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的临床疗效评价

2019-01-13李丽沈阳农业大学医院眼科辽宁沈阳110866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3期
关键词:深层异物无菌

李丽 沈阳农业大学医院眼科 (辽宁 沈阳 110866)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228例病例均为本院眼科2013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并实施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的角膜异物患者,均采用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治疗,分析角膜异物伤的主要病因及手术效果。结果:所纳228例研究样本均临床治愈,其中异物一次性剔除干净者210例,占比92.11%,行多次剔除的深层异物者18例(7.89%),均无角膜穿孔、溃疡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于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角膜异物的剔除可达到精细、准确操作的眼科手术要求,有效避免了对正常角膜组织的损伤,一次剔除率高,患眼恢复迅速,可作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方案。

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灰尘、飞虫、砂砾以及铁屑等微小异物意外进入眼内之后,或可附着于角膜表面,抑或嵌入其内,致使患者出现摩挲疼痛、畏光流泪等不适[1]。若拖延治疗或治疗失当,还可致角膜穿孔、感染、白斑等严重后果,使患者视力受损,生活质量下降。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因其定位的准确性、剔除范围及深度的易控性等特质使患者的正常角膜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并通过对坏死组织、锈斑的一次性清除,有效预防了角膜及眼内感染的发生,缩短了受损角膜的愈合进程[2]。本文即对此展开探讨,并将拙见分享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228例病例均为本院眼科2013年10月~2018年9月收治并实施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的角膜异物患者,其中男195例(单眼159例,双眼36例),女33例(单眼29例,双眼4例);年龄21~66岁,平均(40.2±1.6)岁;异物类型:灰尘颗粒物33例,木屑植物类12例,金属异物166例,透明物类10例,昆虫羽翼、谷壳、胶水等7例;异物创伤深度:角膜浅层203例,角膜深层25例;异物侵入至就诊时间在24h以内者102例,24~72h者74例,超72h者52例。患者均诉眼内异物感、疼痛、畏光、频繁流泪、视力模糊等,部分患者出现严重感染刺激症状。

1.2 方法

术前常规问询患者既往病史、禁忌药物,并借助裂隙灯进行眼底全面检查,明确异物的种类、大小、所处位置以及角膜和前房的具体情况。遂行术眼的常规消毒,予滴0.5%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2~3次,患者端坐于裂隙灯下,头部于裂隙灯托架上静止不动,术者以拇食指或利用开睑器将患者眼睑分开,嘱其固视,以方便异物的剔除。角膜表面所附着的异物可用棉签蘸取无菌盐水小心拭去,嵌入异物则需在裂隙灯良好照明下以无菌异物针进行剔除,也可采用消毒注射器的针头进行操作。剔除时针尖与角膜面呈30°角,沿角膜边缘对异物一侧进行轻、稳、准的有目的拨动,尽量一次性将异物剔净,并注意规避对角膜中心的触碰。若锈斑对角膜的侵蚀及浸润程度较深或者异物数量过多,可先行处理已充分暴露的浅层异物,深层异物暂且不予取出。针对部分已穿透角膜深入至前房的异物需于显微镜下剔除。行异物剔除全程严格无菌操作,并在异物剔除之后采用氯霉素眼药水进行角膜面的清洗,涂抗生素眼膏后以无菌纱布妥善包扎术眼。无明显角膜感染者使用氧氟沙星、妥布霉素滴眼液滴眼,每日睡前涂红霉素眼膏。角膜感染严重者以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增加氧氟沙星、妥布霉素的滴眼频次,并予以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应用,酌情行2万U庆大霉素、2.5mg地塞米松以及0.5mL2%利多卡因球结膜下注射。嘱患者勿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禁止饮酒,次日复查角膜修复情况,必要时行再次清创,感染严重者予全身抗生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将本组所纳研究病例角膜异物一次剔除率、术后角膜修复情况以及为期1个月的随访情况进行记录。

2.结果

所纳228例研究样本均临床治愈,其中异物一次性剔除干净者210例,占比92.11%,次日复诊角膜上皮愈合良好,未有眼睑痉挛及明显的感染刺激症状;行多次剔除的深层异物者18例(7.89%),每日均至医院复诊直至角膜完全修复,未有继发性感染。针对异物取出后存角膜浸润的7例患者予以抗生素及再次清创治疗,角膜愈合情况良好。本组患者均无角膜穿孔、溃疡等并发症发生。随访中术后存留角膜斑翳者31例,视力影响不大;存留角膜白斑者7例,视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讨论

眼球最前端的凸状无血管分布的透明组织即为角膜,系屈光装置的关键部分,其外围未有骨质,容易在日常的生活及工作中侵入外来异物,并可因异物表面的各种病原微生物诱发角膜感染,导致视力受损[3]。角膜组织虽未有血管分布,但却密布着丰富的神经末梢,在异物侵入后因极高的敏感度而感到疼痛不适、畏光流泪等角膜刺激症状。在眼科日常工作中属多发和常见病种,异物类型以砂砾、铁屑等居多。对视力的损伤程度与异物所处位置、侵入深度、停留时间等密切相关,其中越趋近于角膜中央的异物损伤、停留时间愈久、侵入深度愈深的异物侵入对视力的损伤程度越深[4]。此外,异物剔除术的无菌操作、规避角膜中央损伤、一次性剔除率等亦与预后密切相关。

对角膜异物进行清除时,冲洗法是对角膜损伤最小的一种方案,但对于深层异物的效果不甚理想。裂隙灯下显微镜异物剔除[5,6]适应症广泛,且定位准确,角膜接触面小,易于操控剔除的深度及范围,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在手术操作前应先行固定患者头部,并将上睑固定,以免操作过程中头部移动或瞬目,并对患眼聚焦,沿角膜方向操作,规避眼球转动;对于铁屑或植物类等易引发感染的异物应尽早剔除,尤其是铁质异物在角膜内停留24h之后容易于其周围产生锈斑,造成取物困难;剔除深层异物时应谨慎操作,警惕异物坠入前房对晶体及虹膜造成损伤,规避处理不当造成的角膜穿孔。在发生角膜异物之后一定要及时就医,选择技术熟练的术者进行异物剔除,术后严格遵医嘱用药,勿用手揉眼,并保证眼部卫生。若日常工作环境造成高发异物侵入应做好防护工作,佩戴防护面罩或眼睛,规避不良后果。

在本次研究中,所纳228例患者均已治愈,其中一次性剔除者占比92.11%,术后均无角膜穿孔、溃疡发生。可见,裂隙灯下角膜异物剔除术对肉眼难以辨别的异物与锈斑、高透明性玻璃屑异物以及角膜深层异物等均有良好的剔除效果,通过显微镜的放大效果使异物呈现更为清晰,为精细治疗的实现提供了重要而准确的视觉依据,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于裂隙灯显微镜下进行角膜异物的剔除可达到精细、准确操作的眼科手术要求,有效避免了对正常角膜组织的损伤,一次剔除率高,患眼恢复迅速,可作为治疗该类疾病的首选方案。

猜你喜欢

深层异物无菌
食管异物不可掉以轻心
如何处理异物进入眼睛
深层搅拌桩在水利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自制异物抓捕器与传统异物抓捕器在模拟人血管内异物抓取的试验对比
哈贝马斯科学技术批判的深层逻辑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考虑各向异性渗流的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
对萼猕猴桃无菌离体再生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