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代谢紊乱与褪黑素应用研究进展
2019-01-12姚昱君郭江鹏路永强刘国世
文/姚昱君 郭江鹏 张 鲁 路永强 刘国世*
(1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2 北京市畜牧总站)
75%的疾病发生在奶牛产后第1个月,尤其是营养代谢类疾病,是指机体代谢功能紊乱形成的疾病。产前3 周到产后2 周左右是奶牛围产期,围产期奶牛体内新陈代谢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发生代谢紊乱严重阻碍奶牛的生长发育,损害生产性能,易形成奶牛繁殖障碍,如继发性不孕症[1]影响生殖周期。
1 奶牛代谢紊乱的发病原因
奶牛产后真胃变位,前胃迟缓,机体炎症造成奶牛食欲下降,采食量低,导致机体营养供应不足。高产奶牛泌乳、妊娠和分娩期间营养需要增加,即便是提高奶牛产后饲料营养、改良饲料适口性增加奶牛采食,奶牛摄入的养分依然无法平衡机体能量损失。机体只能通过调节代谢,动员不同组织能量储备,形成奶牛负能量平衡状态(Negative Energy Balance,NEB),NEB是代谢疾病的病理学基础。产后奶牛摄食量不足[2],饲料能量物质过高,碳水化合物和干物质比例过低、饲养员技术经验不足,都会导致NEB形成,进而导致代谢紊乱。奶牛摄食量低、食欲不振,既是代谢紊乱的症状,也是产生的原因。
1.1 酮病的发生原因
1894年,Lande首次提出奶牛酮病的概念[1],奶牛酮病又被称为奶牛醋酮血症,其特征是血液、尿液和牛奶中酮水平升高,血糖降低。奶牛酮病有多种类型,分为原发性、继发性、营养型和自发型。
在N E B期间,奶牛通过分解脂肪和蛋白平衡机体的能量需求,脂肪分解产生甘油三脂(Triacylglycerol,TAG)使血液中游离脂肪酸(Freefattyacid,FFA)浓度增加,FFA通过肝细胞β-氧化作用释放能量生成酮体[3]。同时奶牛体内激素水平受代谢紊乱影响,血糖浓度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垂体葡萄糖受体激活,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β-氧化作用受到胰高血糖素刺激和胰岛素抑制。三种激素共同作用,使酮体生成增多,从而形成酮病。
1.2 脂肪肝的发生原因
脂质超过肝脏自身氧化和分泌的能力,在肝脏积累形成脂肪肝,泌乳早期超过50%的奶牛会出现甘油三脂(Triacylglycerol,TAG)积累,30%~40%的奶牛患有中度脂肪肝,5%~10%的奶牛患有重度脂肪肝[4]。
健康情况下,TAG被肝脏水解,或者通过将TAG转化为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的形式排出肝脏,VLDL是转运TAG的主要方式。患脂肪肝的奶牛,机体将肝脏无法代谢分泌排出体外的多余脂质,以TAG的形式贮存在肝脏中,脂质积累导致肝脏代谢能力下降。脂肪肝奶牛体内VLDL合成减少,TAG无法及时排出肝脏,在肝脏内形成脂质积累。反刍动物与非反刍动物相比,脂肪肝发病率更高,可能与VLDL合成速度低有关。
脂肪肝患病早期,奶牛会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产奶量下降,尿酮浓度升高等症状,严重时肝肾衰竭或心脏骤停。脂肪肝经常伴随其他肝脏疾病发生,与机体各组织器官密切相关。研究发现,脂肪肝导致高产奶牛后续受孕率降低,机体出现炎症和溃疡,分娩间隔时间延长,显著影响生殖性能,严重时导致心肌炎,肾脏、卵巢、子宫和肌肉组织的坏死。
1.3 酮病与脂肪肝的关联
酮病和脂肪肝的发生都与代谢紊乱形成的NEB有关[5]。代谢紊乱导致机体生成高浓度的非酯化脂肪酸(NEFAs)和β-羟基丁酸(β-hydroxybutyrate,BHBA),增大肝脏负担,导致肝脏脂质积累,肝脏是机体代谢的重要场所,肝脏疾病影响糖异生过程,继而诱发酮病和脂肪肝,酮病产生的NEFA损伤肝脏,脂肪肝被认为是酮病的征兆[6],二者相互作用。与健康奶牛相比,患有代谢疾病的奶牛共发现524 个肝脏基因表达差异显着,其中10%与新陈代谢有关,脂质代谢和糖异生的关键基因显著上调[4]。两种疾病通过不同的机制,损伤奶牛肝脏,对器官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伤。
2 代谢紊乱损伤雌性动物生殖机能
随着动物营养科学及遗传育种研究快速发展,奶牛产奶量及奶品质大幅度提高。其繁殖性能在近五十年中并未随着科技的进步而增加,甚至还有所下降。近期研究表明,高产奶牛代谢紊乱疾病是奶牛繁殖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7]。
发生酮病或脂肪肝的奶牛,血液中NEFA、BHBA、乙酰乙酸(Acetoxyacetic Acid,AcAc)、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等物质的浓度会随着机体代谢的变化而升高[8]。酮病奶牛血液中NEFA浓度超过1. 0 mmol /L,被用作检测代谢类疾病的指标。NEFA本身具有脂毒性,产生ROS引发氧化应激,损伤机体[9],同时影响内质网压力发生变化,增加机体内细胞凋亡[10]。NEFA或其相应的酰基辅酶A能够通过结合特定受体直接改变信号传导途径,或改变蛋白质结构和功能,间接改变信号传导途径。NEFA激活TLR-4和MAPK途径,启动NF-κB信号传导途径,增大细胞炎症反应[3]。肝病奶牛体内的卵母细胞质量和发育潜力显著低于健康奶牛[11],高浓度的BHBA和葡萄糖损伤卵母细胞成熟和胚胎发育潜力[12],高浓度的BHBA和γ-GTP抑制牛卵母细胞MII期发育[13]。
