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灸用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进展

2019-01-13段然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3期
关键词:经络针灸针刺

段然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000)

内容提要: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临床上发病率比较高的风湿性疾病,发病群体主要集中在15~35岁,且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一旦患有AS,将出现脊柱关节、骶髂出现慢性进行性炎症,并诱发脊柱强直或纤维化;若不及时予以有效治疗与控制,将对人体的其他关节或部位带来程度不等的影响,最终导致多系统病变,威胁患者生命健康。文章提出对AS患者予以针灸治疗状况,希望在未来的研究取得突破进展。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为慢性进行性疾病,会累及其四肢大关节、脊柱以及中轴骨骼,病情发展会导致关节融合,进而会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畸形或残疾,对其健康造成影响。该病患病群体主要是以青年男性为主,13~40岁是该病发病的高峰期,具有家族遗传的倾向,这对于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2]。目前,临床应用治疗的方式比较多样,主要是以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为主。本文主要经过对文献展开整理和分析,从2017年1月~2019年1月,通过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万方数据库、VIP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ISI科学网等4个数据库,收集了10篇经针灸治疗AS的文章,归纳近些年来AS治疗的研究进展,希望能够为临床的在未来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

1.针灸治疗

针灸在我国是传统的治疗方式,因经过针灸之后患者可起到补气益血、疏通经脉以及通络活血的效果。在中医中AS属于“骨痹”“肾痹”范围,其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督脉受损,以及经脉湿寒瘀痹,继而所导致的一种病症。大部分患病者往往有腰脊疼痛、两胯活动受限,情节严重者还可能发生脊柱僵硬、变形,最终危及身体健康[2]。采取中医针灸对AS进行治疗,在相应的穴位上实施针灸,可起到刺激穴位,疏通经络,缓解疼痛的效果。例如大椎穴是督脉的代表穴位之一,对其进行针灸,能达到通调督阳的效果,且可对人体免疫机制加以调节,改善免疫失调引起的症状。华佗夹脊穴为人体脏腑和背部体表相连的一个重要穴位,其能调节枢纽穴,疏通经络,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减轻疼痛[3]。环跳穴属于足少阳胆经中的经穴,可发挥益气、健脾的功效,临床上一般针对腰骶髋关节及附近组织异常者、坐骨神筋痛者的治疗,其拥有比较好的抗炎与止痛功效。《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名著,具有不可替代的医学价值,是探索穴位命名法和临床内涵的代表,对后世影响深远。飞阳(BL 58)是经络的络接点,经《针灸甲乙经》分类记录11次,通过对飞阳的内涵进行考察,发现该穴位的命名是基于主要症状、经络运行过程的特点和针灸效果。通过对《黄帝三部针灸经》(黄帝三部真经《九家一经》)和《经络穴》(真经《炼书学》)的比较,发现飞阳经(BL 58)的指征和内涵比文献丰富得多。

吴志君等[4]将55例成人AS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28例和针刺组27例。针灸组进行了夹脊穴(ex-b 2)、肾俞穴(bl 23)、大厂树穴(bl 25)、卫中穴(bl 40)、足太阳膀胱经络一线动态灸、大椎穴(gv 14)至瑶树穴(gv 2)的督管治疗。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穴位及手法与针灸组相同。1次/d,每周5d。经过3次疗程治疗,患者BAFI和BASDAI均出现显著降低,且针灸组明显降低(P<0.05)。说明针刺配合动态灸治疗可改善AS的临床症状,优于单纯针刺。王向鹏[5]

取1.5寸针,对患者脊中、大椎、命门、至阳、筋缩、陶道、腰阳关、阳陵泉、腰俞穴、环跳穴以及华佗夹脊穴进行针刺,针法为平补平泻法,留针深度30~35mm,1次/d,持续治疗2个疗程,1个疗程30d,治疗效果确切。

针灸治疗方式十分多样,中医则根据关节AS的症状体征的差异来确定治疗方法,使临床症状大大减轻,病程减缓。针刺治疗在穴位及相应损伤椎体骶髂关节痛点,主要以适度旋转、升降、刺针为主。长蛇灸主要经络以大椎骨至腰俞进行治疗,蜂针疗法与蜂冬眠疗法、针刺相结合可保障其疗效;穴位埋线疗法是指穴位植入可吸收的线体(如羊肠线)并持续刺激穴位,梅花针疗法是指从上到下轻敲华佗刺尖,直至发红或轻微出血,针刀疗法是指分离、切开、释放肌腱、韧带、肌腱等附着软组织、活动肌肉和血管,肌肉刺伤疗法是指通过摘取、提起、摇晃和摆动使皮肤内或皮下的纤维,放血刺穿疗法可以缓解腰骶部清晨僵硬、肌腱附着点关节肿胀或疼痛等临床症状。张笑等[8]在研究中描述AS患者的药物+针灸治疗方式,并探讨治疗实施障碍。2208名符合纽约分类标准的AS患者被纳入研究,收集社会人口学数据和临床特征,研究包括药物+针灸治疗在内的9种不同治疗方式,研究认为,针灸综合疗法比单一疗法、柳氮磺胺吡啶疗法更优,针+灸+罐、针+灸+蜂、灸+蜂针术治疗AS患者的最佳疗法,但仍需大量高质量RCT进行证实。

2.讨论

A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目标,且未找出特异性的治疗方式加以根治;临床上一般对于此病的治疗,往往采取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如双氯芬钠缓释片、柳氮磺胺吡啶,但效果并不明显,且长时间服用药物可引发各种不良反应,进而不利于疾病的恢复[9]。近些年来,临床上一般是采取药物对AS进行治疗,药物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非甾体抗炎药+柳氮磺胺吡啶和/或甲氨蝶呤、抗肿瘤坏死因子α(抗肿瘤坏死因子)、抗风湿病类药物、皮质类固醇药物等,药物治疗虽可改善其症状,但其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效果。目前AS患尚无根治方案,药物治疗可缓解其关节肿胀状况,可及时消除其炎症,进而才可减轻其痛苦,保障其正常活动[10]。临床中AS患者除了接受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之外,还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针灸、针灸结合、温针灸、电针、蜂疗、火针疗法等,针灸结合各种方法可以互补优势,达到协同作用,但需要对临床方案的科学规范化和标准化进行研究,以促进针灸与药物结合疗法的发展。

猜你喜欢

经络针灸针刺
清明的雨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针灸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
中医术语“经络”的英译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