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研究
2019-01-13唐雯雯
唐雯雯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安县供电公司,河南 新安 471800)
引言
互联网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使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得到了广泛利用,在保证效率的同时,效益也得到了很大提高。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依然含有诸多问题,为了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效率最大化,需将其含有的问题切实的优化,如此才能保证我国公众对电力的实际需求得到满足。本文主要研究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方式,具体如下。
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技术装备配置方案和系统功能规划是电力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从运行需要、基础条件、电力系统特点的角度出发,根据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调度职责分工和调度管理体制而提出的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的电力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复杂,是由人机联系系统、计算机系统、远动系统三类系统组成,是集安全分析、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经济调度控制(EDC) 和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为一体的自动化系统设备。并且对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而言,它是通过分层方法进行系统的控制,这种明确分工的方式,使变电运行效率大幅度提高,也增加的运行的安全性。
二、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
(一)电力调度自动化控制系统super2000的应用
此种电力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具体应用就是在电力系统运行时对其进行数据采集,然后再通过各分布点的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且根据这些数据分配所要负责的工作,在super2000技术下,电力系统会非常流畅的运行,在运行过程中很少出现事故,而且它的通用性比较广泛适应能力比较强,会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更安全,因此在电力系统应用中十分受欢迎。
(二)能量管理系统SD-6000的应用
该种系统的应用好处就是它具有很强的实时性以及开放性,这种系统的运行主要用系统中的卫星参与进行实时检测,从而保证运行的时效性。除此之外,人还可以与系统进行互动,以便实现对系统的控制,另外,此系统的其他几个功能也能够帮助电力系统更好的工作更好的运行,目前此种能量管理系统多应用于各个城市。
(三)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D5000的应用
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为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D5000系统,配置实时监控与分析、调度计划、调度管理及省地一体化、地县一体化系统应用功能,横向上,通过统一的基础平台实现三类应用的一体化运行;纵向上,通过基础平台实现省、地、县调系统一体化运行和电网模型、参数、画面的源端维护、全网共享。这是目前为适应“大运行”体系建设并全国推广使用的新型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
三、电力调度自动化优化方式
(一)优化网络框架
目前我国的电网中工作站有两种,分别为移动工作站和远程工作站。两种工作站的网络框架存在细微差别。在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下,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需要先进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作为支撑,并且配以人机系统,最终来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监控、控制功能。对于移动工作站,它作为调度系统的移动终端,是工作人员采集信息数据、监测信息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性的重要工具。对于远程工作站,则要根据不同工作站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设置工作站的网络框架。
(二)优化网络结构
良好的网络结构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顺利运行的关键。因为远程工作站中是用自身的设备进行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这就需要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去保证信息数据传输的准确性。相对于移动工作站而言,远程工作站可靠性略强,所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架构远程工作站,保证数据在检测和传输的过程中保持原有信息的准确性。为了提高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还可以引进RTU接口(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装置)对不同工业设备和现场信号进行监控方便查看整个电力网络的运行情况,实现网络结构的优化。
(三)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增强技术培训,加强调度人员的综合素养。由于新设备、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使用,电网的水平越来越高,对调动员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存在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调动人员需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加强业务能力,以做好本职工作。培训工作需以实用为主,重视岗位练兵与技术培训。比如某S公司,调动员在岗位培训的前提下,再送至仿真机培训,让其满足三熟三能具体要求。所谓三熟指的是熟知系统工作原理、继电保护方案;熟知该地区电网的系统图、设备的工作原理;熟知该地区电网运行状态与事故处理方法等。
四、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的发展趋势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因为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涌入人类生活,成为电力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它的安全性可靠性备受关注。在了解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优化思路后,我们将分析一下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控制技术逐渐倾向于控制策略,并且其智能优势将更加明显、分布区域日益均衡、适应性不断加强。电力调度系统将会借助新技术实现综合高效控制和多级机型问题的处理,也将会从稳态检测过渡到全面的动态检测。除此之外,配电自动市场也将会迎来用户电力技术和载波技术的应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公众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多,电网自动化技术与产品不断创新与优化,所利用的设计成本逐渐减少,但劳动力成本却逐渐升高,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配置,能够保证供电稳定性,加强工作效率,提高企业收益,大大提高了实效性。基于此,相关人员加强电力调度自动化应用与优化方式研究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