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怎样提升阅读能力
2019-01-13时春娜
时春娜
(文安县大围河小学,河北 廊坊 065000)
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也是拥有一种财富。我们地区出台了《小学生阅读工程实施意见》,扎实推进了“书香校园”建设,强化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管理,并初步形成课外阅读评价体系,不仅顺应时代的需要,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文化基础。
一、课外阅读是“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纵观语文教学,在课堂上获得的知识是有限的,其源泉是课外阅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我们在进行语文课外活动教学时应把课外阅读列为主要内容之一,作文语文知识的补充和延伸。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从课堂上得到的课外知识少,从课外阅读获得的多,而要加强小学生语文课外知识的积累,就必须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一)课外阅读可以娱乐身心,有利于小学生发展个性
课内阅读是有限的,学生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必须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范围相当广,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的阅读,心情自然会愉悦,在增长见识的同时有娱乐身心,何乐而不为呢。课外阅读可以使孩子的个性还抗顺利的发展,阅读好的书刊、作品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思想情操,提升一个人的素养和修养,开阔一个人的视野,塑造一个人的个性。而整天埋于题海,不关心世事的孩子其个性往往比较忧郁、孤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在教育教学中不许因材施教,扩充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课外阅读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
大多数学生都会在自己心中树立一个英雄形象或学习的榜样,而老师、科学家、军人、医生、工程师等这些崇高的职业人士往往会成为他们学习和模仿或崇拜喜欢的对象,相当一部分学生是通过阅读各类书籍认识的,学生在阅读时会潜意识的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并积极地旅行到自己的思想及行为方式上。
(三)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心智和思维比较幼稚,自制力较差,容易被外界事物吸引,因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往往会有较多的困难。鉴于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小学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当注重对于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乐于学习。当学生对学习有了足够的兴趣时,才会集中精力并主动参与语文写作学习,从而提高语文写作教学的课堂效率和质量。在进行语文作文的教学时,可以多鼓励学生阅读名人列传以及其他相关书籍,帮助在学生进行课外书籍阅读时,帮助其书籍当中汲取更多的养分。
(四)课外阅读促进学生素材的积累
学生的写作时不能离开丰富的课外阅读积累的,如果单靠课堂学习,学生学习内存大小有限,这也会影响到学生是否有丰富的思想。学生如果只是一点都不丰富,是很难写出申请洋溢的文章。学生课外知识的积累多了,写作过程也会更流畅。学生也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一些精句、描写深刻的句段上标注,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要写读后感。学生的写作兴趣需要老师培养,写作水平的提高需要不断训练、持之以恒,写作素材也需要不断积累。
二、开展怎样的课外阅读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至关重要。因此,平时要营造积极得读书氛围,比如:学校可以举行亲子阅读活动,“手拉手”共读同一本书,阅读书籍大赛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老师和家长都要善于调动和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方法读出个性,慢慢地把自己培养成“读书小能手”。
(二)培养学生选择有意义的课外读物的能力
作为老师,我们一定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做好书记的推荐工作。推荐语教学相关的书籍,可以定期开展“推荐一本好书”等班级活动,这样,学生既可以阅读到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还让学生明白到不仅物品可以分享,知识也是可以分享的。课外书籍如天上的繁星星罗棋布,好的书籍数不胜数,但也有好多不太适合小学生阅读或者小学生还不能理解的书籍,需要老师帮助学生一一甄别。因此,老师可以把书籍分类,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小说等等,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的高低有针对性地介绍不同书籍给学生阅读,因材施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阅读形成自己的理解,慢慢学会自己选择有意义的课外读物。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不能忽视对课外阅读能力的锻炼,并且要把课外阅读和写作紧密联系起来。课外阅读是学生丰富生活经验、增长智慧、提高文化素养的过程。老师不能急功近利,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正确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根据学生不同特点推荐不同类型的书籍,鼓励学生大胆阅读,积极探索,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就会如飞机起飞不断上升,最终飞上辽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