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接触环境下我国维吾尔语新词与原有词比较及其文化内涵

2019-01-12高嘉俊柔鲜古丽赛迪艾合麦提

魅力中国 2019年49期
关键词:借词维吾尔语新词

高嘉俊 柔鲜古丽.赛迪艾合麦提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

社会的飞速发展就像是催化剂,不断催生出新事物、新技术、新思想、新观念。语言是现实社会的镜子,使用相应语言的社会的种种变化,反映在语言里则表现为新词汇的不断产生,而且在优胜劣汰的法则中,新词汇不断替换着旧有词汇。新旧词语之间的关系,映射着社会的“审视”与“预判”过程,审视中,难以延续者被淘汰,有潜力者则被更广泛地传播。

社会间地域的相邻或杂居,使得社会接触成为可能,进而使得各社会所使用的语言也随之接触,这种不同语言间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现象就叫“语言接触”(Language Contact),语言接触会导致包括词汇、语言、语法在内的种种变化,其中词汇变化的一大表现就是借词现象,同时也有语言内部由于其他语言的影响而自行产生的新造词语,本文将从借词与新造词语两个方面,探究在语言接触环境下我国维吾尔语的新旧词语的交替原因及其文化内涵。

一、我国维吾尔语的语言接触环境

维吾尔语是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是典型的黏着语,在我国境内约有1300万使用人口。维吾尔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而且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个民族、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地方,自然少不了多种语言的接触。因此,可以说从古至今,维吾尔语一直处在与其他语言的接触环境中,也正是在语言接触的环境中得以发展。

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是隋唐时期的回纥人,从那时起,维吾尔族就已与汉族有了有记载的较深的接触,在此之后,维吾尔族就与各民族逐渐融合。作为维吾尔族聚集区域的新疆是古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商贸、文化活动频繁,从而使得维吾尔语也长期处于语言接触环境中而逐渐得以发展丰富。现代维吾尔语至少经过了古代突厥语——回纥语——察合台语三个阶段, 并在融合了吐火罗语、和阗塞语、粟特语等语言的基础上形成。

现今的新疆仍属于多民族混合聚居区域,各民族宗教信仰、职业、习俗文化各不相同,且与中亚各国、俄罗斯、蒙古等国为邻,所以现代维吾尔语长期受到哈萨克语、汉语、藏语、蒙古语、俄语、英语、波斯语、阿拉伯语等等各种语言影响,使得多源性借词成为维吾尔语新词的主要来源。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来坚持各民族平等与语言平等,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及相关法律,在2012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简称《纲要》)中,仍强调“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有针对性地采取符合实际的保护措施”。这使得各民族语言文字以及文化传承有了法律及政策支持。而在《纲要》中提出的“加快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的要求使得汉语与维吾尔语接触更深,因而本文将主要着眼于维吾尔语新词中的汉语借词部分。

二、在已有词情况下的新词语产生情况

语言的经济性原则(Principle of Economy)追求语言系统本身及在运用过程中数量与效果二者的最佳组合,也就是说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尽量减少数量。就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而言,已有意义事物,大部分情况是不可也不会出现普遍流行的新词来指称的,而多使用旧词添新意的方法,例如汉语中的“下课”由教育系统中的原本“课程结束”意义而扩展到“引咎辞职”等意义,维吾尔语中的“大锅饭”一词,现在词义就扩展成为了“平均主义”等。

但是,在实际的语言生活中,我们发现确实存在着已有词语而再造词的现象,尽管这种现象较为少见。例如古汉语中的“澡豆”一词,就是指由猪胰等人工合成的洗涤用具,但是随着人工合成的技术不断发展,进而改称为“肥皂团”或“香皂”,民间还产生了“胰子”的叫法,现今已经不再有“澡豆”的叫法,而“肥皂”“香皂”显然是在已有词的情况下而产生的新造词。与之类似的还有“蹴鞠”,由于这项运动在明代后走向衰落以致销声匿迹,新时期又因其重新流行而意译英语football,产生“足球”这一新词。在维吾尔语新词中这一现象则更加明显,其中既包括类似汉语“足球”的借词现象,还包括类似“肥皂”的新生词。

(一)新词中的汉语借词与原有词比较

维吾尔语中新词中的汉语借词就其类型而言,体现在生活、生产的各个层次与阶段。

1.生活文化方面

这类词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食住行到娱乐,都存在这一类型的新词,例如:“大盘鸡”、“火锅”、“矿泉水”、“牛仔裤”、“街舞”、“超市”、“便利店”、“步行街”、“出租车”、“打印”、“遥控器”、“手机”、“电视”、“音响”、“冰箱”、“电子琴”、“传真”、“微信”、“快递”等等,这些词均是在原有词的情况下,出现了纯音译借词。这些词活跃于日常交际,且都有着一个特点:在近十年内,这些词语所代表的事物都逐渐普及,然而在新疆的维吾尔语使用者受到在国外维吾尔语使用者及聚居地内汉语使用者的双重影响,使得这些词的说法变得有分歧。当原有词普遍盛行之后,脱胎于汉语借词的直接音译词更加强势地冲击着人们的语言使用习惯,但是这种冲击是具有局限性的。一般而言,口语由于其灵活易变的特点而更容易超前于书面语产生新词,这些新词若想取代原有词则需要经历使用时间与使用范围的双重考验,通过“检验”后才会较为稳定地被使用与书面语中,而上述示例中的音译新词出现时间较短、适用范围较为局限,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取代原有词而成为书面标准语,大多仅存在于口语之中,而且由于网络的普及发展,类似微信之类的词语也越来越多出现汉语借词现象。

