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英语高段阅读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
2019-01-13马楠
马楠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大连湾小学,辽宁 大连 116000)
文化背景知识与英语阅读的关系问题,在外语界不断地被提出。《外语教育语言学》和《从PPP到TBL—中学外语教学改革》中大多数学者都已认识到,学习英语知识,只有沉浸到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去,置身于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中去,才能充分理解英语。特别是在英语阅读方面,如果读者不具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就可能无法读懂文章或产生理解上的困难,这是因为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认知结构,取决于读者能否对阅读内容有所了解,换句话说,读者除了具备一定的词汇、语法方面的基础之外,若想提高阅读水平的话,需要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这篇论文将从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分析文化背景对于阅读重要性,这比语法结构更重要。
在《英语教学中的语言和文化》一书中关于语言和文化的阐述提到了语言和文化的相互作用关系;首先,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质,所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的一部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事实上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第二,语言不仅是反映一个国家文化的镜子,也是展现本土文化的内容。第三,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必须要了解有关语言的文化。所以说,读者在不了解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是很难理解语言材料的。
在教学中,本人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出现文化障碍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对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的是有不利影响,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及语言习惯用自己固有的方式去理解别人所写的东西,不熟悉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就会给英语阅读理解造成很大的障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英语语言教学的重点之一,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文化背景因素,以扩大英美文化背景知识面来增强英语的综合理解能力。英语阅读材料绝大部分由以英语为母语的作者所撰写,浸透着以英语国家的文化。所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是很重要、必要的。否则,当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时候,他们会越来越困惑。
《浅谈文化背景对提高阅读能力的作用》等书中认为进行文化背景知识培养是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的一部分,同时,在培养学生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事实上这种差异源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中。面对这样的文化障碍,教师必须更加注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教给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英语,并且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交际能力。例如提到我国的端午节,与之相关的词汇经常是:龙舟竞渡、吃粽子、屈原等,但是当下列词汇同时出现时,学生可能就会觉得奇怪,例如,游行、气球、彩车、火鸡、水果派、橄榄球。其实这些词汇是以美国的感恩节为主题的词汇,而感恩节的主要活动就是感恩节游行和收看大学橄榄球赛。如果有这方面的背景知识,遇到有关感恩节的文章时,读者自然就会联想并预测在文中可能会出现的上述词汇。
针对此,本人从图式理论角度阐述如何有效的排除文化障碍的影响,从教师的角度阐述应该如何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从学生的角度阐述如何避免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阅读水平提高的影响。类似于《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图示理论的应用》以及《图示理论与英语阅读教学》等等这些文章中,作者提供了很多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方法。例如,利用电影播放、借助多媒体等等一些有效的方法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在学习课文过程中,进行文化背景知识链接,让学生自主查阅信息,组内共享,全班反馈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指导学生搜集信息,扩大知识储备。这样,在学生脑中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图示结构,让学生在做阅读时,脑海中浮现对应的背景材料,更好地理解课文。小学阶段教师坚持如此,会对学生后继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期求此文的论述会对小学的英语阅读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与影响,希望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把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语言知识的一部分融入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能更深刻、更准确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