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锦灰堆艺术形式对籽料创作构思的影响
2019-01-12王玉栋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王玉栋 周 骁 辽宁科技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锦灰堆是中国传统艺术珍品之一,形成于元代。其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出了极大的时空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元素的集合体,承载了多层次的文化叠加。这使得籽料材质的特殊性与锦灰堆的艺术表达形式相得益彰。
一、锦灰堆艺术形式的分析
“颠倒横斜任意铺,半页仍存半页无。莫道几幅残缺处,描来不易得相符。”诗中所描写的是锦灰堆的独特特点及形式。锦灰堆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出现在了我国传统的书画史上,它包含了多个画种。其起于元,在清初发展到了陶瓷的使用上,盛于清末。其作品非常真实地描绘了古代文人雅士书房中的常见物品,是早期文人雅士的一种游戏之作。其画面包含了类似工笔画的写实技法以及中国画疏密聚散、浓淡干湿等多种表现技巧,利用三维视觉艺术的写实画法,从而打破了人们对原有绘画的理解,拓宽了绘画的发展空间。其形式多是一些撕裂、破碎、玷污、火烧的诗书画印以及青铜器、瓦当等文物片段。包括了集杂、集珍、打翻字纸篓等,并对这些元素进行了解构重组。其布局奇特,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井然有序。将多个时空的文化元素以及各民族之间特有的文化图腾和符号进行了有机混搭,使其融为一体,从而承载起了多层次、多地域的文化交融,能够给人以古朴典雅、古色古香、雅气横生、耐人寻味的感觉。
利用新材料的立体特性及其丰富的色彩可以为玉雕技艺增添一种新的表达形式。然而,将其运用在雕刻创作上需要具有很高的审美意识和较高的雕琢技艺,而不断从事锦灰堆题材的创作能够很好地锻炼这种多元素的工艺处理能力。
二、传统雕刻中籽料的运用
雕刻材料近年来多种多样,如玛瑙、籽料以及翡翠等。要想将锦灰堆艺术形式运用到雕刻中,也只有籽料皮色的特殊性能与之相称。籽料是原生矿脉经过风化侵蚀所剥落下来的山料,它是一种经山洪流水亿万年的冲刷磨砺而形成的一种次生卵状籽料。其块头较小,质地温润且坚硬。籽料玉皮是众多雕刻材料中唯一具有特殊价值的附属品,它也是区分籽料的重要因素。天然的皮色与玉质是浑然一体的,色泽由内向外呈现出自然的层次感,具有一定的时空性,显现出了厚重的沧桑感。
为了保证玉石的温润通透,明朝之前的籽玉无论原本玉皮的质地如何都会被作为杂质在雕琢之前一并去下。而皮质的意义自清朝才被重视,发展至今已成为玉雕中籽料创作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设计者对皮、色越来越考究,但他们仅仅是在古典吉祥图谱的基础上来利用籽料的皮壳颜色。虽是利用其俏色,也有画龙点睛之笔的作用,但用量极少,绝大部分的皮色还是会被剥离,仅仅作为简单的俏色被运用于点缀当中。
三、锦灰堆对籽料创作构思的影响
籽料作为稀缺的雕刻材料,在雕刻之前必须进行精心的设计,尽量保留籽料的完整度以及表现出籽料皮色的特殊性。籽料原石会有绺裂、僵皮等自然特征,在创作中也会出现皮色及其形状的迥异。锦灰堆在绘画中以杂乱为特征,但在杂乱之中显露出井然有序才是其创作过程中的布局要领。由于其图案的复杂性,将锦灰堆艺术运用到籽料的创作中能更好地对瑕疵及原材料复杂的外形进行处理,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籽料的自然特性,使其可以表现出前后关系和左右排列。同时,在设计中也可以脱离传统的古典吉祥图谱,介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民族的图腾以及文化符号,并将这些元素相互混搭。通过浮雕元素间的相互叠压来丰富雕琢元素的前后关系、左右排列,将复杂的信息呈现在一个籽料上,从而使多个文化元素在同一作品中呈现出多层次的文化层叠。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展示籽料皮色本身的沧桑感和厚重的时空性,最终创造出多元文化题材作品。
长期以来,籽料的创作题材多以传统吉祥图谱为主,而能使锦灰堆表现出厚重的时空观、丰富的民族符号以及广泛的文化元素的题材少之又少。将锦灰堆运用到籽料创作活动中不仅能为玉雕籽料的创作构思开拓新的方向,也能够为锦灰堆的发扬与传承增添新的传播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