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探究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
2019-01-12梁纪伟
梁纪伟
(河北省蠡县辛兴镇郑村小学,河北 蠡县 071400)
提问是引导人思路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引导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不断的探究与了解,可大大提高提问的价值意义。因此,为了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应将教师提问艺术应用其中,发挥教师的重要引导作用,通过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来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发探究欲望,在实践与探索之中获得知识与答案,可见,教师提问艺术的价值所在。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提问的重要意义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注重对小学生思维的训练,若一成不变的使用传统满堂灌的方式,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点学习的兴趣会逐渐降低,进而会导致数学教学质量大大下降。面对以上问题,应将教师提问模式应用其中,通过设置巧妙的问题情境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可大大增强小学生的关注度,顺着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去探索、讨论与研究。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引导者的作用,与此同时,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烘托,小学生接收到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会产生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动机,增强小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主要是利用了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提问教学模式的实施,符合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激发小学生的主动性,在探究与实践的过程中锻炼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影响。与此同时,通过教师提问的方式,还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促进师生间的有效沟通,能实现彼此间真诚的沟通,通过问题的设置,能让小学生引发思考,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必然结果。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提问策略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探索兴趣
为了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教师提问教学的有效实施,必须注重提问教学与其他个性化教学的有效结合,情境式教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2]。因此,设置问题情境,运用趣味性的形式对问题进行展现。在设置问题时,教师应对问题的价值予以评估,选择更具深度的问题来辅助教学,能更具探索与探究价值,注重对问题难易程度的有效把握,进而引发小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时,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结合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向学生展示圆形实体物,利用红绸绕着圆实物一圈,然后记录缠绕在圆上的红绸长度,展示给小学生,将化曲为直的思想考虑其中。然后教师提出关于“圆周长”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然后同学们展开了探究,分别利用红绸对直径选择同样的测量方式对圆的直径进行测量,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二)实施信息化教学,增强课堂趣味
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实现,信息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借助多媒体所特有的文本、图片以及视频等资源即可达到理想的效果[3]。教师在提问的同时,利用多媒体予以辅助与丰富,能让课堂焕发趣味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利于做好对学生思维的有效牵引,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时,教师可以前期设置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绘制图示,编制45个彩球,分别编制着1-45的数字号码,并按照红、蓝、黄的颜色进行排列。教师先与学生展开一系列的互动,“同学们,在屏幕上存在着很多彩球,且每个球上都对应着一个号码。我不用看大屏幕,你们说出球号我就可以猜出其颜色,你们信吗?”同学们都纷纷提出问题,然后教师都能予以猜出且猜正确,使得学生的兴趣更高,进而激发学生对除法的学习欲望。
(三)强化合作学习,开展小组探究
合作学习是现代教育事业中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其主要是依靠团队的力量来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在团队合作的情况下提高教学质量,且实现学生的互相拉动,进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教师进行合理的提问,能将知识点进行共享,学生从中收获颇丰。
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的相关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可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在讲授“倍数”的相关知识时,应先不告诉学生倍数的定义、概念、性质等,先在黑板上将2、4、5的倍数罗列到一起,让小组内的成员进行观察,“同学们,从黑板上3个数的倍数中发现了哪些信息?” 进而引发学生对知识点的探究欲望,展开小组研究与讨论活动,可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教师提问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是正确选择,将问题设定为小学数学知识点学习的主轴线,通过问题来对小学生的思路进行牵引,进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提问教学的实施,应强化对多媒体平台、情境教学模式以及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问题与以上几种教学模式的有效结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