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住区规划的街区制与小区制分析

2019-01-12王军

中华建设 2019年1期
关键词:住宅小区规划社区

王军

街区制改革是国务院在2016年提出的重大改革项目,本文首先简单概述了街区制和小区制的现状,然后利用SWOT分析法对街区制推广条件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两个实际案例,对居住区规划提供全新的路径思路,包括:“自上而下确立社区开发的价值取向、注重宏观规划设计并促进有机融合、动态调整街区制社区建设转型模式、建立激活多元化社区公共服务市场、提高社区生活场景文化内涵交往关系”内容。

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新建住宅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以此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但是从国家现有的土地制度以及相关条例上看,街区制改革想要得到全面的落实存在一定的难度,想要更好的推广街区制,为市民提供更加安全的物业管理服务,就要对居住区规划的街区制与小区制进行全面的分析,以此更好的推进改革工作发展。

一、居住区规划中街区制和小区制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程度不断提高,关于居住区规划的问题不断增加,社会上关注的人也在逐渐增多,其中关于封闭社区相关问题的讨论最多,而且,封闭社区也是全球城市范围内备受关注的议题。纵观国家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中国目前正处于商品房时代,无论是土地面积,还是类型和容积率,都决定了我国房地产开发商在规划住宅小区内部时,会把小区内的道路、设计绿地、服务设施等和城市道路相连接。这种通过少量出入口连接城市的设计方式,是当前最为常见的一种居住区规划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现如今的住宅小区是单位大院的延伸与形变,但是新时期的住宅小区和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大院有着明显的不同。在这种住宅小区中生活,市民们对公共空间的归属感大大降低。

但是,对于中国而言,封闭社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现实制度,如果想要从如果要从小区制居住区规划方式转变为街区制居住区规划方式,就必须要考虑制度惯性、路径依赖等问题,此外,有关法律的修改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街区制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城市未来发展的价值取向,居住形态作为社会系统中极为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虽然街区制居住区规划方式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是主张向街区制转型还不需要根据中国居住区的实际情况。居住形态的改变中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产权制度、社会治理模式、公共服务供给等。因此国家可以根据城市街区规划的实质,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居住情况,积极借鉴欧美典型城市的街区制实践经验,进而权衡利弊,进行选择。

二、居住区规划中街区制推广条件因素分析

1.街区制推广优势因素分析

和封闭式小区相比,街区制小区可以进一步优化国家城市交通路网布局,而且可以让小区内部的设施实现共享,建设形成和谐、活力的生活化街区,同时,街区制小区可以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让社区生活更加丰富。街区制推广优势因素分析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街区制小区实现了内部道路公共化,成功解决了交通路网布局问题;第二,街区制住宅小区实现了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化景观的共享;第三,街区制小区扩大了居民的交往空间,让社区充满活力。

2.街区制推广劣势因素分析

和封闭式小区相比,街区制小区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封闭住宅小区一旦被打开,原有的安宁、独享空间就会消失,随之而来的就会出现各种不同的问题,在设施景观共享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不美好的事情发生,而如果相应解决措施和制度不够完善,无法控制这些负面案件的发生,那么就会对原有居民造成严重的影响。街区制推广劣势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街区制小区居住品质下降;第二,街区制小区居住安全风险上升;第三,街区制小区中过往车辆噪音扰民。

3.街区制推广机会因素分析

在国务院发布的有关意见中提出了加强街区制规划和建设,是推广街区制小区建设最佳力量,而且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也是街区制改革的重要理由。街区制推广机会因素同样包括三个方面:第一,街区制小区是破解交通拥堵的需要;第二,街区制小区得到了政府政策大力支持;第三,城市居民对街区制小区的认可度和接受度不断提升。

4.街区制推广挑战因素分析

随着国家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未来街区制小区的推广势在必行,但是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尤其是对于已经建成的小区而言,想要打开封闭式小区,要面对很多的苦难。街区制推广挑战因素中包括:第一,街区制小区会让政府的管理成本增加;第二,街区制小区缺少具体的措施,尤其是已建住宅小区打开的具体措施;第三,街区制小区缺少具体法律法规,尤其是已建住宅小区开放的产权问题。

