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教学在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中的应用

2019-01-12韩笑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
关键词:学情动作情境

韩笑

(广东省湛江市坡头区南三中学,广东 湛江 524067)

所谓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体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进行方法的总结和经验的积累而得出的有效教学方法,它的主要内容是教师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创设的一种轻松、愉快、高效的教学氛围,达到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在情境教学中,学生的精神与身体共同参与,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中进行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一、创设情境,充分了解短跑学情

了解学情是完成体育教学的重要前提。教师了解学情的传统方法是在体育课前逐个访谈,在后续长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随机观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访谈需要师生双方有共同的时间,而从目前的初中课程教学体系来看,学习节奏快,时间资源分配较紧张,显然访谈的实际操作性较差,而课堂观察需要较长的反馈周期,难以满足短跑课程实施的实时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构建教学情境,能够对学情了解得及时、科学、形象、直接,还能将一些难以量化的学情指标和难以通过问卷了解的学情细节直接展示在体育教学中。

例如,短跑这一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生理基础的分布状态,如班级学生的基本年龄、身高与体重、其他生理素质状况(是否有伤残、聋哑、高度近视、生理缺陷)等。这些生理基础对短跑的教学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在某些个案中会成为影响学习的决定性因素。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的趣味体育活动,如“抢红旗”游戏:将学生分组,要求起步者手里托着篮球,听到某指令行走,再听到某指令止步……看谁首先抢到前方一定距离处放置的“奖品”。教师可以在此过程中认真观察学生的生理基础状态。这一游戏过程还可以进行更多形式的“升级”,如将指令由教师发出更改为录音设备播放、相互竞争的另一组学生发出、某一游戏动作触发等;游戏方式还可以从个体的竞争变为学生自由组合小组赛、多人接力赛等。教师既可以随机观察,也可以重点观察,或者以视频记录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采集。这一情境化的学情了解方式,可以使教师轻松、高效、及时地了解学生,同时使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拉近了师生距离,让学生在教师设定的情境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生理特质。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从中看出学生现有的基本体育素养,如身体的协调性、动作的敏捷性、神经系统兴奋激发的难易程度、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对体育文化的认识程度等。

二、创设情境,促进体育知识、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的有机融合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短跑课堂教学的目标,借助优秀短跑运动员的短跑视频进行情境化教学,更加具体地向学生展示较规范的短跑要领,让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运动感受,用翔实、细致的数字影像慢镜头分解的方式向学生讲解动作要领,在学生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再面向所有学生完成短跑运动知识的教学。对于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进行个别化的短跑视频展示,并应学生需求,着重展示视频中的相应片段。其次,在短跑运动教学之前和教学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的运动过程,采用小组观摩、数字视频摄像等方式,让学生结合运动情境,在教师指导下剖析这部分学生短跑运动的特征,纠正学生在实际短跑运动中出现的技术性错误。展示具体形象化的动作,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直观认识,为后续短跑训练活动奠定基础。

最后,教师可以创建游戏化的短跑训练情境,将略显枯燥的训练活动融入较轻松的游戏形式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与心理,提高短跑学习效率。如起跑过程的“听令起步”游戏,可以训练学生对起跑命令的感知与动作协调能力。将50米和100米的途中跑训练活动融入游戏中,可以在途中跑的短跑路段设置游戏标志,让学生体验在途中跑的过程中,每次改进后在特定路段用时和速率的不同。

三、创设情境,实现体育教学中短跑学习的高效反馈

有效的学习过程必然是一个高效反馈的过程,短跑运动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得评价反馈,有利于学生树立短跑学习的信心,促使学生更系统化地掌握体育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的认知和动作,督促学生参与新的短跑训练。在以往的短跑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反馈多数源于训练活动结束后的短跑测试,但测验过程短暂,运动过程复现难度大,尤其是自我观察的难度很大,学生往往容易获取其他同学短跑活动的反馈结果,自我学习反馈更多地依靠教师的点评。由于短跑教学活动量较大,因此教师对学生短跑学习活动的评价较笼统,教师多数情况下指出的是整体运动的成绩。为此,体育教师应灵活构建教学情境,促进学生短跑学习的高效反馈。

例如,体育教师在短跑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实际训练场地的教学情境,组织小组全程互相观摩,互相点评短跑各个阶段的动作特点;也可以组织小组开展对抗赛,展示最终训练的成果,让各小组剖析对抗赛的成绩,互相点评动作的得分率,让要领掌握较好的学生现场展示动作。当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近年发展起来的运动数字影像记录系统,同步记录学生的短跑过程,并在教学评价阶段,通过大屏幕展示运动情境,在慢镜头回放的过程中解剖,在快镜头下进行整体点评,教师重点要在短跑技术的细节上进行点评和指导。这样,结合教学情境,把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运动行为、运动体验融入短跑教学的过程中,形成高效的学习反馈。

四、结语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者探讨的永恒话题,在初中体育短跑教学中,巧妙运用情境教学方法,可以改变单调、反复的教学模式,实现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体验运动过程和感受运动文化,在短跑学习与互动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体育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学情动作情境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动作描写要具体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让学情分析贯穿教学的始末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