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园林研究之大视镜
——以无锡寄畅园为例
2019-01-13郭明友
郭明友
1 中国园林研究之传统视镜
在古汉语中,“视镜”是个动宾词组,意思是“看镜中的影像”。例如,《维摩诘所说经》说:“如一痴人行路,遇见遗匣,匣中有大镜,开匣视镜,自见其影,谓是匣主,稽首归谢,舍之而走。[1]”在现代汉语中“视镜”是名词,主要被用在物理学领域,是指为观察事物而专门设计制造的应用装置,例如汽车上的后视镜、潜艇上的潜望镜等。词义后来被引申转借到其他学科领域,例如额尔敦都仍的著作《视镜》借以透视当代内蒙古农牧民关切的系列问题和对策[2];卞东波的著作《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新视镜》借以描述晚清到民国期间域外汉学研究的概况[3]。在“视镜”中看到的结果就是“镜像”,王岳川先生的著作《中国镜像》透视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领域纷纭复杂的现象、特征及总体研究格局[4]。在本文中,“视镜”是指人们研究中国传统园林的角度与立场、逻辑与方法、语境与结论。
迄今为止,学术界研究中国传统园林大都是以文化审美为核心,以园林空间为文本,以实地踏勘和文献考证为主要方法,对园林艺术的发展历史、营造选址、工程技艺、叠山理水、植物选配,建筑的类型与形式、材料与结构、装饰与陈设,以及园林人物故事、书画品题、诗文园记等,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一种相对完形的学术语境。此类研究大都属于传统视镜,传统视镜在研究园林的历史、文化与审美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中国园林的理论与历史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构建了基本框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 传统视镜中的无锡寄畅园研究概述
无锡寄畅园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的经典之作,学术界的相关研究也已积累了比较丰硕的成果。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有:无锡园林局的专家团队先后整理出版的宋懋晋绘《寄畅园图册》(2007年)、《寄畅园法帖》(2008年);秦志豪先生先后编纂著述的《锡山秦氏寄畅园文献资料长编》(2009年)、《康熙乾隆的惠山情结》(2015年)、《寄畅园园史探索》(2015年)等;在学术论文方面有李正先生、董豫赣先生、黄晓博士等先后发表的系列论文,以及毛茸茸的博士论文《惠山秦氏寄畅园研究》、何甜的硕士论文《江南古典园林中的绘画美——以寄畅园为例》等。这些成果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大都属于传统视镜体系,对寄畅园的文献整理、园史考述和审美分析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寄畅园的研究需要在既有基础之上拓展更大的视镜。
3 提出大视镜研究的依据与背景
“大视镜”概念是对传统研究视镜的继承与拓展,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理论研究现实发展需求的回应,具有比较充分的客观依据和背景。学术界对此也已有了比较一致的判断和呼声。例如,2017年4月,原上海市园林局副局长、《园林》杂志创始人严玲璋女士在接受媒体专访时曾明确指出,未来的中国园林研究要“立足大视野”“放眼大格局”[5]。重庆大学的毛华松博士在研究宋代园林的时候,就提出了“文化社会学的整体研究视野”[6]。