三、街区制小区改革发展的实际案例分析

中国街区制的发展刚刚起步,但是国外的街区制已经较为成熟,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并且充分认识到街区制发展过程中的优劣势以及公众对街区制的意见态度。为了进一步研究居住区规划的街区制与小区制之间的具体情况,本文选了杭州市的A、B两个社区,其中A社区是由封闭小区制转为街区制社区,而B社区为原生街区制社区。A社区的历史较为久远,是从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型单位大院逐渐改为现如今的封闭式社区,经过多次扩建开发后,在2003年正式成形,在扩建开发中有七家房地产开发商参与到了社区建设的过程中,社区中综合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房屋,包括:回迁房、商品房和福利房。在该社区中有一个独立的商品房小区,使用围墙和外界隔开,进行封闭式管理。因为A社区建设背景较为复杂,且缺少整体性规划,以此在多次扩建中都是在原有住宅的基础上进行扩建,社区活动频率极少,社区也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物业管理开展极为困难,只能够维持基本的社区服务运营。为了整治社区,社区居委会决定拆除外围围墙,但是近一半居民反对拆除,经过交涉后,最终通过撤销门禁、拆除围墙等措施,基本实现了街区制的转型,但是和理想状态下的街区制社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B社区是近年来新建商品住宅小区,不仅有住宅楼下的单独店铺,还建立了步行街,提供基本生活服务的同时,还结合了其他的商业内容,包括书店、早教中心、咖啡馆等,但同时,社区居民的安全保障问题和公共区域维护问题较为复杂,根据统计,B社区的安保人员已经有60人,还不包括一些成本较高的摄像头和电子围栏,即使如此,也是只是基本保证良好的生活秩序。

四、封闭式社区转型发展的具体规划对策

通过上文对街区制、小区制的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开发住区和封闭住区各优缺点,在街区制推广改革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困难,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方面,就要对居住区规划中街区制推广条件因素进行全面详细的分析,包括:优势(S)、劣势(W)以及面临的机会(O)和威胁(T)。通过上文的分析,已经对街区制的发展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根据A、B两个社区的发展情况可以发现,街区制、小区制各有得失,但是街区制社区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未来社区规划的需求是不可否认的。因此,本文基于A、B两个社区的实际调查分析结果,对封闭式社区转型发展以及新建社区的发展提出几点具体规划对策:

第一,自上而下确立社区开发的价值取向。在城市化扩展深化的过程中,城市居民的组织生活能力不断增强,城市社区是内外部多元主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决定了社区的发展趋势。想要让推广街区制小区,就必须要自上而下确立社区开发的价值取向,提升城市文化内涵、价值观,促进城市发展。只有从顶层入手,明确街区制社区的发展方向,以此有效推动街区制小区的改造和建设。第二,注重宏观规划设计并促进有机融合。街区制小区的推广是一个复杂且系统的过程,需要社区规划设计、城市更新、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等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借助社区宏观规划模式促进社区、工作、交通之间的有机整合,以此让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利用模式。第三,动态调整街区制社区建设转型模式。街区制小区的空间并不是一个定值,是由社区区位、交通状况、容纳能力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结果,而且街区制社区的居住体验还会受到社区内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此外,建立激活多元化社区公共服务市场,提高社区生活场景文化内涵和交往,也是当前封闭式社区转型发展以及新建社区发展必须要做到的。综合来看,街区制社区无论是建设还是转型改造,都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社区的物理环境状态和人文环境状态,以此实现动态调整的开发模式,从而带动社区整体的转型发展。不仅如此,想要让街区制小区可以平稳的实现社区转型发展,就必须要提高社区文化,促进社区形成全新的交往关系,从而弥补政府市场在监管调控上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实现社区生活常见的多样便捷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居住区进行具体的规划过程中,选择何种规划方式需要根据居住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来选择具体的规划方式,或者采用混用式的规划。通过本文分析可知,无论是开放式街区制还是封闭小区制,在实际运行中各有利弊,无法具体判断二者高下,更不可以采用强制执行的行政手段。根据本文可知,从封闭小区制到开放式街区制的过渡中各有得失,但是开放式街区制是一种社区规划的全新需求,因此,中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还需要对街区制与小区制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住宅小区规划社区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探析
住宅小区岩土勘察分析与评价
社区大作战
住宅小区弱电智能化工程建设实现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某住宅小区地下车库结构设计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规划·样本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