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创意设计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9-01-12陆瑶瑶荆楚理工学院
□陆瑶瑶 荆楚理工学院
文化创意设计作为一种新型发展理念,以人的创造力为核心,通过知识、文化的不断创新与融合,塑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现象,并且以起独有的特点助力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本文从文化创意设计的视角出发,从传统生活方式、文化生产与消费、文化基因三个角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非遗作为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化基因,是人们长久以来生活习惯以及文化的积累。而文化创意从非遗特点以及非遗保护过程中受到的阻碍因素入手,对其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与改进。文化创意以“创新”为理念,通过全新的设计方式,为民间艺术与文化创意搭建起了桥梁,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以传统生活方式为创意设计基础
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经历了无数的历史变迁,其自身的文化也是在长久的历史变迁中形成的,具有本土化的文化特点。如不同区域、不同民族之间的生活方式不同,其传统生活方式就是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升,在衣食住行的任何一个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变化。同时,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人们在盲目追求外来文化的同时,逐渐淡忘了本土文化,增加了我国非遗保护的难度。
以我国传统的农耕方式为例,传统农耕时期的劳动方式虽然是一种传统文化,但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其并没有以“古董”的方式传播下来,而是以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通过文化创意设计,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被进行了创新性设计。我国仍旧是农业大国,农耕劳作也是多数人生活的主要方式。因此,对非遗的保护与创意设计,我们需从双面角度分析。
二、文化生产与消费
虽然非遗在历史的发展下会不断地沉淀,变得更加纯粹,但从文化创意设计的角度分析,其产业的生产与消费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非遗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特色,承载着祖辈的情感,而文化创意发展需要从时代背景出发,成为以创造力为核心的经济价值导向。人们对文化创意设计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观点不一,有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组成的中华传统文化,应该与古玩、字画一样,不管历史怎样变化,都要保证一成不变;但是也有人认为,唯有创新才能发展,恪守成规只会停滞不前。从多年的非遗保护情况来看,一味空谈、恪守成规的保护方法并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反而加剧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衰落。联合国曾经发布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要求,以其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作为重要评判标准,并将“生命力”作为重要的保护内容。而文化创意设计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为非遗提供了“生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由此可见,文化创意设计对非遗具有保护价值,它以市场经济手段,通过创新生产与消费的方式,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以活态文化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远发展。
三、文化基因
非遗保护的目的就是促进我国传统文化能够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其体现了区域民族人民之间的稳定传承关系,是民族学与实物等的传承。从上述内容中,我们了解到非遗保护需要以一种动态生命力作为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载体,在时代的变化下,应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眼光对待非遗,不要让非遗在僵硬的纸张与文字中失去其本来的生命力。如民俗作为一种居民生活文化,是一种生活生产形态,蕴含着人们的情感,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自觉性行为。但是,民俗文化若是以一种表演的形势体现出来,就失去了本来的韵味,丧失了非物质文化的本质,不符合最初的保护目的。很多企业为了迎合群众的需求,在民俗表演中加入了搞笑、滑稽或者其他不属于民俗文化基因的东西进去,混淆了我国传统文化基因,不利于其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集合了文化、历史、艺术、精神等元素,有些本身具有商品性质,有些不具备商品形式,因此文化创意设计在其中的融入,需要重点分析其中的文化基因,以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质的丧失。设计者以文化基因作为文化创意设计的核心,结合当代人们的生活实际,取其精髓,将其融入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生产中,以此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诸多行业人员也一直致力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研究工作中,而传统非遗保护方式之所以见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其保护方法脱离了非物质文化的主体,导致保护与传承人失去了主语权。僵化的传统保护方式,只会让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生命力与发展的可能性。而文化创意设计在其中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我国非物质文化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对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