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之校本教材的编撰及实施

2019-01-13刘江红

魅力中国 2019年1期
关键词:国学校本中华

刘江红

(三门峡市陕州区中等专业学校,河南 三门峡 472000)

立身处世,道德为先,孝悌忠信,笃信忠厚,这是做人的根基。国学经典是中华五千年民族精神文明的积淀结晶,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由于中职学生缺乏团结奋进、仁爱孝悌、勤俭朴实、互助互爱的优良传统美德,加强对中职生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势在必行。以诵读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为载体,加强中职生的文化底蕴、道德修养,提高中职生的道德水平与文化修养,让学生从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吸取精神食粮,以拓展中职生的视野、启迪心智、陶冶品行、加强修养,达到终身受益之功效。

一、编撰校本教材的目的和意义

校本教材是以学校为阵地,以学生为对象,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利用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课程资源,开发出对学生、学校、社会有积极促进作用的课程。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重点是探索出传承经典与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掌握校本课程内涵,突出学校特色。最终能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使学生学习之后铭记传统美德,身体力行传承美德。

二、编撰校本教材要解决的问题和遵循的原则

1、精选精读、取其精华的原则。教材内容适应新时期的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需要,从经典中甄选优秀的让学生喜欢读、容易读的经典著作,取其精华,除其糟粕,不全盘照搬。

2、勤于积累、学以致用的原则。教材内容要选择读来朗朗上口有启迪心智的励志作品,注重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校内积累与校外运用相结合,使国学成为学生真正的精神食粮。

3、适用和实用相结合的原则。校本教材要着重选择适合中职生学习和诵读的国学经典名篇,结合学生实际和学校教育现状,收集整理适用实用的经典国学,通过全面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以达到传承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其人格修养的目的。

三、校本教材内容界定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教师要合理利用好校本教材,在中职生中开展丰富的诵读经典、书写经典、试讲经典活动,用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他们的成才之路。我们精心编辑印制了校本教材《走进国学诵经典》,真正实施“国学经典进校园、进课堂”这一核心任务。

本教材主要以国学经典著作来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为宗旨,重点甄选《论语》(节选)、《老子》(节选)、《孟子》(节选)、《诗经》(节选)、《大学》、《中庸》、《尚书》等经典著作;选用《弟子规》、《三字经》、《孝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等承载经典的思想文化著作;选取初高中要求必背的唐诗、宋词等经典古诗词和元明清古典名著;选择现当代优秀散文名篇、现当代优秀诗歌、励志名言警句、成语典故及成语故事等等内容。

四、实施校本教材的有效途径

(一)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教材培训

校本教材是传统文化教育的总纲,有了纲目,实施起来就有章可循,有目可依。加强校本课程培训,学校要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教师进行各种模式的培训,定期聘请知名学者、国学大师对教师进行校本教材培训,使教师首先走近经典、诵读经典,具备良好的阅读素养,让授课教师做到有的放矢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开展教师读书活动,成立教师读书沙龙,通过自己阅读、交流读书体会、读书报告会、读书演讲会等形式,大力提倡教师在学生中积极开展阅读节活动。

(二)把学习校本教材列入教学计划

学校教务处在制定教学任务时把传统文化教育和学习国学经典融入学校教学的全过程,政教处也把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纳入学生日常教育的全过程,真正让传统文化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将经典学习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每周开展经典诵读和经典讲解不少于2课时,每学期要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考试,对教师进行整体考核并计入考核成绩。

(三)以语文教师为主导,深入学习校本教材

中职生缺乏文化积淀,文化底蕴困乏,对传统文化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培养学生兴趣最好的教师是语文教师,帮助学生提高文化底蕴最好的教材就是国学经典校本教材。语文教师担任国学教育和校本教材实施的主导者,初步探索出比较切实可行的校本教材经典诵读课堂教学模式,认真编写校本教材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国学经典课堂教学,为学生进行国学知识讲解和诵读指导,指导学生诵读经典,读准字音,断句准确,要感情饱满、气势恢宏。

(四)举行丰富多彩的诵读校本教材活动

学校定期开展各种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各个班级针对自己实际情况,采用晨读、集体诵读、小组赛读、优生领读、人人背读、班班赛读等丰富多彩的诵读比赛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校本教材培训和国学经典教育,并将经典诵读活动纳入班级评估体系。每月在全校范围内举办一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吟诵中华传统经典作品,引导全校青年学生认知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

(五)组织社团活动完成校本教材系列内容的学习

社团活动是中职学校的一大亮点,为了进一步把传统文化国学经典学习落到实处,学校开设了形式多样、内容繁多的传统文化社团,并列出每周四下午两节课为学生社团时间,学生可根据兴趣自主选择社团,主要开设的国学经典社团有国学经典朗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故事、中华优秀文化演讲、近现代优秀散文朗读、唐宋诗词听写、成语接龙和汉字听写、中华优秀传统礼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短剧等九个,以校本教材内容为核心,以河南省举办的传统文化大赛要求为标准,通过诵读经典、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读写,培养中职学生的诵读兴趣,掌握诵读技巧,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语言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

当今时代,民族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中职生作为我国未来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性人才的重要来源,对中职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中职学校教育,使中职生成为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人才。编撰校本教材,让传统文化真正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深入人心。让中职生进一步通过学习和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领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提高其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国学校本中华
“垂”改成“掉”,好不好?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