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校志愿服务管理现状研究
2019-01-13唐彬文程晓娇
唐彬文 程晓娇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重庆 401520)
志愿服务最初起源于十九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为进一步传播教义、收纳教徒,设置了慈善服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志愿服务逐步规范化。志愿服务在我国却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好人模范,他们的奉献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在社会上形成了“学雷锋、做好事”的浪潮,这为我国现代志愿服务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后,西方“义工文化”从港澳台地区进入大陆,由南向北逐渐传入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具有规范性的志愿者或志愿者组织雏形。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在全国发起“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铁路系统率先打出了青年志愿者旗号,随后,官方开始组织专业的青年志愿者队伍。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2008年,志愿者组织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历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汶川地震的考验后,志愿者组织日益规模化、常态化,志愿服务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由此学界又把2008年定义为中国志愿者元年。
一、高校志愿服务管理概述
(一)志愿服务的定义
1993年之前,志愿服务虽然已在我国发展了十余年,但是仍没有从国家层面统一共识。当时南方受港澳台和东南亚地区影响称之为“义工”,北方受欧美西方国家影响称之为“公益”,还有一些地区、有识之士和专家学者陆续提出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的概念,但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同。直到1993年12月5日,在国际青年志愿者日到来之际,共青团中央在北京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并正式定义“志愿服务”的含义为: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无偿、非盈利、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确定了沿用至今、已深入人心的志愿服务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活动所强调的,一是自愿,二是不为报酬,三是利他,四是服务社会公共事业和弱势群体,五是以贡献时间和技能为主。志愿服务工作具有组织性、志愿性、公益性、无偿性四大特征。
(二)高校志愿服务管理的概念
“管理”意即通过“筹划”“组织”“领导和激励”及“控制和监察”四大项目,有效促使团队达到既定的目标和方向。[3]套用在“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中,意即指高等院校志愿服务管理人员经过周详的计划,组织所需资源,执行适当监督和检讨机制,推行志愿服务计划,以加强对各级各类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指导,推进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推进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着力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综合素质和服务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具备团结协作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思考交流能力等。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这份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份青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将包括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在内的十大项目上升至国家战略,并在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中明确了高校志愿服务和高校志愿服务管理的重要作用。
二、重庆高校志愿服务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在全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浪潮下,近30年间重庆志愿服务蓬勃发展,特别是直辖以来取得了让世人瞩目的成绩,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重庆高校志愿服务管理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化取得明显进展
所谓项目化管理,意指管理者在有效的资源条件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活动进行有效管理,以满足社会需求,达到公益和发展目标的要求。[4]重庆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化管理,就是对具体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项目通过立项申报、答辩、审批、项目执行、过程检查和监督、项目验收和评价等程序,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有效合理的管理。目前由共青团中央、中央文明办、民政部等部门联合举办的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者交流会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特别是第二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于2015年12月在重庆举办,在山城引起了极大轰动,这对重庆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化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志愿服务项目化在各高校如雨后春笋般生根发芽,继去年下半年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分别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后,2017年4月,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团市委等部门还联合举办了重庆市高校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志愿服务项目目前主要涉及禁毒教育与法律服务、理论研究与基础建设、邻里守望与为老服务、阳光助残、关爱农民工子女、环境保护与节水护水、文化宣传与网络文明和公益创业等领域。这种项目化设置将在各项志愿服务内容上更加专业化,有利于将志愿服务水平提档升级,充分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配置,也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集思广益。
(二)重庆高校志愿服务管理共性:志愿服务常态化有效稳步推进
项目是志愿服务的主要方式,不仅仅是志愿者组织实现使命的过程,也是促进志愿者成长和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因此志愿服务项目结束之后,作为实施项目的志愿者组织,将志愿服务项目成果进行转化,意指使目标受益群体发生好的变化结果,将所产出的成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机制化和常态化方面去应用,特别是影响相关政策的出台,促进社会问题得到解决,促进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可持续发展,使志愿服务成为更多人的习惯,由此呈现出志愿服务常态化特征。
当前,重庆高校多将志愿服务作为学生必修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积极为学生搭建志愿服务平台。例如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每位学生大学期间必须修取志愿服务学分2分,该学分直接与毕业证、学位证挂钩,在校园里形成了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氛围。群团改革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明确规定必须完成相应规定的志愿服务时长才有资格参加发展党员过程中的团员推优环节。完善的组织建设体系与源源不断的志愿者补充,是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高校志愿服务管理优于其他领域志愿服务管理的保证。立足校院两级志愿服务体系,通过团委统一协调,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志愿服务总队)牵头组织,各二级院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服务队)配合完成,并自主开展特色志愿服务活动,经过多年沉淀,重庆高校志愿服务已初步形成由校内到校外,由组织到个人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