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篆刻艺术发展简述
2019-01-12□顾工
□ 顾 工
中国的印章艺术在经历了秦汉印的高峰之后,实用印章与艺术印章走向殊途。文人篆刻经过元、明两代缓慢的发展,到清代中后期逐渐发力,在吴门派、徽派、浙派的基础上达到明清600年篆刻史的高峰,产生了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黄士陵、吴昌硕等一批开宗立派的大师。民国之后,上海印坛有吴昌硕、赵叔孺两大门派,北京则以齐白石、寿石工为代表,或张扬个性,或传承古典,呈现刚柔并济、交相辉映的多元格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文艺政策的指引下,文学艺术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新的特点。就篆刻艺术而言,这70年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1949-1976)。民国时期的篆刻家除了有一些担任教职之外,大多没有固定职业,他们寓居上海、北京等大城市,通过挂单鬻印谋生。1949年以后,王福庵、钱瘦铁、邓散木、来楚生、陈巨来、钱君匋等篆刻名家仍居上海(只有方介堪等少数回归原籍地),不过他们需要适应时代环境的转型和个人生计的变化。以民国时期享誉印坛的邓散木(1898-1963)为例,他在1950-1955年间,既是上海市新成区人民代表,又是居委会主任,几乎把全部精力都花费在做里弄工作上;1955年他应人民教育出版社之邀到北京书写简化字模和学生字帖,后来又因病截去一足,篆刻创作几乎停顿了。
20世纪50年代初,旧上海的艺术社团都已星散,1955年张鲁庵在上海发起成立新中国第一个书法篆刻团体“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筹备会”,公推当时唯一健在的西泠印社创始人王福庵为主任委员,马公愚、钱瘦铁为副主任委员,张鲁庵为秘书长,发展社员约百人。次年组织社员72人集体创作《鲁迅笔名印谱》,以及社员田叔达刻《毛主席诗词十九首印谱》,方去疾、吴朴堂、单孝天合刻《瞿秋白笔名印谱》和《养猪印谱》,钱君匋刻《长征印谱》等等。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以及便于篆刻作品的传播,这些印文内容紧扣时政,打上了革命年代的鲜明烙印。到1960年,因王福庵去世和张鲁庵病重,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筹备会停止了活动。
而这一年,上海中国画院成立了,一批兼擅篆刻的书画家如马公愚、钱瘦铁、王个簃、来楚生、陈巨来、叶露园等被吸收为画师,获得了生活保障。1961年,上海一个重要的书法团体诞生了,这就是“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的前身),由沈尹默任主任委员,郭绍虞、王个簃、潘伯鹰为副主任委员。下设理论、辅导、篆刻三个组,其中篆刻组主任来楚生(1904-1975),是学吴昌硕而能自出新意的大家,印风质朴老辣,线条斑驳,疏密对比强烈,肖形、佛像印姿态生动,著有《然犀室印学心印》。另有陈巨来(1904-1984)是赵叔孺高足,擅长满白文和元朱文,元朱文印公推为近代第一,精能至极,是工稳印风的典范,著有《安持精舍印话》。钱瘦铁、王个簃、叶潞渊、钱君匋等也都是一时名家。
西泠印社恢复活动是建国以后篆刻界的一件大事。西泠印社创立于1904年,由叶铭、吴隐、丁仁、王福庵四人发起于杭州,十周年社庆时公推吴昌硕为社长。抗战期间,杭州被日寇占领,西泠印社的活动被迫中断。新中国成立后,西泠印社派出代表,将印社社址及相关文物交给政府管理。此后,西泠印社便停止了社务活动。1956年,时任浙江省图书馆馆长的张宗祥在省人大会议上提交了一份议案,主张恢复西泠印社。此后成立了“恢复西泠印社筹备委员会”,张宗祥任主任委员。1962年,浙江省领导作出全面恢复西泠印社活动的决定。1963年秋,“西泠印社建社六十周年社员大会”在杭州召开,董必武、郭沫若、陈叔通发来贺词,周建人亲自出席。大会选举张宗祥为社长,潘天寿、傅抱石、王个簃等五人为副社长,西泠印社自此恢复了活动。
这一时期重要的篆刻家,北京有陈半丁、齐燕铭、刘博琴等,上海有钱瘦铁、来楚生、陈巨来、方去疾等,浙江有韩登安、沙孟海、方介堪等,江苏有丁吉甫、罗尗子、桑愉等,福建有陈子奋,湖北有唐醉石,山东有蒋维崧。其中陈半丁(1876-1970)是吴昌硕弟子,曾任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齐燕铭(1907-1978)篆刻师承寿石工,曾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钱瘦铁(1897-1967)是职业书画篆刻家,“江南三铁”之一,为人为艺俱有风骨;韩登安(1905-1976)是王福庵弟子、浙派传人,对当代浙江篆刻影响很大;罗尗子(1913-1968)和桑愉(1929-1979),融汇汉金文和黄牧甫印风,饶有意趣。“文革”期间,上海方去疾(1922-2001)不但自己探索简化字入印,还利用出版工作之便,组织老中青印人用简化字创作并出版《革命样板戏唱词选刻·新印谱》三册,为篆刻传承做出了努力。
