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对学生演唱能力的培养途径
2019-01-12朱勇
◎朱勇
声乐是一门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学科,要在充足的专业基础知识之上充分了解作品的内涵和背景、追求情感的共鸣,从而呈现出最圆满的歌曲表演。
一、高校声乐教学对学生演唱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声乐是以人声为媒介的一种表演形式,它发出的音质好坏与表演者的演唱技巧、心情、音乐的感悟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学生的演唱能力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情感对演唱能力的影响
表演不仅仅需要专业的技能,更需要演唱者通过对歌词的把握,在演唱的过程中声情并茂地将歌曲中蕴含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才会营造一定的环境氛围让观众融入其中,感受歌曲的美妙,实现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的灵魂互动。因此,学生的情感表达对于演唱能力影响重大。
(二)心理因素对演唱能力的影响
心理因素对于学生的演唱能力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如果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强、自信心不足,在表演的时候紧张而出现忘词或者跑调等情况,也会影响演唱发挥。因此,高校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多加关照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学生培养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专业技能对演唱能力的影响
在演唱中,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演唱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对于学生的演唱能力意义重大。
二、声乐教学中对于学生演唱能力培养的途径分析
(一)专业技能的训练
声乐教学的技能性非常强,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优秀演唱人才的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主要包括学生的气息基本功训练、发声训练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加强课下训练,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素养,教师则要学会积极引导学生。
(二)基本神情形态的训练
声乐演唱是一种艺术的演绎,不仅有声音的传递,还有形体的表演,结合了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所以又称之为“声乐表演”,在表演过程中“唱”和“演”同样重要,所以必须要相互融合、相互配合,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任何一位成功的表演者都是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之中,声情并茂才能达到完美的舞台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形体和专业的表演,可以让学生多和表演专业的学生开展联谊、加强沟通来感受表演的重要性。师生之间也要多加沟通,教师要多加聆听学生的意见,及时发现问题,也可以采用录制视频的方式,让学生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引导
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于演唱能力影响较大,属于不可控因素,变数较大。许多学生在平常的训练中心理素质很好,有较强的自信心,但是上了舞台之后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旦遇到大型的表演场合或者比较严肃的考试就容易紧张而情绪失控,影响整体效果,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就非常重要。教师可以考虑在日常的教学中将心理辅导和技能训练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
(四)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想不断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需要教师也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仅仅是要增强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增加实践活动的次数。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动可以设置两个大环节,一个环节让学生先去聆听,边听边感受,接下来的环节就是把自己感受到的用歌声表达出来。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来丰富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新鲜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结语
高校学生的演唱能力的影响因素众多,一方面是专业技能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影响。高校教师在声乐教学之中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既要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学生将丰富的情感融入到演唱之中,营造出良好的舞台氛围,实现表演者和观众之间的良好互动,让艺术表达更具有感染力,从而培养更多的艺术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