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熠熠生辉
2019-01-13谢姝
谢姝
(安阳市红庙街小学,河南 安阳 455000)
一、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多媒体让识字教学熠熠生辉
我国的汉字是一种艺术性的创造,它结合了数千年的文化精髓,然而,由于汉字具有字数繁多,结构复杂、难写难记的特点,又给儿童的识记和书写带来了困难再加上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多媒体为教师提供了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把一个个没有生命的汉字变得形象、生动了。让学生在学会汉字的同时,感受到汉字的无限魅力。运用多媒体,让原本枯燥的识字教学熠熠生辉
(一)身临其境,拓宽识字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生活是学习语言文字最好的环境,许多的识字学习其实就在生活之中。利用多媒体建立起语文与生活的桥梁,使学生能“设身处地”可以有较好拓宽学生的识字空间。语文教学中指出:“灵活运用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提高兴趣,将文字形象化,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演绎中重现生活,感悟生活,加深对课文所描写的那段生活的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实物、图片、音像等手段创造特定的情境来模拟生活,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情境中认读生字,并练习说话。
(二)“巧用动画”,规范生字书写
写字在识字教学中,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我们都知道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常常占主导地位,所以利用电脑多媒体制作的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笔顺规则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一般的生字学生都能自己分析字形、理解意思,遇到难写或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都能正确识字书写。
在教学“鸟”字的笔顺和第四笔“竖折折勾”不易掌握,就制作一个写“鸟”字的动画,一笔笔写出来,配之笔划声的音乐,让学生认识笔顺,“竖折折勾”这个笔划学生难写到位,显示这一笔时,动画速度较慢,学生看了动画,留在记忆里的痕迹就深。又如“鹰、辩、摔”等字多笔画的难写字,可让学生跟着动画,完成书写一个个部首,再整合在一起。对一些字中学生易写错的部件或笔画,可采用醒目的颜色,以引学生注意;对学生书写时易添漏笔画的字,可将这些笔画设计为局部闪烁的效果加强刺激,以提醒学生。这节课上得波澜迭起,层层递进,生动活泼,妙趣横生。
二、在“课内比教学”中,多媒体让阅读教学精彩纷呈
(一)在“课内比教学”中,多媒体再现情境,激发学生的爱恨情仇
文章理解的最高境界是“入神”,也就是情感同化。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教学的每一步都是为了最终让学生在通过学之后,在思想和情感上达到与文章的“神”的统一,即情操的陶冶。我们知道许多文章内蕴深刻,情感深沉,意境深邃。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的心神都投入到文章特定的氛围情趣之中,才能体味到文章的深层意义。
(二)在“课内比教学”中,多媒体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点”,打通文本世界与学生的情感世界
王国维曾感叹,“着一字而境界全出”。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语文的内涵深刻隽永,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语言的感悟需要借助多媒体使教学内容境界全出,更加灵动和富有诗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这就告诉我们,要学好语文,教师必须千方百计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点”,打通文本世界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经验世界、想象世界的“时空隧道”。对于不熟悉的事物,孩子是很难想象的。多媒体的引入,帮助学生解决了语言文字想象艰难的问题。让学生融入语文学习活动中。毛老师在教学一排排人走搭石时的情景时,(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先用课件出示这段文字,再引读感受“协调有序”。师读前面的——生读(抬起脚来);师读后面的——生读(紧跟上去)。并配上踏踏声,这样逐渐加快速度读。小结:没有人指挥,却那么默契,那么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 协调有序。然后利用课件感受“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之美。教师问:“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有的学生说:水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石头,一阵风吹来,水面漾起了波纹,人影倒映在水面上,美丽极了。有的学生说:“仿佛看见清清的溪水漾起了粼粼的波纹,姿态柔美的人影倒映在水中,像画一样。”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再利用课件把句子变成诗的语段,配上音乐,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走搭石的音乐美、画面美。这样,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让学生体会出其蕴涵的感情。听毛老师上课那就是在细细品味着一杯淡淡的,散发着清香,又令人回味的一道茶。我明白了:原来,语文教学的艺术是那样的清新淡雅。
(三)在“课内比教学”中,多媒体延伸课堂,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语文教学更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教法,使学生饶有兴趣的主动地投入到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去,积极的观察、思考、想象,这样他们的语言才会如涓涓细流,流出心田,时而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