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
2019-01-13赵娅
赵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阿克苏市第八小学,新疆 阿克苏 843000)
时代的进步,学校所处环境的不同,改变课堂的教学方法也势在必行。而小学也恰是学生形成数学思维的关键时刻,所以尤为重要。在这个时期,由于年龄的缘故,小学生的好奇心重,思维比较发散,而且每个学生思想也各为不同,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寻求多样化的解决方法,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多角度解决和处理数学问题,培养他们逻辑思维。
一、小学数学教育解决方法多样化的意义
数学教育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不仅体现在应试教育的成绩上,也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小学数学没有比较大的难度,但对于这个年龄层的小学生来说,不具备像成年人一样解决问题的耐心。同时,单一的解决方法不仅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让学生丧失了体会学习数学中的浓厚兴趣。通过数学教学过程中解决方法多元化的研究,使学生具备发散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以及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遇到数学问题之后能够找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举一反三,进而解决问题,找到答案。
二、当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问题分析和实施现状
(一)缺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
目前的小学课堂经常忽略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和调动。兴趣是学习的根本,也是学习的源泉。小学数学知识难度并不大,但是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特点,小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换句话说,小学的10 以内的加减法,如果只是单纯地让他们记数字,他们就会印象寡淡,很难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若换种方法,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用一些媒介让他们自己实验并得出结果,不仅能调动他们的兴趣,还能使得他们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育内容和现实生活差距太远
课改要求要求小学教育的内容更注重实用性,在数学教育中尤其重要。传统教育方法是要求学生依据公式算出结果,现在更应该重视让小学生把内容应用到现实生活里。目前大部分小学数学教育都与生活不能相连,导致教育内容和现实生活的严重脱节。
三、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性
(一)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浓厚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对于数学的初印象,应该是数字和公式这些比较抽象的方面,所以,促使学生主动了解数学的魅力,使他们产生兴趣,从而主动积极地去学习数学,是教师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学生这个群体又比较在意他人对他们的评价,针对这一特性,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可以使他们产生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投入到跟同学的这种互动学习中,并且一起得到回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创造出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技巧,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愿。这样一方面能使学生更加自信,积极主动的去独立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使课堂更加生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性地解决每名学生遇到的问题。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长处,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解决事情的方法,并尊重每名学生,关爱每一名学生,同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因为教师培养学生用多样化的方法解题其实质就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体验
老师要结合数学知识点来选择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来教学,加强学生的体验,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探究和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举个例子来说,在学习“不规则石块”的计算时,就可以让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教师要提前准备实验课用的不规则石块、水、玻璃容器和量尺,在学生动手实验的时候,有的学生先把不规则石块放在玻璃容器之后再倒水,也有的同学先把玻璃容器里倒好水再把不规则石块放进去,运用这两种方式都可以计算出不规则石块的体积的。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对实验很有兴趣,就会积极地去进行实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也培养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四、总结
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是目前教学中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成长的教学方法之一。总而言之,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就是充分挖掘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同时也是对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基础上的进步和提升,多样化的解题方案,开拓思维创新精神,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这对于思维最为活跃的小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探索精神的人才,小学生通过对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性练习,正能够提高这种能力,而老师在教学当面也应有所注重,培养一下这方面的能力,为我国高素质教育输送高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