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9-01-13王红
王红
(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文安镇孟家务中心校,河北 廊坊 065800)
在当前倡导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在理念、方法、目标、评价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新课改要求在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完成度,这就需要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的提高教学效果。在此背景下,高效课堂这一概念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成为教科研领域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何谓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中的高效,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即高效率和高效益。所谓高效率,是指在固定的课堂时间内,教师讲授的知识量、学生接受的知识量,也就是整堂课的内容量大小,完成量越大,课堂效率就越高。所谓高效益,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包括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建立、学习态度的修正、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思想品质的塑造等等诸多方面。高效率是高效课堂的重要标准和要求,高效益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作用和目标。真正的高效课堂是高效率和高效益相统一,两者缺一不可。高效课堂的直接效果便是在固定课堂时间内,师生之间开展了有效的积极互动,学生更多更主动的参与了教学活动,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提升了更大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一)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受传统教学理念和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重视不够。一方面,语文教学中片面追求考试分数,以应对考试作为教学的关注重点,强调背诵而忽视理解、强调考试技能而忽视底蕴浸润,造成学生语文素养存在较大短板;另一方面,语文教学中过于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特征,一切围绕着实用开展教学活动,对语文的思想教育、文化修养等教育功能涉及较少,学生在对语文学科的认知上出现了较大偏差。
(二)忽视教学方法的丰富性和灵活性。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方法单一,课堂氛围枯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尊重和体现,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激发,自主思维和主动思考都不够充分,导致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都不理想。
(三)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充分。小学正是处于知识的积累的阶段。小学语文教学资源丰富,但部分教师并没有很好的进行开发和利用,仅仅满足于课本教学,使得语文不够生活化,与其他学科渗透不足,造成学生语文视野狭窄,语文知识匮乏,进而影响了后续语文的学习。
三、对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议
(一)重视预习。预习虽然不属于课堂内的教学环节,但良好的预习是实现高效课堂目标的关键基础。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向学生提出明确的预习目标和标准,确保他们提前熟悉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建立起初步印象,同时通过思考产生自己的观点和疑问,让他们带着看法和问题走进课堂,这样可以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减少教师对新教学内容的铺垫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二)重视导入。导入是高效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如问题导入、情境导入、复习导入等等,无论采用何种导入方法,都要把握住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怀着探究心理开始学习这个关键。
(三)重视时间分配。目前我国小学课堂时间一般为40—45分钟,在这固定的课时长度内,高质量的完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需要重视课堂时间的合理分配。除导入环节外,常规的课堂主要由教师讲授和学生练习两个部分组成。在高效课堂构建中,要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做到精讲,以缩短讲授时间,要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将课堂时间尽可能多的交给学生,让他们有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去交流、去表达。
(四)重视提问。提问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有效手段。首先,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问题要紧密结合本堂课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切忌提问随意和盲目的无效问题。其次,问题的难易要适当,以激发学生主动思维为主,不能过于简单,让学生随口而来,又不能难度过大,以免让学生冥思苦想,既耽误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又使学生产生挫败感,打消了学习的积极性。再次,要注意提问的方式和时机,通过巧妙的提问,来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通过适时的提问,来调节课堂气氛,顺畅衔接教学环节;最好,还要让问题更有层次性,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来设计不同的问题内容和提问方式,尽可能的让更多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提高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整体参与度。
(五)重视评价。评价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也对高效课堂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评价可以为分为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两个部分。课内评价要突出鼓励性,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评价,及时鼓励,因势利导的利用小学生表现欲强的心理特征,刺激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外评价要突出导向性,教师要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手段,获取全面客观的评价信息,进而总结分析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和效益指引正确的改进方向。
高效课堂是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和趋势,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持之以恒追求的目标和境界。新课程改革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深刻领会,勇于探索,摒弃无效的教学理念,修正低效的教学方法,不断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和高效益,最终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