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2019-01-12司俊

魅力中国 2019年26期
关键词:品德师德德育

司俊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拓东第一小学,云南 昆明 650011)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高速发展的阶段,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新鲜事物有很好的接受能力。因此,小学时期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阶段。班主任要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将“教”“学”“做”合一,全面培养学生品德。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该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一、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我国古代,人们对于教师的要求是“传道”“授业”“解惑”,要求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品德发展。日常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最多的时候,同时也是学生主要的时间。例如,语文就是对于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学科,因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的学科,更有利于运用适合的语言进行德育渗透,感染学生。

下面以《游子吟》为例,为大家展示如何通过语文学科进行德育教育。

在进行课堂导入时,使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动画,关于母亲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片段,并且配上舒缓的音乐,引起学生内心对于母亲的情感。之后,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母亲对我们的照顾,每日接送我们上下学,给我们准备一日三餐,关心我们的情绪情感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学习一首关于母亲的诗——《游子吟》。让学生进行诵读,理解诗词大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出诗词中所表达的内容,以及自己对于诗中蕴含的情感的理解。通过这节课,让学生感受到母亲对于孩子的爱,让学生学会感恩,让学生将感恩蕴含到具体的行为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提高学生品德。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小学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对于班主任的言行举止进行模仿,认为班主任做的就是正确的,缺少准确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仪表风度,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下面我讲一下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点点滴滴。

有一个学生是典型的“后进生”,为了能够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我将他和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调到了一起,希望优秀的学生能够帮助他。通过观察我发现,每当后进生有什么问题请教优秀的学生时,优秀的学生总能不厌其烦地给予耐心解答,努力帮助他提高学习能力。有一次,我忍不住问优秀学生,你怎样做到这样耐心的去帮助其他同学哪?他回答道:老师,我是跟您学的啊!您总是能够不厌其烦地帮助我们解答疑难问题,生活上给我们关心、帮助。听了他的话,我久久不能平静。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班主任的行为,能够积极地去效仿,对于一些正确的行为能够进行内化和运用。因此,班主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多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从对于行为的模仿到内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注意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学生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教育影响,班主任要注意对各种教育影响的整合,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促进德育工作的展开。

(一)注意学校教育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利用课堂教学,更要注意学校中其他资源的利用。比如开展师德承诺仪式、师德讲座、“讲师德、正师风,精诚铸师魂”等系列活动,进行师德问卷调查,在教师中开展“感动学校的好教师”“爱生故事评选”等活动来促进教师师德的提升。我们还结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师德建设方案,对教师的仪容仪表、言行举止、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要求,让教师的举止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努力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让学校“天天是德育之时,处处是德育之地,人人是德育之人”。

(二)注意家庭教育资源

教师要注重家校合作,建立起班主任与家长的联系,通过QQ群、微信群、建立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可以将学生的表现、情感变化、行为改变第一时间和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共同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

(三)注意利用社会资源

班主任可以运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可以通过组织参观烈士纪念馆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今日和平的社会是一代人用生命换来的,让学生珍惜当下生活,热爱和平,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让学生品德有质地提升。

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教育岗活动”。分别在学校一至六年级划分不同的岗位,即安全教育岗、爱心教育岗、环保教育岗、法制教育岗、科普教育岗和国防教育岗,充分、合理利用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社区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及志愿者服务等教育活动。学校在每年3月安全教育活动月开展的一年级安全岗活动,邀请交警支队的警官到学校开展安全讲座,通过真实的事例和演练生动地给学生们上了一课。学校还组织学生观看了安全教育影片,影片中真实的、血淋淋的事例给学生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讲座和观看影片过后,学校还开展了全校性的征集安全标语活动,把学生们写的优秀的安全标语做成标语牌粘贴在校园各醒目的地方。这些系列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和别人。

四、评价改革促发展,树立科学的德育评价观念

德育的评价改革对加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提高青少年的自身修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某校以前对班级管理的评价是依据每周金星班级的评比结果。但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慢慢发现,金星班级的评价内容过多,只要有其中一项做得不好,被扣分,无论其他项做得多好都没有资格评上金星班级,不能凸显班级管理和评价的细致化和具体化,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为了细化学校的管理和评价体系,充分肯定班主任和学生的各项表现,促进师生争星的积极性,学校决定除了保留每周评比金星班的传统外,还加入了“卫生保洁优胜班”“文明礼貌优胜班”“排队快静齐优胜班”“按时进课堂、认真听课优胜班”的评比,这些评比细化了学校德育的评价手段,极大地肯定了班级的各项表现,出现了全校各个班级积极争旗的氛围和景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班主任应了解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长期性和重复性,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猜你喜欢

品德师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品德
抗震救灾中的师德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