2.生产科技方面

这类词语较少,最典型的是“克隆”与“青霉素”等词。与生活文化词语不同,生产科技方面用语,由于受使用相应语言社会的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大多难以自发产生关于超出本地发展水平的科技的新词,而是处于不断吸收外来词与国际通用词的状态。且科技用词也不常见于口语交流中,大多用于书面、电视广播,因而数量较少。而“克隆”一词由于这一技术产生较早,且在词义的扩展的影响下不仅局限于克隆技术这一专业性较高的意义,而有了“复制增加”的含义,在口语中也更加常用,从而有了音译借词;“青霉素”一词则由于它的普遍的使用而逐渐进入口语,产生音译借词。

3.专有名词方面

专有名词的新词也大都是直接音译的词,例如:“脑白金”“葡萄糖”“美容”“病例”“内(外)科”“身份证”等,这些词同样多使用于日常口语交流中,且与科技、生活方面新词一样,音译词在使用借词前的维吾尔标准语中不会有同音词也不会有同形词,这使得音译新词不会产生歧义,也使其生命力得到一定的保障。

(二)新词中的新生词与原有词比较

这类词语较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爸爸”“妈妈”两个词,由音节较多的词简化成音节较少的词。

这两个词都属于语言的基本词汇,基本词汇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概念,具有全民常用性、能产性和稳固性,由于其稳固性所以一般难以发生改变,一旦改变也将会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这类词大多难以确定是基于内部因素导致的演变还是语言接触引发的演变,其中绝大多数是由接触引发的,但是像上述两个例子,并非借词,而是语言自身对其进行了简化。与上述借词不同的是,简化后的词语将取代原有词,书面语与口语都发生了改变。

三、在已有词情况下新词语产生的原因及文化心理

(一)经济科技发展不平衡与社会文化环境强势与弱势所导致的借用心理

词语借用最主要的原因是发展不平衡,不同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同,在接触的过程中也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摩擦与碰撞,这种摩擦与碰撞将从经济社会层面逐渐升级到文化层面,其中语言也会及时反映这种现象。不成系统的借词、“洋泾浜”、混合语等现象都在展示着这种不平衡发展的情况,但是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发展变化,这些现象则会逐渐规范化,剔除其中不合主流的部分,而保留被广泛认同的部分,其中有主动接受,也有被动接受。

维吾尔语的使用者大多是维吾尔族人民,维吾尔族人民在生产方式上受游牧文化的影响而以畜牧业见长,相较之下其他经济活动都发展较弱。这一现象虽在近些年来有所改观,但是想要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则需要更长久的努力,因此这种不平衡就会导致大量新词的产生,有些原有词也会因社会发展的弱势而被借词替代,例如“大盘鸡”“牛仔裤”“便利店”等等,这就属于主动接受。

与此同时,国家在语言政策和规划方面提出加快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的要求,使得汉语使用的社会文化环境越发强势,不断冲击和侵蚀着维吾尔语使用的社会文化环境,最终导致弱势者与强势者间发生类似语言替换的现象,这种侵蚀更为明显地显示在词汇方面,语音与语法方面的表现较少,但是在长期“感染”下,也难保不会发生语言系统性的变化,这就属于被动接受。

于是在这种双重压力下,维吾尔语使用者自然而然地产生借用心理,省去新造词推广的漫长过程,而以音译借词这种更为简便快捷的方式为新生事物或变化较大的事物命名。

(二)双语环境下滚雪球式的连续性借用过程与模因现象

由于新疆特殊的人文环境,很多住民都处于双语环境下,其中汉语是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而其他民族语言如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虽使用人数也较多,却并不普及。在这种较深度的语言接触情况下,极容易出现连锁式、滚雪球式的连续性借用,一旦有一个汉语词被借用,则与之相关或者同类型的词语也会被相继借用,例如在出现借词“电视”后,与之同类的“音响”“手机”等新生事物也出现了借词现象。

(三)语言经济性原则驱动与其自身调整

虽然在已有词存在情况下,新词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语言经济性原则,但是在实际使用语言的过程中,语言的经济性依旧在发生着重要的推动演变的作用:为达到更易于交流的目的口语选用汉语音译借词则更为高效,同时一些发音较长的词选用发音更为方便的汉语借词显然对效率的提升有着更好的作用,而新生词则表现出更明显的追求语言经济性的特征,将音较长较难的词转变为发音较短的新词。而且维吾尔语在语言经济性原则的驱动下,一些语音如大舌颤音[r]从颤音转变为轻快的塞音。

在维吾尔语自身调整的过程中,随着法制观念的深化,少数落后的甚至有宗教色彩的词不在使用,这种情况很少,但是确实存在着。例如:“婚姻法”一词之前常用的说法所带有的宗教色彩较为浓烈,一般指维吾尔族较为典型的伊斯兰婚礼仪式,但是在现代法制观念的普及以及维吾尔语使用者对宗教文化更为理性看待的情况下,带有宗教色彩的常用词的使用在逐渐淡化,而换用宗教色彩较少的词。

四、结语

处于民族团结交融共生大环境下的不同民族语言不断交叉接触,导致语言中词语的交替现象增多,其中不仅包括向其他语言借词的现象,也有着语言自身调整而进行的词语的更新替换。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借用心理、模因现象导致的文化自信问题与汉维语码转换错乱语言混用等问题则需要更为有效的解决和规范。只有提高使用语言的规范性与自觉性,才会促进维吾尔语更为健康的发展。

猜你喜欢

借词维吾尔语新词
声音·数字·新词 等
浅析维吾尔语表可能语气词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文化交流视角下的英语借词翻译
维吾尔语数词历时演变发展研究
现代维吾尔语的词缀功能及从中存在的奇异现象的处理探讨
学诗偶感
维吾尔语助动词及其用法
浅谈维语中的汉语借词
浅谈借词对维吾尔语词汇演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