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应用进展

2019-01-13左芝治天津市环湖医院天津30006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3期
关键词:脑损伤脑血管病低氧

左芝治 天津市环湖医院 (天津 300060)

内容提要: 早期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在治疗急性重症脑血管病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及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的预后效果明显,通过研究发现,在挽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过程中,机械通气可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氧合通气,纠正缺氧,防止二氧化碳积聚,是神经外科手术中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掌握呼吸机使用,选择合适的通气模式,正确调整通气参数是神经外科医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严重脑血管疾病是临床神经病学中常见的疾病,常由体内高代谢状态造成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脑组织损伤增加感染,脑缺氧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加剧脑水肿,并形成恶性循环,脑损伤后低氧血症形成与呼吸抑制,神经源性肺水肿,肺不张和胸腔积液等因素有关。基于这些病理生理学变化,鼻插管和面罩的一般氧气吸入经常导致患者的缺氧状态进一步恶化,从而加重病情,并且一些患有较轻或更耐受的患者可在治疗后进行吸氧,症状会逐渐好转。但如果处于这种状态,早期气管切开和机械辅助通气,往往可以快速有效地改善低氧血症,打破低氧血症的恶性循环,现综述如下。

1.机械通气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的应用

在机械通气期间,有必要动态监测呼吸功能并指导呼吸参数的调整,以提供最佳的氧合通气并确定呼吸支持。机械通气呼吸机的参数设置与调节具体如下,由于患者的病情不同,通气参数的选择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区分,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首次设定的参数不一定满足患者的需要,有必要不断调整,如果患者的自主呼吸频率基本正常或明显减弱甚至停止,则提倡低呼吸率和高潮气量的原则,由于自发呼吸频率的增加而将其移除,然后呼吸速率逐渐降低,直至达到正常和接近正常水平。对于一些严重的大脑当受伤伴有过度呼吸并且难以纠正时,肌肉松弛剂可用于中断呼吸并机械控制通气[1]。

用于血气分析的动脉血的频繁采血对于每次测试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应该更多地参考非侵入性呼吸监测指标患者的手指使用脉搏血氧测定法,长期监测传感器的脚趾和其他部分,在工作监测中,使用连续监测和间歇性血气分析来教授呼吸支持疗法。由于二氧化碳的扩散能力远远大于氧扩散能力,肺通气障碍对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分压几乎没有影响,一般来说,过度通气或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降失败通风不足。随着病情的改善,应及时调整呼吸参数水平,以便患者的呼吸肌能够早日锻炼[2]。对于严重脑血管疾病患者,应在需要病情时及时建立人工气道,早期应用呼吸机以快速改善患者的缺氧状态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急性重症脑血管病及时纠正缺氧的意义

昏迷引起的分泌或呕吐可引起呼吸不足和肺通气减少,发生。低氧血症引起脑血管扩张,并且脑肿胀增加,进一步加重中枢性呼吸系统疾病,最终导致脑缺血和缺氧的恶性循环,研究发现,低氧血症患者的预后明显恶化,持续性严重低氧血症的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为高,大多数没有高颅内压的严重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有缺氧性脑损伤[3]。如果病情没有改善或更差,则对其他在近期意外清醒的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肺部疾病原发性慢性阻塞性疾病和其他基本疾病应在48h内进行。

3.机械通气呼吸机辅助通气注意事项

在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开放的呼吸道,严重颅脑损伤后,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应该使用血氧不足的发生呼吸衰竭之前,提供足够的氧气和切断大脑缺氧的链接,它可以阻止二次脑损伤引起的,并迅速使临床症状改善[4]。颅脑外伤患者需要及时的呼吸机辅助通气才能度过急性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明显改善充分证明了及时机械通气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有效性[5]。

此外,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对于ARDS患者,随着氧浓度增加,动脉血氧的分压依然没有改善,可以使用机械通气呼吸机辅助通气,增加大脑供氧量,避免二次脑损伤。②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由于意识不清,躁动明显,可能无意中导致气管插管与呼吸机接口断开,从而造成导致呕吐物意外吸入气道,氧饱和度暂时下降,在转运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肺指标、面色、血压、脉搏和氧饱和度,进行有效的气道管理,随时调整呼吸参数,了解患者的自我感知,消除患者的恐怖心理[6]。

猜你喜欢

脑损伤脑血管病低氧
低氧阈刺激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Quintero分期、CHOP分级与TTTS脑损伤的相关性对比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与动脉自旋标记的应用价值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多巴胺对急性间歇性低氧诱导的大鼠颈动脉体低氧敏感性的影响*
脑损伤 与其逃避不如面对
第17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7’通知
低氧运动对SD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与LPO水平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