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2019-01-13张静
张静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蓼皋街道中坪村完小,贵州 松桃 554100)
新课程改革不仅改变了教师界定的教学观念,也改变了教师和学生的定位。学生已经成为课堂的主体。面对年龄低、生活经验不足的学生,教师应充分发挥其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把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起来,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应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阅读教学,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能力和发展。
一、目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中,师生的交流比较肤浅,停留在表面上,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指名回答。这样,使交流局限于师生的单项交流,不够深入,不够全面,教师往往关注学生是否能说出自己心中的预想答案,而容易忽视学生的表达中是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使课堂上许多精彩的生成被扼杀在摇篮之中。
(二)在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过程上,仍然存在着语文实践活动不够丰富的问题。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时存在两个极端:一是教师放任自流,教师只管提出问题,对于学生如何讨论,如何合作则不管不问;二是教师收得太紧,课堂气氛过于紧张、严肃,缺少合作讨论的氛围。由此,合作学习就只能流于形式,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有时候还可能影响到学习效果。
(三)没有很好把握教学的节奏,教师提问过于机械、死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知识拓展过多,时间安排不合理,就会经常出现教学任务完不成、拖堂现象,或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蜻蜓点水”的现象。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具体、死板,造成学生想问题的思维方式局限、思路狭窄的现象出现。
二、解决阅读教学中问题的策略
(一)创造民主的学习氛围。阅读教学,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创造一种民主的学习氛围,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天地。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充满爱的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气氛中真正把创新的热情激发起来。教师则要发挥好指挥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有效地参与,不仅教师可以问学生,学生也可以问教师,师生之间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进行读书、讨论、研究。
(二)了解学生阅读心理。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的输出要以“学”的回馈为依据,所以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动用和协调学生的各种心理机制以提高其学习效率。小学生处于学龄初期(7至12岁),该年龄期的学生一般说来很乐意并很有兴趣去掌握新知识、技能和技巧。遵循“感性——理性——再感性——再理性”的阅读心理程序提高学生的认识,使之对阅读材料有较深的理解,这是教师首要研究的问题。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所以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只能按照:由文字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部分到整体的心理过程来组织教学。
(三)让学生明确阅读目的。阅读,离不开创造。而创造性地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自读为基础,在自读中领悟,在自读中发现,在自读的基础上交流、指点。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阅读实践中去领悟和思考,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学习,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积累与科文、同学、老师对话,探究文章丰富的人文内涵。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达到以读代讲,加深理解的教学目的,还能够诱发学生的创造力,是课堂焕发出活力。
三、结合训练重点,有意识地将写作方法、技巧渗透于阅读教学之中
教材中每个单元的安排基本是按讲读课文、阅读课文、读写例话、基础训练四部分组成。这四部分内容安排在一起,体现了一个训练重点。因此,在教学中要紧扣单元训练重点。首先提出训练目标,然后让学生在阅读课文中通过比较的方法总结写作方法,最后通过仿写等形式的训练,形成自己的技能。达到“读中学写”的目的,除紧扣单元训练重点。以读导写外,还根据不同的课文的不同特点交给学生必要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了解运用这些技巧。如教《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对老大娘、小金花、大嫂这三个人物进行具体描写。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作者是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老人、小孩、中青年来说明所有的朝鲜人民对志愿军的浓厚感情,说明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学会这种写法后,让学生用这种以点带面的写作方法,写作文《联欢会》《观花》等。
四、创造机会随文练笔,强化训练,将“读中学写”落实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文章的写作手法,遣词造句,并学习文章的写法,从文章结构、好的片断、开头、结尾等方面入手,指导学生仿写。强化学生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例文的写法,列简单的写作提纲。教学《参观人民大会堂》之后,我马上让学生仿例文写《我们的学校》,首先要求写出叙述顺序,学生仿照例文的写作。列出了写作提纲,写出了学校大门→操场→操场北面的升旗台→旗台后面的教学楼→教室。同时依照例文写出过渡句,如进了大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宽敞、整洁的操场,站在操场往北看,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庄严的升旗台。通过读中练写的提纲和过渡句的练习,学生逐渐掌握了参观一个地方必须按参观的顺序写,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必须有过渡句的写作方法。
总之,教师要随时保持一颗敏锐的心,善于发现问题,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才有可能寻找方法解决问题。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其阅读的能力,实现教学目标,也为学生未来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不仅要有丰富的教育知识、专业知识、教学技巧,还要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有着浓厚的兴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