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与教师培养的研究

2019-01-13李佳

魅力中国 2019年11期
关键词:国学古诗词探究

李佳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文化小学,吉林 白城 137000)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与实施的,提倡在活动中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的课题或问题,这和《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学生的创新精神的要求是一致的,这就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教师适应这门课程的全新需要。以下仅以我校《国学经典》校本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为例,进一步说明综合实践活动与师资培养的关系。

一、自主选择、主动实践的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具有探究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后,就会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而在课题具体形成的初期,更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应首先就有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如内容与小学语文课紧密相关的古诗词,这是同学们在语文课堂中首先提出来的好主题。到底学些什么呢?哪些古诗词更有意义?

对于古诗词的知识了解不多的孩子们,这成为一个难题。而教师在问题的初始阶段同样也是一个探究者。经过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的老师们便有了自己的想法。首先结合中国古典诗词加入的精彩配乐:比如讲解《将进酒》播放配乐和图片(多媒体课件),进一步激发学生浓浓的情感,同学们了解了更多古典诗词知识的同时,通过老师的提示和解答,从而了解了古代的时代背景,在老师的指导下,自行选择一手古诗词设计一个配乐朗诵,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从而大大激发他们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增加对国学经典的爱好。

在这个简单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成为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和学生的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能力、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可以说正是教师的这种探究意识引领了学生和教师自己的研究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了教师基本素质的提高。

二、重视终身学习和资料积累,丰富适合本地、本校的、受学生欢迎的特色研究专题

如为了加强学生对"国学"的感悟,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和综合实践的能力,针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按照教育部制订的《课程标准》,开发了校本课程《国学经典》。

资料全部来自于教师们的日常积累。这些材料密切联系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和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开放的、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和条件,通过思维、创作和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

三、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团队的协同指导

综合实践活动是个学科知识在活动中的延伸、综合、重组和提升,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可以在各个学科的教学领域中拓展和加深。这就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权不能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教师,而是需要通过有效的方式集中所有教师的智慧,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如今年是建国70周年,结合学生提出的这个主题。学校在学生中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当然也少不了国学经典诵读和传统文化、红色文化。我们首先在语文课中找内容,《烈火中的邱少云》、《长征》、《少年英雄雨来》等;社会实践活动中重温长征路的《智过索桥》活动再现;思想品德课中的爱国教育;社会中的《九.一八》历史回顾……这一切创设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情景,进而引导学生从问题的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可以说这次实践活动是团体教学、协同教学的有效指导。真正不是“教”综合实践课,而是将团队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让综合实践活动是真正意义上的“亲历实践,深度探究”。

与此同时,在国学经典和传统文化学习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德育寓于国学经典、传统文化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以国学为主线,发展学生的特长,渗透民族教育,德育教育内容,提高审美情趣。学生在传统文化活动中,成立小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访问调查中,礼仪交际能力得到锻炼,通过传统文化,引申到学生对我国传统艺术探究的兴趣,领略我国传统艺术的神奇魅力,使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兴课程,这门课程的内容设计、教学模式、活动方式教学成果评价都有待于我们教师的进一步研究。以上的几点建议只是实践工作中的点滴收获,它不够全面细致,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的是大家的共同努力。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研究离不开师资的支持,对于教师的培训过程,实际上也是教师自身的一个学习、充电的过程。学习已是一种与生命具有共同外延并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具有连续性的人生活动。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和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同时,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习者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可让其终身受用。

猜你喜欢

国学古诗词探究
踏青古诗词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垂”改成“掉”,好不好?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