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院的真实生活
2019-01-12白雁
白 雁
从唐代初年产生到清末退出历史舞台,古老的书院体系在中国存在了一千多年。在各种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看到古代学子们的书院生活,似乎和现代的学校生活差不多。事实果真如此吗?
古代书院为何都安在深山老林里
书院产生之初,常与僧院、道观为邻,选择的地址往往在深山老林里。例如年代最为久远的光石山书院,就建在攸县(今属湖南)麒麟山中,附近有朱阳观与惠光寺。
比光石山书院稍晚的李宽中秀才书院,则直接建在石鼓山的寻真观里。这里风景优美,如诗如画。读书人和道观中的道人坐以论道,互相熏陶。
不光选址很讲究,创建人对书院内的小环境也很在意,常常栽花种树,移竹运石,打理书院。唐朝著名的诗人贾岛在《田将军书院》一诗中这样描写田将军书院内的美景:“满庭花木半新栽,石自平湖远岸来。笋迸邻家还长竹,地经山雨几层苔。”
唐人为书院选址的习惯一直沿袭了下来。宋代一些著名的书院,也都坐落山间。例如,岳麓书院建在岳麓山下,白鹿洞书院建在庐山五老峰下,嵩阳书院建在嵩山的太室山脚,石鼓书院建在衡阳石鼓山回雁峰下。其他如象山书院、武夷精舍、南岳书院等,都选址在风景秀丽的山区。
书院选址,为何要在远离人烟的深山老林里呢?这与书院兴起的初衷有很大关系。古代的书院,往往在官学废坏时出现。兴办书院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科举考试;另一方面,在一些大学者看来,官学一旦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就严重丧失了教书育人的功能,并日益腐败和衰落。因此,他们以个人的力量另建书院,就是为了研究学问,启迪民智,回归教育的本质。而在他们看来,一个空灵安静的地方,更有益于做学问。
学生违规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
有了德高望重的山长和教师,书院不愁没有学生。因此,书院也设定了不低的入学门槛,也有入学笔试,而且招生数量有限。
一旦进入书院学习,学生就要遵守书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以明道书院为例,首先要求学生穿“校服”。这个校服当然不是像现在一样统一定做,只是规定要穿颜色深的衣服。另外,书院还设了专门针对学生的“请假簿”“讲簿”“德业簿”“食簿”“宿斋簿”。明道书院还规定,学生请假不得超过三个月;谒祠、听讲、供课三者都需要登记,缺席三次就“罢职、住供”。这个住供,就是停止供给。
当然,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学业。古代书院中的学生学些什么呢?即《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经典。学子每天的学习时间划分成起床后、早饭后、午后、晚上四段,每一段都有规定的学习任务。而且既有自学,也有讨论,还有老师解惑,还是很科学的。
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书院还有考试制度,主要考查德行和学业两大方面。学业考试以南宋时期的延平书院为例,每个月有三次小考,考得好的,成绩一出来就有物质奖励,并且还会累积积分,累积到一定程度则升级,也与经济利益挂钩。
德行考试的考核标准一般因山长的习惯而定。例如,朱熹主持白鹿洞书院时,提倡自觉自励,不作硬性规定;而普通的书院则从更实用的角度出发,对儒家伦常作了具体化的规定。
有人拿书院当作“高考复读班”
中国古代的书院,并不能为学子提供一张“就业文凭”,充其量只有一张“肄业证”,但是学子们还是源源不断地前来。他们之中,有人是拿书院当“高考复读班”,希望经过名师点拨后金榜题名;也有的人是为了学问而来。不管是为什么而来,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在书院内,他们将极有可能目睹国家级的学术盛会。在这些学术盛会上,大师与大师之间进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在文化史上留下灿烂的一笔。
书院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经费,而书院经费的来源多依赖于学田。
到了清代,书院的经费则由官府一次性拨给,书院因而不可避免地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庸。尽管还有一些理想主义的书院在苦苦支撑,然而,书院的没落已经无可挽回。光绪年间,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已经与科举合为一体的书院也一并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