1)传统研究视镜逐渐陷入曲高和寡的窘境。经过几十年发展,传统视镜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研究视域和相对成熟的语境体系——以现存南方文人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中的实景为范本,以审美研究为基本视角和主要目标,集中关注建筑、山水、植物等几种造园要素及其精致典雅的艺术形式,辅以诗文园记和图画文献,来深入解读园林艺术的历史、文化与审美,并据此来评判当代园林景观设计案例的优劣。这种以审美为核心的理论研究具有比较浓厚的艺术鉴赏特征,结论常有莫衷一是的个性化、感性化差异,有时候因为研究者偏听偏信或以意逆志,还会造成一些审美误读。与此同时,古今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文化娱乐内容、休闲审美方式等都有巨大差异,当代风景园林学属于艺术与技术交叉的应用性工程科学,理论研究已大大超越了审美之外,更强调结论的客观准确性和工程应用性。巨大的差异使传统视镜被笼罩上阳春白雪、不接地气、厚古薄今、自娱自乐的小众色彩,研究成果与现实需求之间也常常存在较大的距离。
2)这是相关研究顺应当代风景园林事业与学科发展之需的必然趋势。众所周知,中国古典庭园艺术历史悠久、成就巨大、影响深远,因此,传统研究视镜的关注重点主要拘囿在古典园林围墙之内。然而,当代风景园林事业已经进入了以大尺度、开放的公共园林为主流的大众化时代,在艺术审美目标之外,风景园林事业还肩负了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保护自然资源、维持生态健康、抵御自然灾害等时代使命,这也是科学研究和专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与此同时,很多学者积极地尝试并逐渐习惯了用西方环境艺术和景观设计的视角来阐释中国传统园林,尽管其间取得了一些独到见解,但是也造成了不少谬误,有些谬误还广传远播,误导了更多学人。因此,传统的园林理论研究要扭转被疏离于学科主流之外的态势,担当起匡正和引领研究方向的责任,就必须主动打开视野,顺应时代大潮之需,用更大、更完整的研究视镜,去观察和思考中国园林的历史与现实,探寻传统园林与古为新、传承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现代价值。
3)这也是传统研究视镜自我完善、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传统视镜通常专注于对现存名园实景进行审美分析,实际上,历史名园的空间环境是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在现存实景背后都有一段持续发展、不断变化的漫长历史,是时间与空间动态结合形成的积淀。无论现存园景多么美好,都不是凝固的静态,而是动态变化序列中的一个节点;不是独秀之孤木,而是丛林中的一株树。现存许多名园景境都是晚近以后修复或建造的,具有比较一致的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只能代表传统园林近200年的片段和风貌。因此,仅凭个案和现存实景来解说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是不严谨的。所以,用更大的研究视镜来观照传统造园,是传统视镜提升学术研究的科学性、不断自我完善、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
4)大视镜也符合传统园林设计造景的内在逻辑。中国传统造园以“借景”为“园林之最要者”[7],名园的景境大都不局限于围墙边界之内,往往在片山勺水的空间里通过以小见大,隐喻着一个个大世界。因此,用更大的视镜体系研究园林也符合传统造园设计的内在逻辑。
4 大视镜研究的要义
相较于传统视镜,大视镜的要义在于从更加广阔的空间环境、更多维的历史场域、更完整的园林形态3个方面,来推动传统园林研究朝着更广、更高、更深、更贴近历史真实、更具有现实价值的方向发展。
更加广阔的空间环境,是指研究视线不能只关注园林围墙之内的核心区域,还要关注之外更大尺度的地形系统、生态系统和风景系统。这些要素曾经是决定园林相地选址、设计营造的原始依据,却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尤其在以文化审美为核心的研究中,被人们置于了视野之外。
