的方式来帮助学校建设相关的研究中心,这样做不但降低了企业的研究成本,还帮助企业拥有了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团队。另外,还可通过制定激励政策、约束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使创新成果得到更好的发展,使项目质量得到更高的提升。

(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校企创新协作平台

校企协作平台需要融合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对于当前各行业来说都是较为重要的技术,无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应该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准备好双方合作需要使用的相关资料,并且准备的相关材料需要具备开放、共享和高效的特点。传统的合作都是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但是无法形成相关的跨区域合作,有了信息技术后能够让校企合作更加便捷、更加丰富多样,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搭建校企协作平台,共享实训设备、实训室和电子图书馆。

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协作信息化平台总体设计

(一)协同创新联盟制度与管理模块

构建协同创新联盟协作支撑平台,创建联盟成员数据库。将联盟的章程、制度等信息公布于平台上,企业院校可以依规申请加入联盟,审批后相关信息纳入创新联盟成员数据库。利用该平台发布协同创新联盟信息,围绕技术需求汇聚科研人才,在互联网环境下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地区的协同创新体,开展创新研究。联盟管理制度:将联盟的章程、各项管理制度等信息公布于平台上。成员管理:通过建立联盟成员数据库实现联盟成员动态管理,企业院校可以依规申请加入联盟,经审批后相关信息纳入创新联盟成员数据库,成员也可申请退出,并按审批流程退出联盟。信息发布:对外发布联盟活动取得的成果,宣传联盟成员。

(二)开放共享的资源管理模块

1.实训基地的使用与管理

建立联盟成员共享的实训基地数据库,数据库包含实训室功能、设备、状态、可使用时间等内容。提供方便的数据查询、统计服务,联盟内的用户可申请使用数据库中的实训基地;简化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流程,保证实训室高效稳定运转,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

2.技术交流论坛

技术交流论坛致力于为学校、企业、学生三方提供一个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信息交流平台。通过该论坛可以获得现代信息技术最新进展,可以进行专业知识交流,并分享技术创新成果。企业也可以把遇到的技术上的难题发布到论坛之上,以有奖问答的形式征集解决问题的方案,鼓励教师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研究,也可以通过论坛挖掘有潜力的学生和教师资源,为技术攻关项目储备人才。

三、总结: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在政府的指导下,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可以使职业院校实现和产业的对接,极大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确保其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合格的生产者和建设者,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永不枯竭的活力,为区域经济发展和振兴提供保障。在保障校企协作体制机制正常运行的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职业院校校企创新协作平台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协作校企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团结协作成功易
监督桥 沟通桥 协作桥
狼|团结协作的草原之王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