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主≠放任
——孩子撒谎了怎么办?

2019-01-13林萍

魅力中国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晴事情民主

林萍

(平阳县机关幼儿园,浙江 平阳 325400)

一、案例描述

大班户外活动时,小晴突然大声哭泣,旁边的小朋友纷纷告状,是小伊咬了小晴。老师问小伊是不是她咬了小晴,小伊点头承认。老师询问理由,小伊委屈地说,小晴叫其他小朋友都听小晴的指挥,听小晴的话,她很生气,于是就咬了小晴。在以往的自主活动中,这个指挥者、领导者的角色通常都是由小伊扮演的。老师了解原因后,严肃的对小伊进行了教育。离园时,老师将今天两个孩子之间发生的事情告知了两个小朋友的家长。小晴的妈妈大度的对小伊妈妈说孩子之间玩闹正常,没关系。小伊妈妈则温柔、耐心地对小伊进行了教育。

第二日来园时,小晴的妈妈告诉老师,昨日临睡前,小晴告诉妈妈小伊除了咬她还将地上的草拔起直接塞她嘴里。小晴妈妈希望老师能和小伊以及小伊的家长再沟通,对小伊出现的问题能引起重视,以及能寻求一个好方法解决小伊的这一个教育问题。等小晴妈妈离开小伊来园后,老师再次向两个孩子了解事情始末。小晴看看小伊说自己不敢说,小伊看了看老师,没有对事情做其他的解释,点头承认小晴妈妈说的是事实。离园时间,老师单独留下小伊妈妈,非常严肃且郑重地向小伊妈妈讲述小伊做过的事情,希望小伊家长能重视这个问题,小伊妈妈表示自己相当震惊,表示回家后会和小伊好好沟通,对她进行教育。

第二天,小伊妈妈却找到老师,告诉老师,昨天回家后小伊妈妈询问小伊对小晴做这件事情的理由,小伊说是她们当时是在玩游戏,她以为小晴生病变坏了,所以她把地上的草当解药,塞到小晴嘴里是想给小晴治病。老师当时就把小伊叫到身边,问小伊是这样吗?小伊说是。老师又问,如果其他小朋友以这样的理由把草塞她嘴里,她愿意吗?小伊说不愿意。老师再问她,为什么这么对待小晴,小伊默默不说话。最后,这件事情被小伊妈妈轻拿轻放,轻声细语间温柔带过。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中的小伊其实是一个非常强势的女孩子,喜欢小朋友听她的话,如果有小朋友不听她的话,她就会让其他的小朋友不要和这个小朋友玩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因为小伊霸道的性格的关系,经常会有小朋友向老师告状,每一次老师对小伊进行教育时,小伊总会给自己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推卸责任。像案例中的类似事件,在以往的日常活动中也发生过,但是情节较轻,老师们也都和小伊家长沟通过,希望他们配合老师的工作,对小伊的行为进行约束或者改正。小伊的父母都是教育行业工作者,温文尔雅,遇事讲道理,对孩子实行民主教育,从没见过他们发脾气,性格非常好。每一次,老师和小伊家长沟通过后,小伊的家长都会轻声、温柔地和小伊讲道理,然后听小伊给他们的理由,再无条件的信任自己的孩子跟老师解释他们的孩子并没有真正做错,只是大家误会了孩子的一些行为而已。

老师向小伊家长详细询问了他们家的教育理念,小伊家长表示在家里他们对小伊实行的是民主式的教育。不管孩子出现任何问题,他们会第一时间询问孩子理由,并相信孩子。从不会大声严厉批评孩子,永远都是耐心和孩子讲道理。

在我们的教育理念里,民主式教育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理念。它虽然也会对孩子严格要求,但是却不会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遇到需要抉择的事情,它会跟孩子沟通商议,而不会自作主张;答应孩子的事情会做到,不让孩子失望;让孩子感受到成人对他们的尊重,让孩子能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实行这种教育的家长会用自己的思想行为来影响孩子,引导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亲密而平等的。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会形成自信乐观、诚实善良、独立性强等良好的性格。

可是在小伊家里的“民主”,老师看到的是一个有溺爱倾向的“民主”。在他们家的“民主”里,一味的信任孩子,从不追究孩子是否撒谎,他们相信的是这么小孩子诚实不会撒谎,结果养成了孩子性格霸道,喜欢给自己找理由、找借口推卸责任,并且这样的行为还被家长保护着、包容着,甚至是纵容着。

其实,3-6岁孩子撒谎很常见,通常情况下孩子撒谎分为无意撒谎与有意撒谎。无意撒谎即区分不出现实和想象而说的谎,通常这种情况是由于孩子心理年龄小,出现的记忆混乱。有意撒谎是孩子为了推卸责任而说的谎或者为了得到某些奖励而说的谎。案例中的小伊明显是属于为了推卸责任而做的有意撒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做法:

1.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撒谎的背后原因。

没有孩子天生喜欢撒谎,那孩子为什么会撒谎,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坐下来,尊重孩子,平等地和孩子进行交流,找出孩子撒谎的背后原因。

2.让孩子知道撒谎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当孩子的撒谎行为伤害到其他孩子或者造成了某些不良后果的时候,我们必须要让撒谎的孩子知道,并且让他认识到他所造成的伤害。让他在以后想要撒谎的时候能有多一丝顾虑。

3.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当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造成了某些伤害的时候,要引导孩子对事件本身去做分析。让他们知道自己究竟哪里做的不对,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又是不可以做的。

4.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还需要引导孩子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对小朋友造成了伤害,我们就要真诚的对小朋友道歉,并努力寻找一个好办法去得到别人的谅解,重新获得别人的友谊;对某些事物造成了伤害,我们就要去努力修复物品,或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弥补自己的过失。

在整个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避免让孩子感到畏惧而产生心理压力从而不敢说真话。对孩子的撒谎行为表示理解,当孩子说了真话的时候要以积极的态度肯定他的行为。然后引导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良好的行为、道德模范,让孩子在点点滴滴中感受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

孩子撒谎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选择了一个不恰当的教育方法,从而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让我们关注孩子的每一次成长,关注孩子的生活点滴。

猜你喜欢

小晴事情民主
母亲节奇遇记
学句子画四季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勤奋的蜗牛
“大吃一井”的阿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把事情写具体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