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核心素养

2019-01-13叶桂兰

魅力中国 2019年30期
关键词:理性科学生命

叶桂兰

(安溪县东方中学,福建 泉州 362411)

一、转变教育理念,重拾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一般是指人们对生命的总的认识或看法,不仅包括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还包括了人们对生命价值的判定。,近几年“生命教育”之所以热起来,是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弊端实在太严重,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压抑了儿童的发展。学生为考试而学习,不是为发展而学习,每天十几个小时埋头于沉重 的作业负担之中,身体健康受到伤害,思想品质得不到提高,学生的生命受到摧残。现在正要再一次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 所以有识之士发出“生命教育”的呼声,是很自然的事。

生物学科是学生获得生命观念的主要学校教育方式。比如,在学习“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时,让学生调查身边人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同时还收集有关青少年营养方面调查的数据,小组讨论、分析,找出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在生活中调整自己的日常饮食,吃出健康,吃出活力!在学习“生殖”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借助信息技术以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引导他们积极讨论生命,体会生命多彩奇妙,体验生命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和追寻生命的意义。

二、逻辑思考,理性思维

理性是基于逻辑的和推理的加工过程,即理性是逻辑指引下的思考。理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级的认知加工方式,甚至比智力或其他认知能力更能影响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的结果,包括学业成就、决策的满意度、心理健康,甚至违规或道德行为等。通过生物科学的学习,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是生物学科的基本任务。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在争论中发展自己的“理性思维”;以逻辑为指引进行实验设计和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理性思维”;在课后习题中设置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练习中在培养自己的“理性思维”。比如:在学习“性别决定”前,先让学生就旧观念“性别主要由女方决定的”这一观点进行讨论;课堂上通过遗传图解分析,推翻旧观念;课后再讨论一下”男女比例失衡可能引发的社会问题”,这样学生对“性别决定”就有一个比较理性的认识。又比如转基因问题、克隆问题,我们都应该有一个理性的认识,既不能把它当作洪水猛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毫无控制,全盘接受,而科学论证,合理利用。

三、尊重事实,科学探究

科学探究指的是学生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科学探究是研究方法,也是教学方法,更是学习方法。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思考,像科学家那样探究。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时:首先从柳苗生长之谜说起,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探究历程的艰辛,以及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探究热情并为此付出的的不懈努力。从而培养中学生的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为将来的学习创新奠定基础;然后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循着科学家的脚步,再现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渗透家国情怀,体现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具体是指个人或组织对他人和社会应该承担的任务、职责和使命,是为了他人的幸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个人或组织应尽的责任。教师应当在生物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引导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实际,关心社会问题,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在讲到粮食问题时,我们不得不要提到一个人--袁隆平,了解他的科研成果,理解这些成果在世界粮食问题方面所做处的贡献,体会他那强大的社会责任。在《健康地生活》这章中渗透着学会个人健康生活,关注他人健康,宣传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关爱艾滋病病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收集一些古往今来的事例,比如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屠呦呦与青蒿素等,通过对这些先进事例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形成关心社会、关心环境、关心人类等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育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超越自我的重要途径。新形势,需要新人才。教育部已经就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科优势,让学生成为一个珍爱生命、理性思维、能科学探究,具有社会责任的接班人。

猜你喜欢

理性科学生命
“双减”的路向反思与理性审视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科学拔牙
理性的回归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