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做一个小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2019-01-12陈霞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
关键词:班干部管理工作班级

陈霞

(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第二小学,贵州 六盘水 553000)

小学班主任不仅承担着学生知识的传授工作,而且还承担着班级管理工作。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社会的时间较短,缺乏一定的判断力与明辨是非能力,但是小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模仿能力与接受能力也很强,他们的人格修养与行为习惯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应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不仅是班级的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而且还是学生的朋友、合作者、引导者,班主任既要关爱学生,又要严格地要求学生。班主任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采取循循善诱的管理方式,用尊重与微笑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班主任的关爱、尊重、信任,才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成为小学生喜爱的班主任。

一、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现状

现阶段,部分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与弊端,不仅影响了教学的效果与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还阻碍了学生的发展,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恶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班级管理方式较为单一、落后。

低年级的学生思想较为单纯,对班主任存在惧怕心理,采取单一的管理方式就能够保障班级管理的顺利开展,但是中、高年级的学生不像低年级学生一样容易管理,他们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并且拥有了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并未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及时地调整管理方式,仍然沿用单一的管理方式,不仅激化了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而且还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了抵触心理,严重阻碍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班主任的行为举止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自身的性格与素养都会受到班主任的影响。部分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只凭借于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与自身教学的经验与习惯,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管理与教育,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二、做一个小学生喜爱的班主任的策略

(一)用心塑造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班主任要和学生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班主任只有真诚地爱学生、温柔地对待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不再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严酷无情的管理者的形象,而是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小学低段阶段是学生一生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小学生接受的教育对小学生的一生具有重大的意义,小学班主任在小学生心中起着一定的榜样作用,学生会下意识地模仿班主任的行为举止。因此班主任的教学观念会很大程度上对学生产生影响。

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及时掌握学生的真实动态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班主任应该更多地观察和了解学生,发现一些学生的才能,找出哪些学生适合当班干部。在选拔班干部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公正无私。虽然学生年纪很小,但他们已经有了公平的概念和认知。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时,要选择有一定影响且品学兼优的学生,更好地作为同学们学习的榜样。班干部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梁,班主任可以发现许多在工作中无法观察到的问题和现象。班干部的培养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和监督,可以利用班干部和学生之间的间接沟通,建立沟通的桥梁。

其次,摸清学生的基本情况,给学生制定具体细致的要求。低年级学生刚进入学校,从幼儿园来到小学一年级,在自我管理上可以说什么都不会。对他们来讲,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和学习上的每一个要求.都是新鲜和陌生的。所以每学期的开学典礼都要向学生提出一些新的具体要求。

(二)用心呵护学生、施之以爱

教师肩负着一代人而不是个别人的教育使命。无论学生的学业成绩、家庭背景行为是否符合他们的愿望,班主任都应该对他们有同样的关爱,使每个学生都认为自己是老师的好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

老师的爱具有明显的教育意义。它是一种仁爱与严谨的结合。因此,在各种活动中,班主任不仅要用爱心鼓励和表扬学生的进步,还要指出学生的缺点,提出努力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批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批评是学生最表面、最直接的感受,这会使他们不开心,甚至形成逆反心理。因此,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真挚和真诚,有利于师生情感的融合。这需要批判教育的艺术。为此,我的经验是:首先,批评应该充满爱。批评时,不要忘记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给予的热情和温暖,注意语言和行为的合理运用。第二,把握批评的时机。适时适度,不仅可以提高教育效果,还可以增强师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潜在的“艺术”体验到老师的爱。第三,要注意批评的形式。包括口头和书面、语言和非语言、面对面、直接和间接转向等形式,可以灵活使用,不受限制。即使是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遗憾的语调或一个不经意的赞美也可以在教育中发挥关键作用。

(三)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

小学班主任应全面地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问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学生成为知己、好友,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与爱,从而发自内心地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小学班主任应全面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点、性格特点、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理解能力等,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方式,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应给予赞美与鼓励,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教师应充分地挖掘此类学生的潜能,积极地引导他们挑战困难、战胜困难,从而形成学生积极、乐观、向上、勇敢的高尚品德。

三、结语

总之,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在班级教育管理方面,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始终保持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全面地关心、教育与管理学生,以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为教育方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将学生培养为一个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有理想的社会主义公民。

猜你喜欢

班干部管理工作班级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班级“四小怪”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竞选班干部
竞选班干部
班干部的烦恼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