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事业单位改制调整面临的人力资源风险管理问题探析
2019-01-13马素娣
马素娣
(山西省煤炭地质局职工培训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
尽管经济一体化正在加速,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因此变的越来越复杂,但如果能对风险的种类进行清醒的识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价,即针对风险的种类、风险损失的大小和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风险管理就能使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运行的更好,因此将人力资源管理与风险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应是现代企业和事业单位都应该重视的课题,尤其是在事业单位的改制过程中,面临着人员流动变化,甚至流失的可能性。本文针对问题提出的建议能够让人力资源管理者认识到企事业单位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瓶颈,因此该法适于在企事业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中应用。
一、企事业人力资源面临的风险
(一)人力资源流失的风险
当今的社会人才流动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作为企业骨干的高知人员流动性强,使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最大不确定性因素。事业单位也是如此,在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一些中坚力量的变化或将成为单位发展的一种瓶颈,人员流失也容易成为一种人才断档和浪费。现在有能力的人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工作,以找到能够充分发挥自身能力的最佳点。近年来,随着加入世贸与进一步扩大开放,大批跨国公司来华投资,从国企挖走了大量人才;一些企业的科技人员纷纷带走技术与商业秘密,另立炉灶,造成对原企业的损害。因人才流失而导致的企业知识产权、商业秘密与信息溢漏加重。目前,很多企业都有“有本事的人留不住”的现象,人员频繁“跳槽”已成为令企业头痛的一件事。事业单位因为人员调整的不确定性,也容易造成人浮于事或者工作积极性降低,效率低下,并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二)管理体系不健全
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风险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企业内部容易发生权利滥用、管理监控形同虚设、企业制度变迁等问题,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变更,人才资源管理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因素,任何环境的改变都容易对人才产生改变,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生动荡。而企业人力资源风险会随着社会人文大环境、政治制度、法律环境、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影响,都加大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制约着企业经营预设项目目标的实现,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的波动已经地区经济政策也会造成企业人才流失,人员组织振动随之产生。企业工作人员的行为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制约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
事业单位的改制是近年来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改革的过程中,存在着人员调整,当调整不到位的时候,容易造成人心惶惶不能安心工作,甚至技能不对称,人员安置出现偏差,降低了工作效率和干事立业的激励作用。
(三)缺乏明确的发展战略目标,法律意识不足
有的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没有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忽略企业长期发展,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缺乏有效规划,由于相关制度不健全,在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先违背法律法规的情况现象,增加了风险。这一点,事业单位也是同样的道理。我国《劳动法》的制定对企业和员工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可是在实际执行中,却由于法律意识不强,没有充分的运用法律来维护合法权益。有的企业与员工没有按照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在离职的时候,得不到到应有的赔偿;还有一些员工会违反保密协议的规定,给企业带来损失。
二、对人力资源风险的防范
(一)管理者要树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企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要将人力资源部门建设为既是人事行政管理的办事机构,又是领导班子实施人才战略的参谋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传统的主要从事人事行政管理和事务工作中走出来,将人力资源能力的开发与广纳人才放在战略的位置,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改变传统把任用人才作为最高领导层的个人行为,通过建立和完善组织制度,保证人才脱颖而出,并形成长效机制。
(二)通过建立工作团队进行合理分权
要深入研究运用技术小组或者团队的重要形式,不能让某一位重要员工在比较长的时间段中拥有或者控制本单位重要技术与权利,注重于对技术人员进行彼此的协调。事业单位也有核心机密技术和管理范畴,同样具备人脉资源,如果常年由单一的人员来管理,也容易出现纰漏。需要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确保核心机密的安全性。
(三)发展信息技术是提高人力资本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企事业单位可以建立内部网络,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使得单位内部沟通方便。通过OA系统进行信息化搭建,并且要让员工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利益与单位利益之间的关系,增强凝聚力,提升管理效益。事业单位的改制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大量人员的更迭和重新组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有统筹的计划和谋划,这样对于单位之间的合并重组具有前瞻性,并能给单位带来明确的引领作用。
结束语:
总的来说,企事业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和单位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建设,也决定了一个单位的长远发展谋划。因此,要针对企事业人力资源存在风险开展工作。企事业管理者应该通过更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来避免人力资源管理中主观方面的风险,通过更细致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减少其工作中的漏洞,最后通过更系统化的信息收集和整理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具体制度。只有充分了解人力资源风险发生的原因,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开展工作,才能够促进企事业单位健康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