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
2019-01-13罗凡玉
罗凡玉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职业中学,四川 内江 641000)
音乐素养是学生综合素养的组成之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的重点之一,是学生将所学音乐知识成功内化后的表现之一。对于初中音乐教学来讲,教师需对将大量好的音乐作品带给学生,对学生的乐感进行培养和训练,并注意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对音乐进行感知,同时尽可能播放多种类型的音乐作品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赋予学生更强的音乐表现能力,为学生打下理解其他艺术形式的基础。本文就简单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对乐感培养的策略和方法略作谈论。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重要性
乐感的培养是一个极为抽象的过程,但其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实际存在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乐感的培养,不仅可以让学生对音乐有更好的理解,使学生听见音乐就能够做出相应的反应,还能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以保障,对学生的修养起极为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让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若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和训练培养起良好的乐感,其对音乐把握就会保持极好的感觉,能够对音乐作品进行由外及内、从浅到深的感受和理解,并在极短的时间内领悟音乐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内涵,这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若学生获得了乐感的有效培养之后,必定会对音乐作品有极强的鉴赏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对音乐的赏析来获得美的享受,拥有更为丰富的精神生活,并开始具备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来审视生活的能力,将生活中隐藏的美挖掘出来。正是这样,初中音乐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乐感进行培养,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乐感的主要策略
乐感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需找准对学生进行乐感培养的策略,让学生懂得如何去欣赏音乐作品中的美,令学生学会如何去发掘生活中的美,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创造最为纯粹的美,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铺平道路。
(一)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极为重要,有着悠久的历史。就初中音乐教师而言,有必要带领学生了解音乐相关历史的熏陶,向其灌输最为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让学生对音乐知识进行由浅入深的学习,令学生能够获得音乐知识的有效强化。同时,初中音乐教师还需注意找准乐感培养的相关途径,引导学生进行更具针对性和指向性的听觉训练,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用心去感知日常生活的音乐,发现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多形态音乐,令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得以持续培养及迅速提高。另外,初中音乐教师在让学生用心聆听音乐之时,还需要注意让学生进行必要的视唱训练,令学生发展得更为均衡。这样,随着训练按部就班的进行,学生的基本能力得到了极为有效的培养,其音乐感知能力也就随之得到了提高。
(二)音乐素材选用的多样化
音乐的风格和艺术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同时也是极为独特的,从而有很多种音乐素材可供教师选择。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若教师要想让学生的音乐视野变得更为开阔,对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进行更为全面的训练与培养,那就有必要选择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以此来让学生能够更为直接的了解到不同音乐间差异,令学生能够了解到音乐的情感表达的方式和手法随音乐类型的不同而不同。这样,学生的审美标准才能确立起来,为后续学生乐感进一步培养奠定基础。
(三)学生音乐想象力的培养
音乐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表现张力,是一种源自于生活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是极具表现力和表现张力的,而表现力和表现张力主要通过节奏、旋律和内涵情感来得到展现,优美的音乐节奏、动听的音乐旋律、饱满的情感内涵,这些都是能够体现音乐表现力和表现张力的。因此,初中音乐教师需对音乐作品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细致的掌握,运用音乐作品所特有的表现力和表现张力,使音乐作品得到更为形象具体的展示。这样,初中音乐教学的丰富内容将会成为学生想象力培养和提高的强大助力,为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创造无限的可能。
(四)重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音乐素养是综合素养的一部分,随着学生音乐素养的不断提高,其综合素养也将获得同步提高。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予以足够的重视,引导和鼓励学生将学习拓展在日常生活中来,参加与音乐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或是让学生去观看一场心仪已久的音乐会;或是让学生学习一种比较感兴趣的乐器;或是用心去聆听生活中的音乐。同时,初中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让学生将自己代入音乐作品的感知,令学生能够将自己当做是音乐的主角,充分运用已掌握知识来分析所表现出的音乐,使学生能够开始独立创作出新的音乐,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感受、想象予以积极表达。例如,初中音乐教师在让学生进行演唱表现时,应使学生展现出足够的音乐表现能力,并保证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得以持续的提高,这样乐感培养才会变得更为有效。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乐感培养成效的评价
对学生乐感的培养的效果到底如何?这是必须关注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对乐感培养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把控,找准时机评价乐感培养的成效,若乐感培养的成效不错,那么就继续维持原有的教学节奏,仅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做出微调即可;若乐感培养的成效不太理想,那么就需要对教学进行反思,找到问题出在哪儿,再来对教学进行针对性调整。这样,初中音乐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得以保障,乐感的培养才会进行得更为顺利。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需对学生予以积极引导,让学生从生活中感知音乐,再辅以多种类型的音乐作品,对学生的想象力和表现力予以重点培养,令学生具备更为多样化的音乐感知能力,使学生能够凭乐感来进行音乐内涵的赏析和领悟。此时,音乐将会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精神生活,令学生开始懂得从音乐艺术的视角来发现生活中的美、感悟生活中的美、享受生活中的美,这样学生的艺术素养才会随乐感培养的持续进行而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