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指导学生的阅读积累

2019-01-13唐华英

魅力中国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内化古诗课外

唐华英

(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悦中完全小学校,四川 南充 638150)

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出了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广撷博采课外语言

要真正使学生“开卷有益”,教师必须加强指导,发挥主导作用。我主要从以下四方面指导学生阅读。

(一)有选择地阅读。在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今天,市场上关于孩子作文的书浩如烟海。而小学生的鉴别能力不高,他们不懂得选择什么样的读物。所以我注重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看一些任凭时间磨洗仍然光辉夺目的书。如思想性较强的《稻草人》、《草房子》等;知识丰富的《海底世界》、《十万个为什么》等;趣味性强的《格林童话》、《淘气包马小跳》等。中、高年级学生可读《水浒传》等名著,从而开阔眼界,积累丰富的优秀语言。

(二)多形式地阅读。读书的形式很多,如粗读、略读、泛读、跳读、精读等,运用什么形式阅读,要求学生根据需要及读物内容作出选择。因此,我在语文课上开设了关于如何恰当地选择阅读方式的讲座,指导学生掌握方法,提高阅读的效率。

(三)抓住时机阅读。我经常结合课内阅读,使课外阅读成为它的延伸、拓宽和深化。例如学了古诗《赠汪伦》这首诗后,让学生课后阅读一些送别友人的诗句,学了《桂林山水》,让学生阅读一些游记类文章,学了《月光曲》,让学生阅读几篇反映事物与联想相互关系的文章。学生的阅读兴趣由课内迁移到课外,效果颇佳。

(四)动笔墨阅读。我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圈、划、点、批、摘、记,将书中优秀的语言以一定形式记录下来并分类编目,形成体系。每个学生每学年准备一本摘录本,具体内容分“写景状物”、“写人叙事”、“生活常识”、“名言诗句”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内又分几个子项。例如,“写景状物”分“植物、动物、静物、自然现象”。这样,新知识归属容易,寻找使用极为方便。

二、内化吸收课外语言

博览群书,广泛地积累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这种语言不被加以消化,吸收、转化,那只能是消极语言。只有教师指导学生把这些语言内化,成为积极语言,学生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因此,我注意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品味,在理解的基础上内化。

(一)读。朗读、背诵是学生理解、内化语言的有效手段。所以,我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对一些精彩片断,优美词句加强朗读和背诵。为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我组织竞赛,开展评比,在语文课的开头增加“一分钟名句推荐”的内容。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语言仓库日臻丰富。

(二)比。“比”即是比较。比较是引导学生理解、欣赏语言文字的有效方法,让学生经常自觉地、有目的地调换、改变原文中的字词或层次段落的顺序位置,经过比较,理解体味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如学习古诗《泊船瓜洲》时,用换词比较来体会“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的生动,贴切。

(三)联。理解语言还必须联系生活。我让学生养成时时、处处留意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物的习惯。这不仅使学生积累许多鲜活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许多鲜明、美好的印象,为理解语言提供感性的准备。如学生亲自闻过桂花的香味,一定能体会出“桂子花开,十里飘香”一句中夸张手法的贴切,而不会套用“清香淡雅”之词了。

(四)议。“议”即议论,这是一个思辨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交流阅读的体会;一是解答疑难。为此,每学期,我都组织学生开几次全班或小组的读书交流会,推荐优美语句,或谈阅读的体会。

三、加工创新课外语言

大量积累,充分理解优美语言的目的在于运用。由于积累的优美语言都是依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如果把它抽出,放入另一语境往往是平摆浮搁。所以,我结合阅读教学,教给学生几种加工创新课外语言的方法,让学生在写作时灵活应用。

(一)移植。就是从积累的语言中,选择符合自己写作要求的字、词、句,移植到作文中来。如我班的徐治是个“历史书迷”,他看了《三国演义》等书后,在作文中时常引用其中的一些典故,恰到好处。他在《下棋》中有这样一个片断:我看弟弟那得意样,不由地窃喜:我这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呆会儿,看你还笑得出来。……看着弟弟那疑惑样,不由地笑道,“你不识我的‘锦囊妙计’,只好‘大意失荆州了’。”

(二)改写。如果把积累的语言,根据真实情况,改动部分文字,就能转化运用到作文中,给人以“水到渠成”的感觉。如学了《早春》这首古诗后,再让学生课外阅读白居易写早春景色的古诗《钱塘湖春行》。有一学生在写《春在街心公园》时,把其中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就改成“最爱此中行不足,绿柳阴里公园堤”。

(三)摹仿。小学生的写作经验还不丰富,缺乏创造力,所以让学生从摹仿中开始起步,临摹一些文章的谋局布篇,遣词造句,片断描写等对习作很有帮助。如学了《田园诗情》后,让学生课外阅读《小楼风景》,许多学生在随后写的作文《我的家乡美》中,运用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多读,在读的过程中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主要途径。由于我在教学中注意课外阅读和积累,积极进行语言的转化、内化训练,我所执教班级的学生课外阅读兴致浓厚,作文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一扫作文语言贫乏、生搬硬套及抄袭的现象。我深信,只有持之以恒,下实功夫,一定会让同学们在“阅读积累”上做出大文章。

猜你喜欢

内化古诗课外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品读古诗
转动小脑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