例如,杭州西湖享誉世界风景园林,对于其中白堤和苏堤,人们早已习惯了依据传统园林理水的“大则分、小则聚”原则,分析两堤分割湖面后所造成的视觉审美效果。这种解读实际上充满了以今律古的主观意愿。唐宋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在湖中设计营造湖堤耗费巨大,历代先贤们是绝不会只为审美而劳民伤财的;还有,如果只为提升审美效果而分割湖面,为何西、北两面筑堤而东、南两面无堤呢?其实,这两堤原是为保护西湖、保护杭州城而营造的生态工程,并不是为了审美的理水设计。从大尺度的地形系统上看,杭州是毗邻钱塘湾的近海城市,地下水含盐碱浓度较高,不利于人民生聚。西湖不仅是杭州城内外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也是补充地下水量、抑制地下水因海潮浸润而加剧盐碱化的天然生态屏障,因此,只有守住西湖才能守住杭州,中唐时期李泌开凿六井引西湖水进城[8],苏轼在《乞开杭州西湖状》中把西湖喻为杭州之眼眉,提出保护西湖的五大理由[9],皆因为此。用大视镜来观察西湖周边水系,会发现其历史上的水源主要来自于西面和北面山间的泉溪流注[10],流水长期冲注而带来的泥土与杂质等沉积物,是造成湖面收缩、葑草蔓延、淤塞沼泽化的主要根源。历代的权贵势家们又总是借机圈占湖面来扩大水产种植以自肥,既加剧了对整个湖泊存亡的威胁,也妨碍了周围百姓利用湖水浇灌更大面积的农田,白居易《钱塘湖石记》一文对此说得非常清楚[11]。这样的危机每积累若干年就需要集中处理一次,所以,历代先贤治理西湖都要顶着巨大的阻力,都常用“开浚”一词,开浚区域主要集中在苏堤以西、白堤以北的浅水湖区,从白居易到林则徐前后多达几十次[8]。白堤和苏堤就是为了便于除草清淤、开浚湖泊而设计营造的生态工程,后世所有的审美解读和传说故事都是生态工程衍生出来的效果。盛清时期,乾隆皇帝曾在清漪园复制西堤,营造六桥烟雨,终因缺少对应的场地环境和生态功能,未收到西湖两堤的效果。可见,用基于地形、生态和风景系统的大视镜来研究传统园林,能够更完整地看清其背后深层次的工程智慧,以及这种智慧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启示价值。
多维度的历史场域是指研究中国园林历史时既要关注园林艺术与技术发展内在的前后纵向关系,也要从同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进行横向透视,研究其受到诸多要素纵横交织的影响;既要研究这些要素对园林事业发展的影响,也要思考园林事业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这样研究可以更加贴近传统园林艺术发展的历史真相。在大视镜历史场域中,一些貌似不容置疑的论断其实都值得再商榷。例如,人们常把“盛世造园”当作不容置疑的普遍规律,实际上,在历史上“盛世”与“造园”之间并非简单对应的联动关系。如果从多个维度综合性地审视中国园林历史,就会发现中国历史上乱世造园、造园致乱的现象也有很多[12]。
更加完整的园林形态是针对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公共园林三分法而言的,在过去几十年里,这是被广泛采用的分类体系。实际上,这个分类方式是以城市园林为研究核心的,其主要对象是都城皇族贵戚园林和文人私家园林;对于历史上的公共园林,人们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一些个案上,如大唐曲江苑、杭州西湖、苏州虎丘,以及一些边界清晰、空间围合的祠寺书院园林等。在这样的分类体系和研究视镜中,中国历史上的风景园林是很少的,然而,这并非园林历史真相。如果用现代风景园林定义,把园林空间和尺度视作一个开放系统,就会发现从早期的文王灵囿,到后来的秦汉上林苑、关中八水,六朝以降的郊野园林、自然山水园,唐宋以来各地持续发展直至近现代的村落园林,以及近现代以来城市公园等,中国风景园林有一部悠久而完整的通史。因此,用大视镜来研究中国传统园林可以看到更加多样和丰满的园林类型体系,也能看清传统园林理论对接当代风景园林的完整路径。
5 大视镜之下无锡寄畅园的特征与价值再认
在传统视镜研究的基础上,用大视镜来观察无锡寄畅园,就能更清晰地发现其独特地位和重要价值。
1)寄畅园以绝胜的环境体系,成为中国传统造园选址的典范。
《园冶·相地》论造园选址:“惟山林为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7]”从大尺度的环境系统上看,寄畅园背依惠山东麓,遥望锡山龙光塔,毗邻黄公涧,东临京杭大运河与山溪交织形成的水网,隔墙有千年古刹惠山寺和天下第二泉。场地系统不仅兼有高凹、峻悬、平坦等各种地形,便于顺势叠山、引水注园,易于邻梵听音,还可以借景眺望锡山的山色与塔影。因此,著名风景园林学家朱有玠先生说:“我在诸多明清遗存的江南名园中,最赞赏无锡的寄畅园,原因是它偎依在锡惠景区的怀抱之中,有着相得益彰的生态环境。[13]”《庄子·知北游》说:“山林欤!皋壤欤!使我欣欣然而乐焉![14]”思慕山林田园之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经久不衰的主旋律之一。然而,山林生活环境适意却很清苦,城市里生活便利却不如山林适意,这一矛盾曾长期困扰着传统园林人。因此,沈德潜说:“惟因名山为名园,斯两兼之。[15]”寄畅园选址不仅与名山、名泉、名刹融为一体,构成了“斯两兼之”的风景体系,而且东距古城仅约2km,是兼具山林意趣和城市便利的、典范的造园佳境。
