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名制管理促进机构编制档案管理信息化
2019-01-12封晓岚
封晓岚
(河北省平山县机构编制服务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400)
档案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反映历史讯息,还可以对历史绩效进行具体表现,从而对机关事业单位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情况,与企业的工作效率有着直接联系。如何通过实名制档案管理促进机构编制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在近年来不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是目前档案管理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通过几个方面详细描述实名文件管理信息。
一、有效措施
健全的组织管理流程对文件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包括应用程序,核准,督查环节,处理,审批和反馈环节的网络管理流程也对档案的信息化有着直接联系。因此,必须要利用协同办公系统共同保障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对实名制信息网络平台管理开展全面性分析,加强统计分析和办公自动化的进步和完善,从根本上保证信息准备的科学性,灵活性和科学性,为后续的资源使用夯实基础。
(一)实名制软硬件建设
必须要加强资源的整合,使执政资源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为决策依据提供保障,不仅要保障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性,还要使组织人事和财政经费拨款,二者之间相互协调,进行约束和制约作用,进一步保障机构编制的基础性作用和地位,不仅要使资源的编制和人事具备科学性,还要明确财政信息的资源共享[1]。加强执政资源的底线,在实施实名制管理的过程中,保证配套,人数和对象合作的财政支持数量的确定,保障财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促进其科学发展。保障决策依据的科学性,利用实名制的管理工作,不仅可以保障机构编制部门对人员职位变动情况的及时性了解,还可以有效开展各类人员的核定管理工作,对其开展有效的描述和分类,从而为事业单位提出更为科学性的决策依据,保障其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二)实名制队伍建设
就目前的档案编制信息化的发展来看,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存在严重的不足,向现代化管理工作的转变,使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者具备相应的素质,对其档案管理有着促进作用。因此,要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不仅要满足档案工作的现代化,还要保障其达到标准化和服务化的要求。首先,要对档案领导引起高度重视,领导要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的重要性进行具体分析,随着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必要改变文件管理器的概念,放弃旧文件管理的发展。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基于此,档案的管理人员要跟随时代的脚步,对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化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不仅要对信息技术开展有效的学习和分析,还要对人力资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具体掌握,从而培养档案管理的队伍建设,培养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性人才,保障其信息技术符合档案管理信息化要求。为了避免准备和监督人员工作中的错误,并避免“空吃”现象造成的负面影响,必须要对财政供养人员进行严格把控,从而保障数据支持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三)丰富实名制形式
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账册为依托,保障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可以落到实处,在开展档案编制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将工作的重点转化为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和管理当中。在归档的过程中,不仅要保障事业单位当中大量基础性历史电子文件,还要保障基础工作和办公自动化的融合,因此,保证了存档单元和文件管理条件的使用。网络信息资源不仅必须将标准化管理集成到文件管理中,还要在特定文件管理中,保障管理的统一思想,使其更加直观和准确的展现数据资源,从而保障信息数据资源库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实现档案管 理的数字化[2]。档案数据的网络建设要建立庞大的资源库,不仅包含变更信息的文件记载,还具有各个单位的基本信息和单位所属人员的基本内容。就传统的档案管理来看,仅通过手工整理,登记变更和记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发展,现代化的档案管理通过信息网络建设,利用软件设计对其进行保管和利用,解放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力,提高实名制管理的有效性。
二、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档案管理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信息化发展方面仍存在严重的问题。基于此,档案管理人员应当跟随时代的脚步,加强信息化和科学技术的合理运用,保障档案资料的收集,识别和准备,实现文件管理的全面数字化,确保管理的标准化和统,加强文件管理的数字化建设,从根本上使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保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