代谢紊乱引起激素分泌发生变化。NEB动员脂肪分解,直接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的分泌,同时影响促卵泡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4)、瘦素(Leptin)等分泌[14]。卵巢排卵过程受到抑制,优势卵泡无法及时排出,形成卵泡囊肿,引起卵巢发生病变。酮病奶牛体内胰岛素含量较低,胰岛素具有刺激牛卵泡细胞发育的功能[15],肝病奶牛卵泡液中生长因子浓度较低[16],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机体无法顺利发情,卵泡和输卵管中卵母细胞和早期胚胎发育受阻,最终不仅导致奶牛妊娠率减低,流产率升高[17],而且可能出现子宫机能减退等现象。
肝脏脂质积累会增加机体对炎症刺激的敏感性,使奶牛患病率增加,容易形成肝炎。肝脏的变化导致GHR-1A(GH受体),IGF-I,IGFBP 3、4、5、6(多种IGF结合蛋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酸不稳定亚基(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acid-labile subunit,IGFALS)的浓度降低,IGFBP-2增加,导致IGF-I的循环浓度和半衰期显著下降,卵泡成熟受阻,雌二醇的合成能力降低,排卵延迟。
代谢紊乱使免疫细胞受到过氧化反应损伤,免疫功能降低[18]。体内和体外的实验已经证实高浓度的NEFA损伤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和外周血单核细胞γ-干扰素(IFN-γ)[19]受NEFA影响降低。BHBA增多,白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细胞功能随之下降[20]。机体免疫力低下,更易患感染性疾病,如乳房炎和子宫炎,炎症抑制胚胎发育,影响产犊后子宫修复[4]。
3 褪黑素与营养代谢疾病
褪黑素(MLT,n-乙酰-5-甲氧基色胺)是一种主要由松果体分泌的吲哚类激素。在哺乳动物中,色氨酸转化为5-羟色胺,AANAT将5-羟色胺转化为n-乙酰-5-羟色胺,经过HIOMT的催化,最终生成褪黑素。
光线和视觉影响交感神经支配褪黑素合成。光照强度变化刺激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去极化,经视神经刺激下丘脑视交叉上核,下丘脑视交叉上核通过突触后神经节网释放肾上腺素,作用于松果体。松果体调节AANAT酶的表达和活性,调节褪黑素合成与分泌。脊椎动物血液中的褪黑素水平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夜间水平较高,日间分泌较低[21]。
已知两种褪黑素受体为褪黑素膜受体(MMR)和褪黑素核受体(MNR),其中褪黑素膜受体分为MT1、MT2和MT3三种。MTl和MT2都是G蛋白耦联受体,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22]。MT3属于还原酶家族,存在哺乳动物各种组织和器官中[23],与其他亲水性或亲脂性抗氧化剂相比,褪黑素的两亲性使它更容易穿过所有形态生理障碍,可以保护整个细胞免受氧化损伤[24]。褪黑素独特的生理特性使其在代谢紊乱的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1 褪黑素缓解代谢紊乱
褪黑素缓解代谢紊乱主要与褪黑素保护肝脏的功能有关。肝脏是人体主要代谢器官,作为机体的中转站,在糖、脂、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在妊娠和哺乳时期,机体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营养,能量需求的变化使肝脏负担增加,此时肝脏易发生病变[25]。
褪黑素强大的抗氧化功能保护肝脏,直接清除自由基,包括O-,H2O2,OH,ROO,1O2,NO,ONOO-等多种自由基;激活抗氧化酶,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26]。增强其他抗氧化剂活性[27],保护抗氧化酶免受氧化损伤[28]。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SH-R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29,30]等活性和表达量都提高;减少有害物质产生,如丙二醛(M D A)和次氯酸(H y p o c h l o r o u s a c i d)减少[31];抑制增加氧化应激酶的活性和相关基因的表达,如一氧化氮合酶(NOs)[32]、黄嘌呤氧化酶(XO)的活性和表达量降低,下调HO-1基因的表达。