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新手爸妈带宝宝看病
2019-01-12兰政文
◎兰政文
孩提时代尤其是3 岁内,是宝宝疾病的高发时段,学会带他到医院看病乃是新爸新妈们的一项基本功,需要掌握以下方法。
医院看病防传染
医院固是治病的场所,也是传播疾病的疫区。统计显示人们5%~10%的疾患是在这里染上的,谓之医源性疾病。宝宝作为弱势群体之一(体内免疫系统尚在发育壮大之中,抗病能力较弱),更易成为受害者。如何保护呢?
1.不盲目追求大医院
大医院大夫多,分科细,经验丰富,设备好,诊治疑难病准确率高为其利,但病人多,病种杂,传播疾病的危险性更大为其弊。宝宝在多数情况下得的还是上感、腹泻等常见病,一般社区、乡或县级医院同样具有诊治能力。这些医疗单位相对病人少些,污染轻些,宝宝被传染的机会也会大大减少。同时,就近就医也免除了病儿来往奔波之苦,有利于病情康复。建议除非疑难重症,不要舍近求远去挤大医院。
2.强化保护举措
当然,小医院也是有污染的,尤其是在传染病流行季节。保护措施有:给宝宝戴一只口罩,可以阻挡90%以上的细菌或病毒侵袭;减少在医院逗留的时间,最好让一个人(如母亲)带宝宝在医院附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花园处等候,另一个人(如丈夫或保姆)去排队挂号、候诊、划价、取药等,当轮到宝宝就诊或治疗时(如打针)才进入诊断室或治疗室;别让宝宝在医院内乱跑、乱摸、乱拾东西,离开医院后注意洗手。
3.不随意更换医生
有一个相对较为固定的儿科医生最好,固定的医生对宝宝的过去和疾病状况较为熟悉,在诊治上可以少走弯路。
诉说病情有技巧
向医生述说宝宝病情,要做到简要、全面与准确。先说简要,即直奔主题,别讲一些不相干的琐事。如一些妈妈常爱这样说:昨天我休息,带儿子上爷爷奶奶家,去时还好好的,在爷爷奶奶家也挺好,只是回家途中有点没精神,我以为他玩累了没在意,可晚上8 点钟一试体温表发现他发烧了……说了这么多,其实关键的只有一句“儿子昨天晚上8 点钟开始发烧”就行。至于你昨天是否休息,到奶奶家还是姥姥家,你自己的一些想法或猜测,都与病情无关,唠叨这些除了浪费时间外别无它用。
但要记住,也不要只顾简要而忽略了全面,即从宝宝发病到看医生之间的全过程,包括主要症状,发病时间、部位、程度及伴随症状等都要说清楚,不要有遗漏,以便医生全面了解宝宝的病情,有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如宝宝腹痛,要说清腹痛的部位,腹痛开始的时间,是一阵阵痛还是一直痛,痛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又在哪些情况下加重等;再如宝宝腹泻,须说清每天大便的次数、颜色、性状(米汤样还是稀水样、蛋花汤样)、有无腥臭或特殊气味等。同时,此次就诊前去过哪些医院,服过什么药,剂量多少,效果如何(避免短期重复用药)也要说明白;并把已做过的各项检查报告单提供给医生(避免重复检查,减少宝贝接受不必要的抽血或X光线照射)。再者,宝宝有无已经诊断清楚或正在治疗的疾病,如肝炎、肾炎、血液病等,便于医生开药时避开使用对这些疾病有影响的药物。另外,曾有对某种药物过敏的病史更要说明白,以免重蹈覆辙。
特别提醒:述说主要症状时要力求准确,如“发烧10 小时”“腹泻2 天”“咳嗽1 周”等。不要说“从奶奶家回来就发烧”,“我下班回家他就叫肚子痛”,“咳嗽有些时日了”等模棱两可的话,因为医生没法知道你是哪天从奶奶家回来或是几点钟下班回家的。
总之,家长在述说宝宝病情时,一定要实事求是,既不要含糊其辞,也不要凭想当然来编造。不妨在去医院前,将宝宝的症状、发病经过与用药情况脑子里进行一番整理,打好“腹稿”,或者用笔记录下来,以备医生的询问或主动告诉医生。
10 种情况看急诊
顾名思义,医院急诊科是为发生了紧急情况的病儿设立的,你的宝贝是否需要看急诊,可参考以下症状,以避免跑冤枉路,或耽误病情。
1.持续发烧
3 个月以下宝宝突然发烧或3 个月以上的宝宝连续发烧超过3 天以上,或任何时候发烧达40℃或以上。
2.意识很差
宝宝因生病变得反应迟钝,甚至对外界刺激变得木然,没有反应。
3.精神状况不佳
宝宝精神不好,活动明显比平时减少,食欲不佳,欢笑减少,不爱说话。
4.哭闹厉害
宝宝哭闹厉害,家人无法安抚。
5.剧烈呕吐
宝宝吃下的食物几乎全部吐出,或呕吐物带有血丝或呈咖啡色物体。
6.频繁腹泻
宝宝腹泻一天超过4~5次,并且食欲减退,大便呈黏液状或有血便。
7.明显脱水
宝宝超过8 小时没有排小便,并伴有口唇干燥或眼眶凹陷等表现。
8.皮肤颜色改变
宝宝皮肤颜色变灰白或变成紫色,或有出血点或紫斑光亮等现象。
9.呼吸加快
宝宝呼吸较为急促,次数每分钟超过30~40 次。
10.突然发作抽筋
宝宝突然出现肢体抽筋,或者全身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