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培养初中生英语阅读思维品质的体裁定位策略
2019-01-13刘洋
刘洋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一、初中生英语阅读理解现状
阅读是学生、作者、语篇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作者的思想通过语言符号传达给读者,读者则对一连串的符号进行信息处理,加以理解接受。”(朱纯,2012)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定位阅读信息过程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语篇信息获取能力差
不少学生读完一篇文章后发现自己完全没读懂。主要原因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没有建立语篇基本框架的意识,忽视体裁固有的形式图示和可能的内容图示等语篇知识。”(李福庆,2017)
(二)语篇理解缺乏整体性
学生对整篇文章缺乏整体概念,获取的信息支离破碎,或者仅为表面信息,无法建构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三)汉语思维模式为主
英语思维模式决定了英语语篇思维的基本特征,也就是说英语语篇解读应该遵循英语语篇思维形式,思维方式和思维程序。学生们更多运用汉语思维模式来分析英语语篇,因此造成信息定位毫无章法。
二、初中课本语篇的体裁结构
初中课本中的语篇体裁类型以应用文结构、记叙结构、说明结构、议论结构为主。语篇呈现方式“以英语为主要语言的西方国家和汉语国家人们的协作方式分别为直线型和螺旋型”(Kaplan,1966)。直线型是指语篇开始时即提出观点,然后展开叙述;螺旋形协作方式实现不明确观点,而是逐渐引出主题。
初中阅读主要体裁的基本结构如下:记叙结构的语篇通过标题折射主题,首段交代背景,尾段总结主题,揭示寓意,表明作者态度。对议论结构的语篇来说,写作模式采用频率最高的是“现象---解释”型,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说明结构的语篇首段说明问题或焦点,篇中比较、对比、列举、分类、定义和分析问题或焦点,尾段客观评价或从他人的看法佐证要说明的问题或焦点、发展趋势。也有些语篇综合使用不同体裁特征的现象,但有效的语篇都具有自身的特点,段落之间必然有一定联系,需要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认真品读。
三、培养初中生英语阅读思维品质的体裁定位策略
(一)定位体裁结构,提炼语篇主旨,构建语篇结构
文章的体裁结构给读者提供阅读前必备的基本心理预期,在阅读过程中构建新的形式图示,填补内容图示。
(二)定位体裁结构,推测语篇内容,获取重点信息
推测是学生根据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得出新概念的思维形式。清楚定位语篇体裁结构,能够使学生的推测更加有理有据。
学生们之所以无法准确定位重点信息,主要原因是他们对于重点信息习位置以及有可能是重点信息的内容毫无预知,因此操作起来没有抓手。定位体裁结构之后,明显避免了这样的问题。阅读教学过程始终围绕主题,学生在预测、分析、推测、概念建构、迅速掌握重点信息的过程中挖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也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意识。
(三)定位体裁结构,引导学生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曾给教师建议:“你要尽量使学生看到,感受到,触摸到他们不懂得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质疑是对语篇信息的分析和评价,属于高阶思维范畴。紧随质疑之后的必然是答疑解惑,这是学生提高思维品质的最佳途径。
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这是一篇议论结构的语篇。“英语语篇的结尾很少明确的给出主观结论,而是通过语篇中的事实和数据让读者自然而谈的得出结论”(连淑能,2010)这是英语课惯性思维的具体体现。
师生共同分析语篇体裁结构,归纳观点信息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各自的观点进行客观评价,提出自己的想法。多数同学表态要做一名独立自主的中学生,并对自己目前的行为表现进行了反思。而且,在分析语篇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作者支撑观点的例证也提出了质疑。(语篇内容:Could we just let them do their job as students? They should spend their time on schoolwork in order to get good grades and get into a good university)学生们并不认为学生的工作就是学习,不想成为学习机器,他们认为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当代学生的使命。
质疑是批判的地起点,教师应该带领学生深入思考并探究文本语言的内在逻辑,启发学生合理质疑,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意识,在习得语言知识、强化语言能力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
四、总结
了解英语思维模式的具体特征有助于学生正确构建和结构英语语篇。定位语篇体裁结构正是在英语思维模式指导下进行阅读理解。定位语篇体裁结构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构建语篇图示结构,在大脑中形象呈现文本关键词,梳理关键词之间的层级关系,形成概念构建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高级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