第二时期是从“文革”结束到20世纪末(1977-1999)。“文革”后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使社会风气焕然一新,文化、科技等各领域迅速现出活力。1978年上海《书法》杂志创刊,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推动了篆刻艺术在全国的发展。当时最早且最具影响的篆刻活动,要数1983年《书法》杂志主办的“全国群众篆刻征稿评比”,从全国4000余件投稿中评选出100件优秀作品,江成之、苏白、马士达、黄惇、陈茗屋、石开、苏金海、徐利明、刘绍刚、陈辉等十人获一等奖。其中江苏四人,上海三人,江浙沪占绝对优势。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等综合性展览都包含篆刻,篆刻作品一旦入选,同样作为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条件。20世纪80年代是各地印社成立的高峰期,许多省、市、县都成立印社,开展篆刻学习和交流。至于单独的篆刻展览,西泠印社1987年起举办国际篆刻评展,至今举办九届;中国书法家协会1988年起举办全国篆刻艺术展,至今举办八届。通过历次展览选拔出的一大批篆刻作者,构成了当代篆刻家的基本阵容。
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氛围已经走向改革开放,倡导创新。当时篆刻界老辈人物逐渐稀疏,各地成立的书协、印社以及蓬勃开展的艺术活动,迫切需要一大批年富力强的高手来带领。于是,一批在六七十年代困难条件下有缘师从老辈名家的年轻印人脱颖而出,成为印坛瞩目的对象—如方介堪弟子韩天衡、林剑丹,韩登安弟子茅大容,沙孟海弟子朱关田、祝遂之,陈巨来弟子吴子建、陆康,钱君匋弟子吴颐人、陈茗屋、徐正濂,来楚生弟子童衍方,陈子奋弟子林健、石开,沙曼翁弟子马士达、李刚田,陈大羽弟子黄惇、徐利明,李可染弟子王镛,苏白弟子刘一闻,等等。
不同的师承和取法路径,造成了他们对古代印章传统如古玺、汉官印、玉印、将军印、清代名家印风的不同侧重和扬弃,在三四十岁的年龄即已形成既有古风又具个性的艺术面貌,甫一出道就得到印坛的认可。1990年前后上海书店出版的系列印谱如《韩天衡印选》《吴子建印集》《刘一闻印稿》《石开印存》《祝遂之印存》《茅大容印辑》《陆康印选》《黄惇印存》等影响甚广,巩固了这批篆刻家在当代印坛的位置。
在这批当代名家之中,如果要以影响力而论,南北当首推韩天衡和王镛。上海韩天衡早年在温州参军10年,从方介堪学习篆刻,打下了深厚的汉印根基;回上海后,逐步形成雄健奇肆的个人印风,得到诸多艺坛大家的认可,沙孟海称他“为现代印学开辟一新境界”,奠定了他作为当代篆刻领军人物的地位。北京王镛,在内蒙古插队六年,1979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教授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取法民间砖瓦陶文入印,粗头乱服,意象瑰奇,倡导“大写意篆刻”,执北方印坛之牛耳。此二人印风一富贵一野逸,都是引领时代风气的大家。
随着国家对文化投入的重视,新建设的一些博物馆为篆刻爱好者学习古代印章提供了便利。上海博物馆的中国历代玺印馆是第一个专题陈列玺印篆刻的艺术馆,从馆藏上万方印章中选出500 余件佳作展出。另外,西泠印社收藏历代印章7000多方,于1999年建立中国唯一的印学博物馆,设有历代玺印厅、篆刻流派厅、书画厅、印学厅、印材厅等,以历史演变和印学发展为脉络,陈列了各个时期的印章精品。还有西泠印社副社长钱君匋,将毕生收藏的数百方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印章捐献给国家,建立桐乡市君匋艺术院,这也成为篆刻学习者观摩的胜地。
第三时期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2 0年(2000-2019)。许多高等院校、艺术机构开设了面向全国招生的书法篆刻培训,推动了篆刻艺术在全国各地的普及和提高。在过去篆刻相对薄弱省份如辽宁、河南、广东、山东等,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青年作者,在兰亭奖、全国展、篆刻展上入选获奖不断,江浙沪篆刻在入选数量上不再占有优势。篆刻人才过去聚集在少数省市的局面被打破了。
