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生鉴赏品味古诗文之美的有效引导

2019-01-12罗萍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词人古诗文意境

◎罗萍

古诗文有三美,一美于语言文字,循循律律,有音有韵,或雅之极,或如波澜,或似金光,以一字而概全篇,以多情而承万物,展现出古人精致而细节的刻画能力;二美于诗中人物,形形色色,有情有意,或豪言壮阔,或婉转迷离,体现了诗人思想境界之深远,情感魄力之淡然;三美于幽幽意境,戚戚寥寥,有声有色,或清雅,或壮阔,或忧伤,潜藏着无尽的故事,描绘着淡淡的画卷,令人神往心羡。

一、诵读诗文千百篇,口吐清香见雅言

吟诵是自古以来的一种学习方式,尤其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吟诵是具有长期价值的一种学习技巧,能够通过最简单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古诗文语言的优美和雅致。吟诵与普通的阅读不同,需要心若空谷,抛除杂念,将全身心的情感汇聚于一点,以诗文语言为宣泄点,以诗歌中的情感为共鸣点,由此产生吟诵的入境和入情状态,从而达到将古诗文语言中的柔、美、雅、静充分展现出来。此外,通过长期吟诵诗文,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化涵养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让学生出口成章、言出可循。

南唐后主李煜是诗词语言优美的典型代表,其风格明净凝练、优美清新,富有深情意,充满恨悲天。在其代表作《虞美人》中,以“春花秋月”开问,以“雕栏玉砌”作答,最后又以“几多愁”发问,以“一江春水”作答,在这一问一答的变换之间,从向天问,到向人问,再到向己问,这一系列的疑问化作诗人亡国后那种顿然出现的悲哀,一种生命落空的凄寒。在诵读的过程中,仿佛能够通过那凄楚而激越的音调,展现出一种曲折回环、流走自如的艺术结构,让人愁思断肠,心脾煎熬,这就是古诗文中语言的美意所带来的感受,也是吟诵技巧下产生的美感效应。

二、诗人故事回眸数,风流人物现风骨

古诗文中的人物是美的。无论是描写的他人,还是诗人自己,在诗文当中都将化作一个鲜活而饱满的人物,其情感色彩鲜明,思想高度透彻,理想追求直接,给人以一种舒适而贴合的感受,甚至还会产生共鸣,仿佛自己就是诗中之人,看着诗中之景,品尝诗中之愁情与欢乐、哀伤与执着。所以,让学生挖掘诗人背景,探析诗中人物性格,也是赏析古诗文美感的一种手段,通过对诗人或描写对象的了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诗词的象征和内涵。

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中,往往能描绘出形象斐然、清晰脱俗的人物,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以《蝶恋花》一词为例,词人通过“伫倚危楼”“望极春愁”两句,就表明了他登高望远而滋生的无尽离愁,这简单的一幕就让人身临其境,好似眼前重现了登高望远而思盼亲人的画面,这种迷离的景物衬托出人物的唯美,凄楚而悲凉的氛围则展现了人物的心态。而后,词人通过“对酒当歌”“人憔悴”两句的对比,展现出人物的鲜活度,正所谓借酒消愁愁更愁,浓酒不如意,愁思却消瘦。这种描写的过程中虽然没有具体到人物的神态和动作,但是却从一字一句中展现了词人健笔柔情的至诚男子形象。

三、意境崇深美如画,一枝一叶一绣帕

意境是古人追求的艺术价值,无论是绘画还是诗词,都需要意境的渲染为作品增添一份优雅和精致,在看似普通的文字之中,潜藏着令人难以自拔的深层情感与画面,这也是古诗文最值得鉴赏的美,是让人如痴如醉,摇首叹息的美。所以,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学会赏析古诗文的意境之美。意境是一种虚无缥缈的内容,其并非具象化、实体化的物体或事件,但是却能带给人不同寻常的感受,这种感受的品味与体验,首先需要学生了解诗词的语言、人物,才能从中发现事物的规律与人物的追求,从而将物象转化为意象,感受到其中的美意。

宋代词人周邦彦在《苏幕遮》中就描绘了一幅绝佳的意象。首先构造了一幅水圆荷举的曼妙风景图,鸟雀鸣叫,荷花盛开,这种动静相融的画面令人亲切;而后词人触景生情,产生了思乡的情绪,并且由此入梦,讲述了自己梦中与伙伴共同游玩的场景,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再次展现出词人语出天然的技巧,看似不加雕琢,却处处体现着思乡之苦。上下阕结合后,就会展现出一幅完美的思乡意境图。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古诗文是美的,其语言是美的,人物是美的,意境更是美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充分感受其中的美意,就必须要通过吟诵其形、探析其景、想象其意来分别获取其三个层面的美,读懂古诗文的艺术价值和文学色彩。

猜你喜欢

词人古诗文意境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Radiomics of rectal cancer for predicting distant metastasis and overall survival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词人的职业
诵读经典古诗文的策略
《浮世清欢,岁月安好》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