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初中作文教学探讨

2019-01-13蒲红霞

魅力中国 2019年11期
关键词:书籍学会作文

蒲红霞

(四川省成都市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四川 成都 610000)

初中学生的作文在考试中分值很高,但是学生常常要么文思枯竭,无话可说,要么语言干瘪,缺乏可读性,要么立意俗套,肤浅。老师、学生都很重视作文的得分,但工夫下的深不深,方法找的当不当才是我们作文教学真正该关注的问题。

以下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碰到的一些问题及个人的一些解决办法:

一、只喜欢听老师讲作文课,不喜欢买一些好的阅读书籍,更不喜欢花时间静心阅读

现在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知道作文的重要性,在家长、老师的反复强调之下为了得到高分作文可谓绞尽脑汁。寻找各种补习班,交给各种方法,可惜效果依然不佳。我的学生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常常要求老师上作文课,无非是想多一些投机取巧得到高分的方法。

但是,作文如做人,必得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思,在大量的阅读中,锤炼自己的心性,沉淀自己的思想,陶冶自己的情操,训练自己洞悉事物的能力,表达的能力,思考问题深入、细致、全面的能力。所以,每接受一个新的班级我交给学生的第一件本事就是怎样淘书,每个人要熟知家附近有哪些书店,外出时怎样在地摊上淘到健康,有意义的书籍或者有一些文学色彩的书籍。当然,随着网络的普及,网购书籍成了一部分学生的首选。作为老师我也会不定时的给学生推荐一些书籍,杂志,文章。也专门用时间组织学生互相借阅好书。

每个学期开学,半期考试后例行检查所淘到的书籍。还会写读书笔记和制作读书卡让家长每天签字,设置专门的阅读课等。

二、只顾埋头读书,漠视生活,漠视周围的人,身边发生的事,自然景物的更替,懒于参与,感受,思考

学生的情感状态,对生活的态度也决定着他们的写作状态,现在的中学生,来自学习的压力重,来自生存的压力小,他们参与到生活中,感悟生活,体验情感变化,学习处事方法的机会相对减少。许多孩子是独生子女,一味沉迷网络,父母忙于工作缺乏和孩子情感交流,孩子蜗居城市缺少亲近自然的机会等,不关注生活,不关注外在世界,对生活缺少热情等是造成学生作文视野狭隘,缺乏思想深度,缺乏情感体验的又一大原因。

所以,对学生作一些写作量的规定很有必要。用写作量去促使学生走入生活,有意识的观察,感悟生活,学会思考,学会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去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素材,学会透过现象洞察事物的本质,学会阅读生活这本隐形的大书。学会在和人交往中体会人类各种微妙的情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用自己的心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在逐步感受生活的趣味中热爱生活。那么写作时才不会出现文思枯竭,无从下笔,无物可写,这样的困境。

在练笔方面,除了在阅读后写作读书心得之外,我会规定学生长期写日记、周记和随笔,写作日记的过程就是积累素材和情感体验的过程。好的内容会在课堂上及时展示、表扬。另外,在每两周的大作文的题目设定上,也必定紧扣当下的季节,社会现象等,并贴合学生年龄。一定数量的写作才能促使学生走入生活,走入生活才能热爱生活,再让生活交给他们写作的素材。

三、思维的惰性,导致立意的老调;思想的狭隘,导致立意的偏执;思想的单纯,导致立意的肤浅

作文的立意可以说是一篇优秀作文精髓的集中体现,也是判断一篇作文高下的标准之一。健康,新颖,独到,深刻的立意往往让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但当前学生的习作往往存在要么思想偏执,立意老调,要么浮于表面,刻意做作等现象。

究其原因,初中学生正处在成长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不够成熟,并且还没有养成正确的、积极的思维方式,也缺乏这方面的训练。在认识问题时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体现在作文中便会出现偏执,老调、肤浅、做作等问题。所以“文如其人”这个观点充分表现在作文立意上,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思想的教育是前提。

在作文的立意上我对学生提了一些基本的要求,除了“健康、新颖、独到、深刻”外,还可以借鉴古人的标准,尽量顺应“天道、人心”。

在学生思想的积累上,要求他们除了在阅读中有意识的积累古今中外一些有价值的思想之外,还要与时俱进,多关注当前一些社会现象,积累见解,学会辨别真伪。另外还要多向父母、师长交流自己的看法,及时修正自己思想上的偏差;多和同学交流、讨论、沟通达成共识。

另外,借助课堂教学中阅读课的教学来有意识的训练学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各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如辩证的看待问题,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有发展的眼光等。

让学生先成为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深刻、理性、积极、健康的人。再去要求他写出一篇篇“如其人”的文章。

四、语言言而无味,言而无趣,言而不雅,言而不美,言而不精

经过大量的阅读积累,生活积累和思想积累,学生有了可写的材料,有了想表达的思想见解。但是在作文中常常还存在语言辞不达意,言而无味,言而无趣,言而不雅,言而不精等现象。一篇文章读完之后不流畅,不简洁,没有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对写作语言的训练更是作文训练中的重点和难点。

除了大量阅读培养语感之外,在阅读中还应注意积累好的词句,美的语言,有创意的语言,以及自己喜欢的、有个性、有思想的语言。随时记下在与人交谈中或者聆听各位老师的授课时的一些好的语言,俗语,谚语等。专门准备一个积累本,随时记录,随时记忆,让学生将这些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另外中学生还处在语言贫乏的年龄,积累并背诵大量的名人名言,名家散文,经典诗词。可以让他们写作语言变得精练,优美。我常在课堂拓展时引入许多古典诗词名篇、名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积累一些好的语言。

还可以利用好课前三分钟,每一节课由一位同学推荐一句他喜欢的语言,并给同学们讲讲喜欢它的原因。让学生欣赏美的语言,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当然老师还要运用好课堂阅读教学中一些好的写法,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学生经过语言上的日积月累加上,有乐于创作的热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言中存在的问题。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怎样从源头上解决写作中碰到的问题仅靠一些作文技巧的学习还远远不够,老师学生都必须要付出精力,时间,静心、阅读、观察、深思、训练、投入。一篇好的作文就像一位有内涵而又优雅的君子,文质兼美。

猜你喜欢

书籍学会作文
鲁迅与“书籍代购”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学会分享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