西泠印社在2003年百年社庆之后,陈振濂担任副社长兼秘书长,大刀阔斧开展了一系列改革,每年举办篆刻展览和研讨会,强化了西泠印社在篆刻界的号召力。还重视人才储备,改革入社方式,在推荐入社、邀请入社之外,增加了考试入社这一途径,吸纳了一批创作实力突出的年轻篆刻家。到了2006年,文化与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下设中国篆刻艺术院,韩天衡任首任院长(现任院长为骆芃芃),聘请了一批篆刻名家为研究员,多次举办国家级篆刻活动,尤其是致力于篆刻艺术学科建设,争取到了首个篆刻方向的硕士点、博士点。这一南一北两家篆刻机构交相辉映,成为近20年全国性篆刻活动的主要领导者。
2006年,西泠印社申报的“金石篆刻”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非遗”是一种文化身份,意味着篆刻在中国诸多艺术门类中具有特殊地位,成为人类文明的瑰宝。
这时期,傅嘉仪、马士达、查仲林等人已经物故,韩天衡、王镛、李刚田、黄惇等进入退休年龄,随着年岁渐长,他们刻印的数量明显减少。尽管他们在艺术圈的声望与日俱增,但是当代篆刻创作的接力棒已然交到更年轻的一代篆刻家手中。如20世纪60年代出生的王丹、许雄志、朱培尔、张公者、范正红、徐庆华、戴武、魏杰等人,在八九十年代的全国展、中青展上获得肯定,驰骋印坛二三十年,成为当前篆刻界的中坚力量,或者担任全国大展的篆刻评委。他们的优势在于,一方面,他们学习篆刻没有受到“文革”的干扰,有好的师承和扎实的训练;另一方面,他们赶上了开放的时代,善于利用古代书法篆刻的各种资源,转化为自我的篆刻风格。接踵而起的是70后篆刻家,如鞠稚儒、戴家妙、何连海、何国门、陈靖等,也已各有成就,在印坛占据一席之地。
在任何艺术门类中,创作与研究都是一体两翼的关系。不过,印学研究的发展较为迟缓,在很长时间里只有零散的印论而无正规的论文。自2003年起,西泠印社在杭州市财政支持下,每年秋季举办一次国际印学研讨会,有专题性,有综合性,每次入选数十篇论文。持续十几年,积极作用显而易见:研究选题得以细化和深入,学术规范也建立起来,吸引了一批书法硕士、博士进入印学研究领域,扩大了研究队伍,繁荣了当代印学研究。目前的印学研究细分为古代印章研究、篆刻史研究、古代印论研究、印谱研究、印学批评等若干领域,论文质量开始向文史哲学科靠拢,韩天衡、黄惇、孙慰祖、李刚田等都有大量成果问世。
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开设书法篆刻专业的高校已经接近百所,高校成为青年篆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在“文革”结束后就开始招收书法篆刻研究生,在篆刻教育方面富有课程经验和师资优势。华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山东艺术学院、渤海大学等高校近年来大力引进师资,推动篆刻教育。在这一背景之下,2018年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华东师范大学、《书法》杂志首创“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入选获奖作品水平之高超出举办者的想象,显示出篆刻学科教育对篆刻艺术的传承卓有贡献。
七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沧桑巨变,篆刻艺术虽属小众,其发展也与国家命运共起伏。相较于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新中国的篆刻艺术毫无逊色,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篆刻家。哪些人最能代表新中国篆刻成就呢?我们试以上述三个时期的印人来作比较:其中活跃于第一时期的篆刻家大多成长于民国年间,1949年之前就已经风格定型,属于清末民国印风的延续;活跃于第三时期的篆刻家人数虽众,媒体宣传亦广,但因年龄尚轻,影响力还有所不逮;真正属于新中国培养起来、能够代表新中国篆刻成就的,应该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纵横印坛的这一代印人。如韩天衡的浑厚华丽、王镛的苍茫散逸、石开的奇诡多变、刘一闻的瘦硬刚健、李刚田的平和宽博、傅嘉仪的酣畅流动、黄惇的巧借青花瓷押字、祝竹的见刀见笔、茅大容的严谨整饬、徐正濂的错综方圆、马士达的开张霸悍、吴子建的鸟虫婀娜、苏金海的甲骨挺拔、祝遂之的古玺静穆……
这一代篆刻家创新意识之鲜明、风格语言之完善以及整体水平之突出,不仅仅在现当代,放在明清以来篆刻史上都是可圈可点的。尽管他们的印风各自不同,但也有共通的特点即“写意”,发展了中国艺术的写意精神,写时代之意,写胸中之意,凸显篆刻的独立审美功能,这是当代篆刻的重要特征。另外,他们对视觉形式的开拓,对不同材质印章的探索,以及反对袭古守旧和流派式的传承,推动了当代篆刻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