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嘹歌在中职院校的传承创新之路
——以广西幼专嘹歌演唱队为例

2019-01-12杨春锋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家 2019年12期
关键词:壮族一等奖荣获

□杨春锋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嘹歌”是广西壮族的长篇古歌,主要流传于广西平果县和田东县一带,因其演唱的每一句都用“嘹—嘹—嘹”作为衬词拖腔而得名。它深刻反映了壮族人民的生活形态和文化底蕴,是壮族山歌中的经典,已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保护嘹歌刻不容缓

一般而言,越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越由于其传承的范围已经非常狭小,越不被现代人接受和重视。所以,以传承与创新广西民族歌谣文化为目的,在2014年,我校音乐教师便开始着手挑选唱歌好的学生,组建嘹歌演唱队。万事开头难,一开始的排练很不顺利,嘹歌的语言属于古壮语,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难上加难,所以我们积极寻求帮助,因地制宜地与平果当地的嘹歌传承人、文化协会合作,让他们教我们嘹歌的语言和曲调,这样,嘹歌队才慢慢成长起来。

二、中职嘹歌演唱队的发展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嘹歌演唱队从最初的四人逐渐发展到现在的三四十人,并且还设立了预备队员;表演也逐步走出校园、走出广西、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东盟。2014年9月,嘹歌演唱队的声乐节目作品《天街》荣获广西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声乐甲组一等奖;2015年4月,《天街》参加南宁电视台的“社区大明星——共筑中国梦和谐邻里情”文艺展演活动,总决赛上荣获第三名,同年还荣获第四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声乐类一等奖。2017年6月,由嘹歌中职新成员演唱的新嘹歌声乐曲目《呜哇哪》在第六届广西区直院校校园文化艺术节“喜迎十九大 唱响主旋律”校园歌手比赛中荣获中职组一等奖;同年8月,声乐类节目《呜哇哪》在广西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声乐甲组表演类一等奖;同年9月,嘹歌队受邀参加广西“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职业教育联展民族文化传承主题展区”的展示;12月,《呜哇哪》被广西教育厅推荐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并于2018年4月获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声乐类二等奖;同年9月,《呜哇哪》荣获广西第12届“红铜鼓”中国—东盟艺术教育成果展演舞台艺术类“优秀作品”称号,嘹歌队从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燎原之势。

三、中职嘹歌演唱队的舞台创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嘹歌获得的成绩是大家长期努力的结果,是得益于对旧式嘹歌的改造创新。直接把“陈旧的”传统嘹歌搬上舞台根本吸引不到年轻人,所以我们找到平果嘹歌最优秀的创作人帮我们创作适合舞台表演的新式嘹歌。新式嘹歌作品在音乐创作上仍保留当地传统嘹歌风格。在演唱方式上,我们依据自身优势采用了女声两声部演唱;在舞蹈编排上,我们大胆采用了具有壮族风格的群舞、独舞相互配合的舞台表演形式;在服饰、道具上,我们量身定做了广西最具代表性的壮族传统服装,并且加入了壮族传统乐器,如马山会鼓、蜂鼓和铜铃等来丰富其舞台效果。现在看来,这些改变是成功的,只有创新才能给传统文化注入新的血液,才能使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人的生活,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四、中职嘹歌演唱队的传承作用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嘹歌演唱队正在一步步由弱变强,且越来越具有影响力,利用这种影响进行民族文化的推广、传播、继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嘹歌演唱队自成立以来就成为我校一张亮丽的名片,幼专也因此成为广西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我们代表学校先后参加区内外的各种比赛和演出,积极推广嘹歌文化,并且与平果当地的嘹歌协会合作,参加当地的“歌圩”比赛,打通民间与校园的联系;与当地的民间嘹歌博物馆合作,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料成立研究基地。身处嘹歌的发源地,我们完全可以依赖“平果”这个平台在壮族嘹歌的实践和理论上获得双重发展,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嘹歌传承下去。

壮族嘹歌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教师的辛苦付出、平果当地嘹歌传承人的帮助、学生的辛苦排练,以及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也正是这种团结奉献的精神及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而尽心尽责。而嘹歌演唱队获得的殊荣和奖励,正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和支持,同时,用新的表演方式演绎传统音乐文化,也是我们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的新式探索。

猜你喜欢

壮族一等奖荣获
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部分)(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及一等奖)
“可怕”的一等奖
本刊荣获“第九届广西优秀期刊”
本刊荣获“第九届广西优秀期刊”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东源顺天镇荣获省第二届 《乡村振兴大擂台》“十强镇”称号
《Cat’s book》
著名数学教育家熊斌荣获Erdos奖
壮族山歌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