寄畅园选址也为无锡城市自然环境的优越性作了生动脚注。无锡市位于太湖湖湾处的山水之间,城内外河网湖荡密布,是依山傍水的天然风景园林之城,历史上曾经就是园林之城。元人陈基说:“无锡为州,在东南山水间,物产之多最于他壤。百里之内,第宅园池甲乙相望。[16]”100年前,民族工商业家荣德生先生曾身体力行地推动无锡城市旅游规划与建设,立志要把无锡打造为国际顶级的旅游城市[17],也是因为看清了无锡城市环境资源的优越性。
2)寄畅园是锡惠文化景观体系的旗帜。
文化景观是20世纪20年代人文地理学中开始使用的名词,概念内涵是指一个地方包括自然环境、田野村落、建筑路桥、城市建筑、工具服饰等所构成的文化现象复合体系,是由于人与自然合力形成的地方文化体系特征和地理环境特征,具体包括功能性、时代性、空间性、物质性、非物质性等特性。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和“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化景观增列为世界遗产的一种类型[18]。用大视镜来观察锡惠风景名胜区,就会发现这里是集典范的吴地文化与优美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文化景观体系。
学术界研究寄畅园及其周围环境人文历史的时候,常常喜欢聚焦于康乾二帝约20次驾临这段辉煌的荣耀[19]。实际上,这里自南朝时建造惠山寺和华孝子祠起,就逐渐发展成为吴地人们最重要的精神家园之一,早在康乾临幸之前,地气中就积淀了深厚的中华传统美德。从唐代到清朝,人们在这里先后修建了名贤祠118座,毗邻寄畅园还有一座供奉着234位历代群贤的尊贤祠。名贤祠通常集中承载了传统文化的优秀品格与观念,空间具有崇高而淳厚的场所精神,可以借助旌表先贤达到启迪来者、召唤世人见贤思齐的目的,从古到今都具有一脉相承的重要价值。可见,幽静娴雅的自然山水,庄严肃穆的祠堂群,延续了数百年之久的、密集的园林群,古老的惠山寺,繁华的老街,繁忙的运河,鳞次栉比的江南民居,使这里不仅集中地呈现了吴地传统的生产与生活,还因荟萃了名山、名泉、名寺、名祠、名园、古街、民居、运河于一体,跻身为江南的首善之区,成为吴地文化精神的地标与展厅,也成为特色鲜明的文化景观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寄畅园既是有完整历史的名园,也是有崇高场所精神的秦氏双孝祠,还有优雅精致的园林美景,兼有圣贤君王留下大量的高踪和墨迹,因此成为首善之区中的最善之境,成为文化景观体系的旗帜。
3)寄畅园是锡惠风景名胜区的会客厅。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建设,无锡西郊的锡山惠山一带已经形成了风景优美、历史深厚、人文荟萃的名胜区,就整个景区中,如果把锡山龙光塔比作观看风景的眼睛,寄畅园则是名胜区的风景焦点。这里有2个原因:一是园林景境优美典雅;二是园林500年历史完整地记录了风景名胜区的发展史。传统视镜对第一个原因已研究得很透彻,关于第二个原因则需要用大视镜体系才能更容易看清。
通过查阅方志文献可知,锡惠风景名胜区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始于明代中后期,先有成化年间的碧山吟社,随后有邵氏书院、黄氏山园、凤谷行窝(寄畅园)、邹氏愚公谷等。其间,只有寄畅园伴随、引领、见证了风景名胜区发展的完整历程,成为诸多名园中至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园林的文献成为研究风景名胜区历史的珍贵史料,空间环境也成为风景名胜区的焦点与会客厅。
6 结语
中国传统园林研究大视镜是对传统视镜的继承与创新,大视镜体系可以推动相关理论研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