褪黑素具有降血脂的功能,促进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抑制胆固醇合成和受体的活性。体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减少,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多;褪黑素具有抗炎性,可以减少促炎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在体内含量减少,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增加;防止NLRP3炎性小体活化,硫氧还蛋白结合蛋白2(TXNIP)表达增加,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抑制氨基转移酶发挥作用,如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降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反应过程产生大量ROS,无法利用常规的抗氧化剂进行清除,褪黑素独特的双亲性保护细胞线粒体免受损伤,提高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效率,减少线粒体电子漏,减少自由基生成[33]。褪黑素抑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活化,SREBP-1c靶基因下调,阻止脂多糖lps诱导的肝脏脂质堆积[34]。
此外,褪黑素可以抑制雌激素缺乏和内质网应激引起的肝脏脂肪变性。外源性褪黑素对去卵巢(OVX)大鼠肝脏脂质积累和细胞氧化应激均有抑制作用,褪黑素可减轻OVX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35]。microRNA(miRNA)是基因调控的关键调节因子,miRNA功能障碍是代谢疾病的共同特征,miR-23a调节ER应激。褪黑素缓解衣霉素诱导的脂质积累,通过控制miR-23a表达机制和Ca2+稳态,降低肝细胞的ER应激,在改善ER应激诱导的肝脂肪变性和炎症中起关键作用,可用作药理学试剂保护肝免受ER应激诱导的代谢功能障碍[36]。
3.2 褪黑素参与代谢节律性调节
机体代谢受到昼夜节律的调控,机体生物钟通过调节代谢关键步骤和反应底物,实现代谢途径的时间调节。目前已知的生物节律调节因子有去乙酰化酶(SIRT1)和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两者与生物钟机制联合作用,参与哺乳动物生理代谢与生物节律调节。褪黑素连接光周期和机体内各种节律,参与调节机体节律性[37],并且可以改善由于昼夜节律紊乱造成的能量代谢变化[38]。另外,褪黑素的昼夜节律性参与调节生殖活动,主要通过调节性腺轴改善机体生殖的功能,改善卵巢功能和卵泡发育,在后期继续影响胎儿发育[39]。
3.3 褪黑素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褪黑素作用于免疫细胞,促进抗体生成,提高机体对抗体敏感性,增强抗体作用。褪黑素作用于淋巴细胞,促进淋巴因子释放,提高免疫成分活性,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增加免疫器官重量[40]。针对病毒和寄生虫等外部应激原,褪黑素使尚未激活的免疫系统提前进入兴奋状态,实现早期免疫应答;对于短期或慢性免疫反应,如败血症性休克,褪黑素一方面进行负反馈调节,一方面作为抗炎因子发挥作用。褪黑素对于免疫系统多效、多样和复杂的作用,被形象的称为“免疫缓冲液”[41]。
3.4 褪黑素减少代谢紊乱产生的并发症
褪黑素作用到患病机体,有效控制疾病损伤,缓解代谢紊乱产生的并发症,加快机体恢复[38]。褪黑素减轻乳房炎对奶牛的伤害,降低牛奶体细胞数,缓解乳房炎症状,促进奶牛乳房恢复健康[42]。褪黑素缓解代谢紊乱造成的奶牛雌性繁殖障碍,长期改善小鼠、猪、牛、绵羊等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改善线粒体功能,延缓卵巢的衰老,调节胚胎新陈代谢,促进胚泡形成。褪黑素作用于黄体细胞,刺激P4分泌,增加小鼠胚胎附植点数以及产仔数。促进子宫在胚胎附植的过程中形成接受态,利于胚胎正常发育,在胚胎早期植入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褪黑素穿过生理屏障作用于胎盘,减少氧化应激对胎盘的损伤,降低牛的流产率。
4 展望
代谢类疾病对奶牛养殖行业造成巨大损失,多年来,一直积极寻求治疗奶牛代谢疾病的方法,既要安全有效,又要符合市场对于成本的预期。褪黑素的生理功能有利于解决奶牛养殖行业诸多问题,其独特的功效为中国乳业开发新产品提供了思路,其对于奶牛生殖和免疫方面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证实,对于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也在多个物种上得到验证,关于褪黑素与代谢的具体作用机制依然是研究的热点,缓解奶牛代谢疾病的药用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