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材,在讲读课文中探索作文指导之路
2019-01-13江苏省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庄镇中心中学周海荣
江苏省徐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庄镇中心中学 周海荣
一、学习课文拟题的方法
教材所选的课文,其标题可谓精彩纷呈。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题目既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又反映了主旨。文章由点背影,引背影,写背影,忆背影几个部分组成;“背影”既是对人物形象的素描,也是人物精神的写照,还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和凝结点,以它为题,极为精妙。由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写作时用主要事件、主要物件或主要人物拟题,甚至用人物的某个特征拟题。如说明文《死海不死》,题目新颖、巧妙,引人入胜。解析题目“死海不死”中的两个“死”字,会发现它们的含义是不同的。“死”与“不死”互相矛盾,从不同角度揭示死海的特征。标题“死海不死”既是文章内容的概括,又是说明的中心,耐人寻味。这种相辅相成的拟题手法,常被人们采用。因此,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拟出“天空不空”“恒星不恒”“愚公不愚”“智者不智”和“孤儿不孤”等标题,新奇有趣,发人深省。再如《变色龙》,题目意在以变色龙随环境变化的特点比喻主人公欺下媚上、见风使舵的性格特点,幽默的比喻使文章更富趣味性,与文章的精彩情节相照应,读起来意趣盎然,引发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与思考。我们可以仿照这篇文章引导学生拟出“笑面虎”“铁公鸡” “孺子牛”等题目。我们利用课文中这些颇具特色的文题,让学生明确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懂得精心命题的妙处,再教授学生一定的拟题技巧,学生在写作时就能拟出言简意丰、新颖别致的作文题目。
二、学习课文首尾的写法
记叙文的开头和结尾多种多样,就开头而言,有的开篇点题,有的总领全文;有的描写环境、烘托气氛,有的交代写作动机;有的引用诗词,有的妙用比喻……就结尾而言,有的抒情,有的议论;有的明快,有的含蓄;有的再次点题、首尾呼应,有的戛然而止、留有余韵……尤其是开篇点题、首尾呼应的方法,可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让人印象深刻,引起读者共鸣。教读课文时,我们不妨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指导。如《背影》一文,开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开篇点题,揭示记叙的中心内容,以浓厚的感情笼罩全文。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再次用“背影”点题,呼应开头,在泪光中再现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首尾呼应,既使文章凝聚在背影这一动情点上,又深化了父子相亲相爱的思想感情,浑然一体。由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仿写训练,让学生用课堂中学到的点题呼应的手法,写一个难忘的“背影”,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提高写作技能。再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开头写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这句话既写动作,又写心情,惊讶中带着震撼,侧面表现了紫藤萝瀑布的美丽。结尾“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句话,在内容上深化了主题,表明作者从紫藤萝花身上汲取了力量。在结构上,照应开头,首尾呼应。开头写自己沉浸在弟弟病重的悲痛中,脚步沉重;结尾作者被紫藤萝花的活力感染,加快了向新生活迈进的脚步。首尾形成对比,结构完整,并深化中心。学习课文后,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借鉴文中首尾呼应、对比等写作手法以及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提高写作水平。
三、学习课文描写的手法
好的描写手法能让文章生动、形象、逼真,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凸显人物性格,表现主题。如朱自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背影》,语言平实自然,文中关于父亲的外貌描写很简单,“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讲读课文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或写一写爸爸妈妈的外貌特征。又如,朱自清在写父亲过铁道爬月台买橘子时,用了“蹒跚”“探”“攀”“缩”“倾”等动词,细腻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艰难,那蹒跚的背影一瞬间化作了永恒,打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学习这段文字时,我们可以进行片段训练,要求学生用几个动词,写一个连续性的动作,让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再如《台阶》中写父亲“坐在绿荫里”的细节描写:“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这段描写写出了父亲望着别人家台阶的专注神态,目光里满是羡慕和向往。这句话描写的是人物神态,表现的是人物内心的渴慕追求。学习这段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作文时写好人物的神态更能显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写法,需要教师用慧眼去发现,引导学生学习借鉴并运用到写作中。
四、学习课文写景的技巧
一位诗人说过: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大自然是美的,我们怎样用教材来指导学生描摹这美丽的世界呢?品读课本中那些写景的课文,可以学到许多写景方法。打开《答谢中书书》一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8个字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用笔洗练,从视觉角度写景。“两岸石壁,无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这句由上文的仰观俯察改为平视极目远眺。“青林”“翠竹”“五色交辉”,上有蓝天作背景,下有流水为衬托,色彩绚烂,美不胜收。“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晨昏变化,景致不同。早晨白雾缭绕,如絮如带,似烟似缕,猿鸟乱鸣;傍晚红日西沉,暮霭罩山,飞鸟归林,山色苍茫,沉鳞竞跃,动静搭配,画面就不单调了,给人以怡神悦性的美感。讲读此文时,不妨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仔细观察校园内自己最喜欢的一处风景,以“校园一角”为题,利用所学的写景技巧,写一篇写景状物散文。写景时要注意俯仰角度的变化和近景远景的层次,要调动各种感官,写出景物的光、色、味,可以写它的静态、动态,还可以写它的环境氛围,还要注意运用情景交融等技巧。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与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定能提高不少。
利用教材,在讲读课文中探索作文指导之路,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双管齐下,的确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领学生利用教材,在课文中从内容、结构、立意、选材等方面探寻写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