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元素对竹笛演奏的影响分析
2019-01-12刘海涛甘肃省庆阳市陇剧研究所
□刘海涛 甘肃省庆阳市陇剧研究所
戏曲音乐是一种艺术性非常强的综合艺术形式,很多经典戏曲作品中都有竹笛的参与[1]。因此,戏曲元素对竹笛音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本文从竹笛演奏的角度分析戏曲元素对其的具体影响。希望通过本文可以有更多的戏曲音乐工作者和竹笛演奏家关注到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融合与传承。
一、旋律发展
戏曲是一种艺术性极强的综合艺术形式载体,戏曲音乐又是其中的音乐构成部分,包含不同的唱腔、器乐伴奏以及韵白等。笛乐中对于戏曲元素的运用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对作品唱腔进行器乐化的改编与创作。在这样的创作形式中,一种是将戏曲音乐进行移植处理,将其照搬到笛乐之中,如在作品《听泉》的创作中,作曲家在作品主题创作中基本移植经典的昆曲剧目《牡丹亭》中的“游园惊梦”;梆笛代表作品《五梆子》的创作借鉴了二人台中“碰梆子”的音乐元素;另一种是在戏曲音乐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创作,如依据二人台中《螳场子》改编创作的作品《闹花灯》。
第二,在戏曲音乐元素基础上发展而来,这一形式的创作也可分为两类。其一是以戏曲音乐作品中小的音乐片段为素材,在竹笛音乐的创作中对这些素材进行加花变奏、发展,如在作品《京调》的创作中,作曲家采用了京剧西皮唱段《苏三起解》《幽兰逢春》为创作素材。其二是指很多笛曲的创作中会借鉴不同地方的戏曲音乐元素。如在作品《秦川抒怀》《秦川情》创作中,作曲家就模仿山西地区当地的特色音调,如对“欢音”和“苦音”的模仿,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民族戏曲特色。
二、调式调性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地区因为地域环境以及语言韵律特点等方面原因,造成南北方地区的方言存在很大差别[2]。南方的方言较为舒缓、平整;北方的方言的特点是具有较大的跳动性,这也造成南北方在音乐调式方面的差异。地方戏曲音乐也会根据不同的地域性特点显示出不同的风格,以昆曲为例,我们依据调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南昆与北昆,如果依据戏曲类别的不同,可以根据地域的不同划分为两大类,南北派笛曲的风格可以与之对应。
在调式安排上,北方戏曲以西皮调式为主,这里所说的西皮调式是广义的范围,虽然很多音乐创作并未包含在西皮调式内,但是因为其调性结构所具有的相似性,使两者之前存在一定关联。戏曲中的西皮调式来源于梆子戏,其调式为羽调式,其主要的弦乐器定弦均为la、mi弦,又因为北派音乐中旋律具有很强的跳跃性,给人一种明亮、轻快的感觉,如作品《京调》的主题创作中就运用了此种创作方式。
南方的戏曲音乐调式以二黄调式为主,即使少量旋律不在调式所划定的范围内,但其调式结构以此为基础。南派戏曲音乐调式为徵调式,所用弦乐器的定弦是sol、re,在旋律进行中,调式的主干音为多级进。这反映在南派笛曲中,表现为整体线条感非常平稳,如作品《茉莉花》的主题旋律就多采用级进,少有跳进,给听众安逸感。
三、板式结构
竹笛作品的曲式结构也就是戏曲音乐作品中的板式结构,戏曲音乐板式结构对于竹笛音乐同样会产生影响。在戏曲音乐作品中,其结构一般分为板腔变化体和曲牌联套两种类型,前者是指不同的旋律变化以及板式通过在某一单一曲调的基础上进行加花变奏创作完成的。
节拍与节奏在戏曲音乐中被称为板式,根据作品中板眼形式的差异,我们可以对作品进行类别划分,流水板、2拍子、4拍子以及散拍子等,同样的板式在不同的戏曲音乐中也有不同的名称,比如在梆子腔中“二六板”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一板一眼,但是在皮黄腔中,又被叫作“中板”。戏曲音乐的板式结构会对竹笛音乐的创作造成一定影响。
四、演奏中的技巧运用
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孕育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很多民间音乐都会受到地方方言影响,如在戏曲音乐中,南北方的调式与旋律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调式的影响也体现在竹笛音乐中。因为音乐风格的差别性,使竹笛在演奏技巧及音色的运用、把握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南派的竹笛演奏以颤、叠、赠、打等技巧为主,北派的竹笛演奏以吐、滑、剁、花等演奏技巧为主,两者在演奏力度、技巧等方面都体现不同的风格,这也逐渐成为竹笛演奏的基础。
北派笛曲受北方戏曲音乐影响,如二人台、梆子戏等,带有北方地区粗犷、高亢、明亮的特点。在演奏过程中,北方笛曲更加侧重于演奏者舌头的训练,这对口腔的压力及腹肌力量要求较高,在高音的演唱上难度较大。很多作品注重演奏力度的对比,这不仅与北方音乐的调性、旋律有关,与北方方言的语言韵律也有很大关联。西皮调式中音程多以跳进为主,因此,北派竹笛作品节奏感会更加强烈,音乐风格比较鲜明。为了使作品风格更为活泼,有时也会对旋律进行加花变奏。
吐音角球舌头与手指、气息的配合,无论单吐音、双吐音还是三吐音,都需要处理得干净利落;滑音的演奏也需要气息与手指配合,连贯性决定了滑音的演奏质量;垛音的演奏是一种气流极具流动,结合手指迅速下落产生的音响效果,此类装饰音与主音之间的关系没有度数的限制,因此,很多作曲家在作品中运用它来模拟自然界的声音。
南派竹笛多用于昆曲伴奏中,音乐风格具有典型的江南韵味。昆曲细腻婉转的音乐与地区风格非常吻合,南方的笛曲音乐以清新淡雅见长,适合表达抒情的旋律,这对演奏者的气息把握提出很高的要求。南方的方言语调平和,旋律级进为主,因此,装饰音多以颤音居多。在演奏时要匀速地开合音孔进行颤动,最后落在本音上,演奏过程中应注重手指弹性,演奏者需要控制好手指的速度以及松弛度,尽量匀速地保持颤动。演奏打音时,可以依照颤音的分解进行演奏,手指要干净,直上直下,确保声音的质感。
结 语
民族乐器与戏曲音乐结合的案例不在少数,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研究。通过戏曲元素对竹笛演奏的影响分析,可以加深对于我国戏曲文化的了解,有利于戏曲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这对于竹笛而言,在其创作形式与演奏方面也是一种新的拓展,对于竹笛音乐和戏曲音乐来说是互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