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19-01-12杨中洪

魅力中国 2019年21期
关键词:习题生活化小学生

杨中洪

(重庆市黔江区舟白小学,重庆 409000)

生活情境教学,就是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开展教学。在教师的教导中,可以运用多种生活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将原本对小学生来说困难十足的数学,也能轻松的学习,在一种寓教于乐的氛围中,开展情境教学,让数学实际化、生活化、通俗化,将数学同生活相结合。

一、用生活情境开展数学教学的意义

数学教学,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难题。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刚刚接触学习,对于这些知识的概念和框架还很模糊,心理上也还停留在玩乐的阶段。如果像现在的大部分教师一样,不管不顾,直接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将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没有考虑吸收效率的话,数学课堂很难有所改善。而在生活情境中开展教学,其一是能够让学生容易接受数学。创造一个特定的环境,给学生一种熟悉的感觉,在熟悉感中更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不会给他们一种数学知识的陌生感,更容易接受数学。其二是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生活情境教学,将你带入想象,生活中欢乐的事物都会映入你的脑海,刺激你的神经,给学生一种娱乐感。在这样生活气息浓厚的课堂中,也容易也引起学生对这些事物的共鸣,创造出一种寓教于乐的氛围。在这样轻松快乐的课堂中,锻炼学生们的思维发散能力,能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如何开展生活情境教学

(一)教学语言生活化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刚刚接触集体式的、长期教学,对于一开始就遇到数学这样要求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不能对学生实行常规的数学教学。再加上小学生头脑的发育都还没有健全,所以在进行数学讲授的时候,不能直接套用生硬的数学知识,要学会运用生活情景式的教学方法,让小学生们更容易接受。在教授课堂的时候,要学会使用口头化的语言,将死板的定理之类的东西通俗化、浅显化、使学生能将其和生活相联系,在教学的时候,让学生带入生活化的特定环境中,感受生活的氛围,将数学知识熟悉化,引导学生对数学有探索和解决的想法,更好地进行数学教学。

(二)教学模式生活化

在教导数学的过程中,教学的模式应该有所改进。因为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刚开始不容易理解,对于教师讲授的公式和解题方法也不容易理解。在这个时候,教师要学会通过创造生活化的特定情境,带入数学的教学,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教学知识。比如说,在解释方程组的时候,不生硬地套用x,y来解决,可以带入一定的生活道具。可以假设一个特定的生活情境“在你准备去文具店买文具的时候,一支铅笔3元,一支钢笔5元,你准备买3只铅笔和5只钢笔,一共要花费多少元钱之此类的问题建模。在进行发问的时候,也要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进行教学。在解释的时候,将回答形象化生动化。将固定的“x=什么”的模式,比喻成你放学回家的一个玩具,你吃早饭时的一个包子之类的生活物品,将数学解题同生活实际相联系,在生活中,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发散角度,更全面地解答数学问题。通过生活,在脑子里建立数学建模,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教学习题生活化

不只是在语言和课堂教学模式中使用到生活情境。在课堂习题的选择中,也应该尽量和生活贴近。习题的生活化,能带给学生一种生活的熟悉感,在他们解题的时候,能将简单的数学问题进行联想和发散,套入自己在生活中所遇到的情况,来更好地应对问题。数学教材以及它的习题,从来就不该和生活脱轨。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也能发现生活的奥秘。在习题的选择中,亦应该有所衡量。对于那种抽象的数学问题,比如求两个物体A、B相遇时的时间、速度然后建立方程组之类的,可以尽量生活化一点。将A和B比喻成乌龟和兔子,将他们相遇的时间比喻成乌龟和兔子赛跑,求他们一个慢慢爬行,一个快速跳跃,何时能相遇的场景问题,小学生对于抽象的字母代数问题,感觉上脑子的反应速度要比之前要慢一些。所以将问题的设置简单化、生活化,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表达来给予学生一种不同的思考感觉。

(四)教学作业生活化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也应该让它们生活化。首先是上一点所讲的课后作业习题的设置生活化,题目生活化,贴近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让他们更容易套用生活模式解题。其次是要将书本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数学这门学科比较考验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难就难在它对能力的要求上,为了能让学生对抽象的东西更好理解,应该布置恰当的实践作业。比如说在讲到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时候,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对这些图形都没有很强的概念。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剪切一些长、正、三角形,然后将它们进行比对,上课的时候,来告诉教师这些图形有哪些不一样,或者你发现有哪些特性。从而更好地将性质、定理带入进去。其中考虑到学生们初次剪切的不稳定性,可以让家长辅助学生完成平面图形的绘制和剪切。数学教学,不仅是要将书本上的知识学透,在当今的教育中。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将固定的知识同生活相结合,让数学融入进生活中。从小学,就应该重视起数学的生活化问题。

三、充分利用现代设备,开展生活教学

时代不断在发展,从原本的黑板粉笔到现在的白板多媒体投射,给了教师很大的便捷。将一些抽象的东西更直观简单的表现出来,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冗杂的问题简洁化。比如说,还是以正方形的图案为例。依靠多媒体设备的优势,将正方形图形绘制在屏幕中,教师可以对这个图案,随意的放大和缩小,对其进行拉扯等一系列操作,让学生理解正方形四边相等的概念。诸如此类的问题。多媒体都可以帮助教学。同样在教师向学生构造生活情境的时候,单一的联想可能还不能充分将学生带入情境中去。可以在屏幕上设置相应的图片和人物对话,不仅能帮助学生带入背景,也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浓厚的进行学习。

生活情境的开展,一方面帮助数学能更容易被低年级的学生接受,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他们的思维角度和方法。另一方面是帮助数学能在生活中有更多的运用,打破人们对于学习数学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错误想法。让数学同生活紧密结合,让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成为数学发展的基础性桥梁。

猜你喜欢

习题生活化小学生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