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小学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

2019-01-13李晶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内容小学生

李晶

(吉林省珲春市第一小学校,吉林 珲春 133300)

小学生独特的身心状况决定其理解和应用方面能力不强,为走出“教师讲得滔滔不绝,课堂效果却很差”的尴尬状况,体育教学中,必须注意情感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现将教学实践所得,探讨如下: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打好情感教育基础

作为现代教学实施者,小学体育教师必须依托于情感,走好成功教育第一步:走进学生心灵。教师应当具备体育教学的稳定情感品质,使得学生喜欢体育教师,由“亲其师”到“信其道”,最后达到“学其道”的目标。

首先,热爱体育教育职业。教师应当用亲和热情的言行举止彰显自身体育道德水平,用自己对体育锻炼的热爱来熏陶学生,以体育运动的魅力来引领学生。

其次,关注每一个学生。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天赋参差不齐,教师要细心观察,通过发现学生在体育运动上的不同亮点,及时肯定和激励,来鼓励每一个学生投入体育活动中,享受运动锻炼的乐趣。

当然,通过谈心、示范等方法配合,更有助于体育教师以良好的师生情感作为突破口,让学生爱上体育课,督促学生自觉进行锻炼,参加体育活动,拥有良好运动习惯。

二、设置恰当的教学内容,帮助实现情感教育

小学生对运动和相关事务尚处于新颖好奇的元认知状态,教学内容的设置要合理。特别是要注重以学生为体育教学基点,研究体育教学艺术和情感教育的联系。通过实施教学内容,发挥学生自身创造性,使学生享受运动的魅力。教学内容的设置要因年龄、年级等而异,考虑学生情感教育目标,不仅有利于小学生身体发育和运动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习内容与运动情感达成一致。

比如:学生对球类课的需求和参与兴趣远远超过其他各项体育运动,教师可根据这一点将球类运动内容与跳跃、投掷等教学内容巧妙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内容设置,既避免竞技型体育教学单一训练的枯燥乏味,又灵活运用教材,发展小学生灵敏度、协调度、弹跳度、速度和力量等多项综合体育素质。实践证明:这种打破教材固有格局,灵活整合教学内容和情感教育的方法,还能够对学生勇于经历挫折、形成团队意识等方面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可见,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根据新课改要求和体育教学情感目标,合理设置教学内容,能够避免成人式运动的教学弊端,符合小学生现有运动水平和生理状况。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完成力所能及的教学内容,会体会到任务达成的快乐,产生体育学习的动机。自然而然,就能够教会学生享受运动乐趣、养成运动习惯,为将来拥有健康运动的未来人生做好精彩地铺垫。

三、贯彻寓教于乐的原则,实现情感教育目标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对小学生而言,玩耍就是生活。台湾学者龙应台认为:“会玩,才是所有学问的起点。”作为体育教师,要将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使课堂成为寓教于乐的空间。新课改体育情感教育目标,本质在于通过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学,引导学生将体育精神的光辉植入品性中,不断经受挫折,不断磨练自己,追寻自我目标。

小学生对于呆板体育教学目标兴趣极低,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性格、爱好、性别、年龄等特点,设计多种符合小学生心理需求的运动方式,对于提升课堂教学实效起到极大作用。对低段小学生,采用“狼来了”、“红绿灯”、“竹竿舞”等方式,锻炼奔跑和合作能力;对于中段小学生,进行“红军”“蓝军”对战方式,锻炼奔跑、跳跃、攀爬能力;对于高段学生,通过足球、乒乓球、篮球等系统运动增强学生体质,教会学生在锻炼中体会人生规则。

不难看出,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可以将玩耍化为一种重要学习方法,拓展小学生关于体育学科的认知,对未来心智拥有极大地开发作用。在运动方式中玩耍,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体验,领悟到体育知识。在体育课堂中锻炼,学生还能够不断地尝试与思考,将抽象知识和体育观念与自我思考判断加以结合,生成具有鲜明个性的可贵观念。

四、精心进行场地布置,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

小学体育情感教育当中,特别重要的环节是运动场地的布置。在体育教学中,切忌因为随意性而导致学生情感麻木,失去学科兴趣,甚至讨厌体育课。体育教师须根据教材要求,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精心布置场地,合理运用器材。这对于提高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实现情感教育目标均有实际价值。

例如:“往返跑”课程教学当中,教师事先组织学生,通过动手设置标志筒、五色目标线、彩球传递等办法渲染运动氛围,增强学生情感,活化课堂教学;而“队列操练”教学中,通过模仿军队方阵练习,设置矩阵空间,绘制彩色队形变化提示线等办法,增强场地和器材对学生的吸引力;“投掷项目”教学中,设立不同标准的卡通环形靶等,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教学实践证明:各类器材和场地布置结合使用,一方面促使学生主动接受运动知识和体育教学,化解小学体育传统教学“讲解——示范——练习”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形成新时代富于特色的体育教学策略,适应新时代要求,将体育教学艺术化、情感化。场地布置的创新举措,也使体育教学和情感教育拥有更鲜活的发挥空间。不但使小学生对体育教学产生求知欲望、体验运动乐趣,还能逐渐积累运动情感、经过长久延续,为学生终身锻炼、热爱运动奠定良好基础。

五、结语

作为运动学科,小学体育教学拥有更广泛的教学空间和更灵活的情感教育方式。惟有将教学与情感真正融合,才是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方式。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把握知识技能、培养运动意识、克服自身不足。情感教育融入,使体育学科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水到渠成的思想引领作用,伴随课改深入进行,逐渐积累,必会带来厚集薄发的效果。相信这一教学探索,能够为未来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带来更为清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内容小学生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我是小学生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