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中医理论探析
2019-01-13李庆兵李凌鑫罗才贵
李庆兵,李凌鑫,罗才贵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成都 610041;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成都 610072)
脑卒中是导致死亡和伤残的第二大原因,并伴有严重社会负担[1-2]。脑卒中常伴睡眠障碍与认知障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3]。脑卒中后睡眠障碍(PSSD),主要指急性脑血管病导致睡眠数量、质量及节律紊乱[4]。PSSD为现代康复面临的难题,中医疗法在PSSD中疗效显著[5-6]。中医治疗强调“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因此笔者就该病中医病因病机开展理论探析。
1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中医证候表现
1.1 营卫脏气失衡 《灵枢.大惑论》云:“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不得眠也。”《素问.宣明五气》云:“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智”,卒中致脏气失衡,出现神机失用而不寐。卒中后营阴不足,卫气内伐,营卫不能内助脏腑涵敛神气,至不寐、嗜睡。阴虚火旺证:见半身不遂,头痛头晕,心烦不寐,多梦,健忘,手足心热,舌红苔少,脉细数。肝经湿热证:见半身不遂,头目昏重,肢体困重,嗜寐,或烦躁不眠,苔黄或腻,脉弦滑。肝郁化火证:见半身不遂,眩晕耳鸣,烦躁易怒,健忘,焦虑不寐,舌红少苔,脉弦数。
1.2 气血失用 《难经》云:“老人血气衰,肌肉不滑,营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杂病源流犀烛.中风源流》云:“人至五六十岁,气血就衰,乃有中风之病。”卒中后气血失用,导致心神失养,至卒中不寐。气血两虚证:见半身不遂,入睡困难,睡眠表浅,多梦易醒,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细。气虚血瘀证:见半身不遂,偏身麻木,难入眠,梦多易惊,心悸,气短乏力,舌淡苔薄,脉沉细。瘀血内阻证:见半身不遂,头痛肢痛,夜不能寐,或噩梦惊惕,舌暗红,脉细涩。
1.3 痰瘀内生 《素问·逆调论》云:“阳明逆,不得从其前道,故不得卧也”,瘀血、痰浊扰心雍遏,以致寤寐失常。《医林改错》云:“夜寐多梦是血瘀,有病急躁是血瘀。”卒中后痰瘀阻滞,心神被困、神魂不安,致嗜睡,卧不宁。湿浊困阻证:见半身不遂,口舌涡斜,头身困重,嗜睡,苔白厚腻,脉濡缓。痰瘀阻滞证:见半身不遂,头昏目眩,嗜睡倦卧,昼重夜轻,苔白或暗红,脉滑细涩。痰热内扰证:见半身不遂,头晕目眩,卧不宁,心烦懊恼,痰多,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 PSSD的中医学病因病机认识
PSSD是近几年才提出的,并逐渐受到重视,历代文献论述较少。在中医学中,脑卒中属中医“中风”范畴,睡眠障碍属中医“不寐”范畴。脑卒中病因病机为“营卫气血运行紊乱、经络循行受阻”致“脏腑功能失调、脑神被蒙、经络瘀滞”;睡眠障碍病因病机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营卫循行失常”致“心神失养、脑神失养”。
脑卒中后因营卫气血运行紊乱,扰乱心神至不寐;然不寐必耗伤阴精,使气血更虚,导致筋肉失于濡养,经络受阻,两者病因病机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两者病因皆与“瘀、火、虚、痰、气、血”有关,病机皆为“营卫脏气不调,气血逆乱”。因此,PSSD中医病因病机为营卫脏气失衡、气血逆乱、神失所司。
3 讨论
现代医学治疗治疗PSSD尚无特效方法,中医学辨证论治PSSD,理法方药众多,内容丰富,临床疗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PSSD论治中发挥重要作用[7-8]。历代早有PSSD论治的相关记载,如《灵枢·邪客》云:“补其不足,损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通其邪”、“决渎奎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的治则。具体论治思路可表现如下:1)营卫脏气失衡:阴虚火旺宜滋阴降火、清心安神;肝经湿热宜疏肝清热、利湿安神;肝郁化火宜滋阴降火、解郁安神。2)气血失用:气血两虚宜气血双补、养血安神;气虚血瘀宜益气活血、养心安神;瘀血内阻宜活血通络,化瘀安神。3)痰瘀内生:湿浊困阻宜芳香化湿、醒脾提神;痰瘀阻滞宜涤痰化瘀、开窍通络醒神;痰热内扰宜清热化痰、镇心安神。
中医治疗PSSD应根据病因病机采用平调营卫脏气,和气血,安神为总治则。昼夜睡眠节律受心神控制,人体营卫阴阳平衡、气血和调、脏气和顺,方能心脑神安、昼精夜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