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问题设计探讨
2019-01-13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初级中学秦明信
□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初级中学 秦明信
一、阅读课问题提问的有效分析
(一)了解学生阅读情况的有效途径
在阅读课教学中,因为学生是主体,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很难快速理解文章主旨,而课堂时间有限,所以教师针对性地提一些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至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因人而异,不做统一要求,但理解明显有偏差的,可以采用同学交流、教师点拨的方式解决。比如《济南的冬天》,小山雪后秀气的特点,可以问雪后的小山是怎样的?然后根据回答情况酌情指导。
(二)培养探究精神
在传统授课方式下,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主动参与程度不高,学的是死知识。如果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使学生全程主动参与其中并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分享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构建知识,同时,采用开展小组内研讨、小组间交流,最后全班分享成果的方式组织学习,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了思维,又扩展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三)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授课模式,学生被动参与好像是听众,参与度不高,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充分阅读、思考,并和同学之间交流和讨论,充分调动眼、耳、口、手参与进来,读、写、听、说同时进行,从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习兴趣也就起来了。
二、阅读课提问注意的问题
(一)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指导性原则
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行之有效的阅读活动,是一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很快地深入阅读,掌握文章内容主旨。所以,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既不能太难,也不能过于简单,所谓过犹不及。还要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要有的放矢,以免费时、费力。还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样才能承前启后。既照顾到当前内容,也为以后的阅读打下基础。
(二)渐进性和层次性原则
在授课中,教师总是由浅入深地开展活动,照顾不同学生的层次水平,也就是说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要循序渐进地展开。
比如《背影》,教师在明确这是一篇叙事文章的基础上,提出文章总共写了哪些事,详细写了哪一件事,通过回答问题的方式来阅读,让学生在把握文章整体基调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整体脉络。然后再通过车站送别这个重点事例,详细体会其中动词在文章中的作用,怎样表达出了父子情深。
三、阅读课问题设计技巧
(一)导入问题要简明扼要,易于激发学习兴趣
每一堂课,导入是第一个环节,一个成功的导入会直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从问题中窥知文章内容,为一堂课的成功奠定基础。在这个阶段,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太难,学生处于自主阅读阶段,本身对学习内容很迷茫,容易打击积极性。也不宜过于简单,一来助长学生的骄傲情绪,二来对理解文章内容不宜。最好有个情景设计,在以情景为背景的前提下提出问题,有利于学生迅速融入文章内容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指导《我的母亲》时,在导入这个环节,以播放《游子吟》的形式导入,顺接课文内容,自然引出。或者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顺理成章地引出课文内容,这样自然、亲切多了,同时也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所提问题要深入浅出,便于交流讨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理念去教学,那么,我们所要设计的问题要便于讨论和交流,让学生便于理解课文,更好地体会文章的主题情感。探究过程是学生学习文章内容的过程,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价值观等方面是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学生逐次展开交流。
比如《紫藤萝瀑布》,教师先提问作者围绕紫藤萝花描写了什么内容,通过交流和探讨,初步让学生对文章整体脉络有个概念;随后再提出问题,对于盛开的紫藤萝花,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写的?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之上,教师从紫藤萝花的色、形、态三方面逐一点拨和指正。
(三)总结提问,涉及的内容要全面,体现文章主旨
经过第二个环节的讨论交流,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把握,对有关细节问题也做了深入了解,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对课文全面回顾,复习巩固,并诱导学生整合课文内容,做全面总结,把握文章内容主旨的同时,增加阅读体验。所以首先,总结这个环节的提问要有概括性。
比如《纪念白求恩》,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在你心目中白求恩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请阐述理由。问题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同学们说出对主人公的看法,然后结合原文进行解释说明,这样自然而然地把作者所要表达的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体现出来了。再比如,《济南的冬天》,提出问题:作者那么喜欢济南的冬天,你喜欢吗?请说明原因。根据这个问题,学生很快会自主发挥,重温济南冬天的温晴这个特点。再次,这个环节的提问要有启发性。
如《一棵小桃树》,学生阅读后初步体会到作者是借物抒情,用桃树的顽强生命力抒发自己的人生追求,这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你想成为这样的小桃树吗?你想对读者说些什么?这问题更具有开放性,所以学生更能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四、结语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环境,结合当地教育实际、学生实际,立足教学需要,精心设计问题并付诸实践,才能提升阅读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