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公众号运营现状分析
——以沈阳大学追梦赤子心为例
2019-01-13张娅雯孙佳
张娅雯 孙佳
(沈阳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0)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事件传播发展的重要集散地,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微信公众平台自2012年8月23日正式上线后,已经取得了爆炸式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沈阳大学学生团队决定采用设立微信公众号的形式,推广我校学生自己采写的新闻作品,并形成广泛影响。
一、追梦赤子心公众号运营情况
此公众号设立的初衷是为沈大学子提供一个新闻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因此他们以发布沈大学子原创的新闻作品为主,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巨大优势,把沈大学子自己创作的新闻作品在公众号上进行刊登,通过本微信公众号的创立,彰显新闻学子的赤子之心,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对当今社会问题的关注。
沈阳大学开设有新闻采访课及新闻写作课,学生会在课上课下进行新闻作品的学习和创作,除本专业学生外,沈大学子中也不乏一批新闻爱好者,因此“追梦赤子心”微信公众号平台中发布的文章主要以沈大学子原创的新闻作品为主。
追梦赤子心公众号成立以来,发表了众多沈大学子的原创新闻作品,且阅读量浏览量持续增长,有效的培养了沈大学子对新闻的兴趣,使更多的人认识新闻,了解新闻,并鼓励他们积极进行新闻创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最好的学习交流区域和展示平台。
二、追梦赤子心公众号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单一
内容是一个微信公众号的灵魂,更是运营微信公众号极其重要的一环,只有把握好内容运营才能更好的留住粉丝,吸引粉丝。然而由于此公众号性质和定位所限,其发布的内容仅局限于少数沈大学子原创的新闻作品,不管是从内容本身来讲还是从覆盖面上来看,都不免过于单一。
(二)受众面小,粉丝量和阅读量少
虽然微信公众号的总流量够大,够诱人,但是平摊到将近2000万的公众号上,就变得很可怜了。尤其是随着头条,直播,短视频的崛起,用户放在微信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因此微信公众号打开率、阅读率低、转发率少都是越来越低、增粉更困难。所以,公众号的运营也越发困难。
校园学生团队运营的微信公众号面对的受众群体绝大多数都是本校的师生,很难普及到大众,受众群体局限性较强,虽然有一批本校对新闻感兴趣的师生作为此公众号的固定粉丝群体,但人数基本固定,面临“涨粉难”的问题,涨粉有一个大前提,涨的粉一定是要跟你公众号的目标客户群体是一致的。否则涨的粉就仅仅是一个数字而已,没有什么价值。因此追梦赤子心微信公众号的粉丝量和阅读量较少,并且短时间很难得到突破。
(三)更新频率慢,互动性不强
中国青年报曾发布过一个“全国普通高校微信公众号综合影响力排行榜”,该榜显示,排名较为靠前的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而这些高校的微信公众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更新快,发布的文章数量多,信息传播快、流量大的特点。但是,像同类的高校学生运营公众号想要达到这种水平其实并不容易,沈大追梦赤子心的发布频率是平均一周一至两篇,这主要是由于新闻的采编作业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的限制。
互动包括通过受众与公众号的互动(私信),受众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留言讨论),而由于文章发布数量和频率的限制,粉丝和用户的讨论就受到了很大的局限,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粉丝的参与感和黏度,容易造成粉丝流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三、学生公众号未来发展建议
(一)丰富内容,吸引受众
正如之前所说,运营微信公众号内容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只有把握好内容运营才能更好的留住粉丝,吸引粉丝。所以应该珍惜每次推送文章的机会,避免单一刻板的内容,加入不同的元素使其丰富饱满起来,例如沈大的追梦赤子心微信公众号,除了沈大学子的原创内容之外,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的元素,如新闻创作的技巧、关于新闻创作的故事等,开拓读者视野,增加公众号的可读性。
(二)完善管理运作机制
由学生来运营的公众号管理者和实际操作者都是学生,而学生又普遍存在运营经验不足,运营技术不够成熟等问题。俗话说,一个优秀的微信公众号离不开一个强大的团队,学生应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多了解公众号运营相关方面的知识,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必要时可以扩建管理团队,招贤纳士,主动健全和优化公众号运营管理队伍。而作为学生公众号所在的学校,也应提供必要的支持与鼓励,可定期邀请相关专业人士为学生做培训讲座等,尽量为学生公众号运营提供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可能。
(三)进行公众号宣传推广
公众号把基本的功能建立好并完成了一定数量的作品发布后后,就要进行初步的推广,来吸引粉丝。在线上,我们可以进行站外内容推广,可以鼓励大家在朋友圈等分享公众号内容,让更多的人关注;也可以在其他的一些自媒体平台上进行转发宣传,用文案本身来吸引一些关注。当然,还可以在线下做点宣传推广,例如在校内设置宣传摊位或制作宣传海报,进行扫码关注送小礼品的小活动等,提高公众号知名度,往往可以收获不错的效果。
总之,运营公众号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只有长久的运营才会有大量的粉丝来关注公众号,从而积累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