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国学文明礼仪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2019-01-12江西南昌市东湖幼儿园张海昀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6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童谣国学

江西南昌市东湖幼儿园 张海昀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是道德修养的外在体现。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让幼儿从小受到礼仪的教育和熏陶,养成良好的礼仪修养和行为习惯,能提升幼儿的道德情操,使其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并终身受益。

近年来,我园又“国学经典,启迪智慧”为办园特色,开展了幼儿国学园本课程,其中幼儿国学文明礼仪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将国学教育落实到幼儿生活之中,是促进幼儿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将国学教育与幼儿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有效衔接并应用到生活中呢?我们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旨在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国学之精华,获得一定的礼仪经验,又达到知行合一,为幼儿的发展奠基。

一、规范为先,以国学经典礼仪文化为拓展构建幼儿文明礼仪行为培养目标

我们又《弟子规》等国学经典礼仪文化为基础,结合实际,确立我园幼儿文明礼仪行为规范,为开展幼儿礼仪教育、培养幼儿礼仪行为奠定基础。

1.汲取《弟子规》精髓,确立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

《弟子规》是我国传统礼仪文化教育的精华,包含了幼儿生活中应遵守的各种规则,如尊敬师长、诚实守信、与人为善等。我们汲取《弟子规》精髓,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把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确立为基本礼仪、家庭礼仪、幼儿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四个部分。基本礼仪包括动作礼仪、礼貌用语、个人卫生等;家庭礼仪包括尊敬长辈、行为习惯、待客礼仪等;幼儿园礼仪包括入离园礼仪、盥洗礼仪、活动礼仪等;公共场所礼仪包括乘车礼仪、商场礼仪、公园礼仪等。例如,通过“路遇长 急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等内容教育幼儿要尊敬长辈。

2.创编文明礼仪童谣,通过播放、传唱入脑入心

结合幼儿礼仪教育的基本内容,我们创编了孝敬礼仪、活动礼仪、进餐礼仪、待客礼仪等礼仪童谣,通过间隙播放、吟诵传唱、童谣表演等形式,引导幼儿在丰富自身语言、感受优美童谣的同时,了解礼仪知识、学习礼仪言行、增长礼仪经验。教师还积极鼓励幼儿创编礼仪童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幼儿对礼仪童谣的兴趣,使其能积极、主动地朗诵礼仪童谣,内化入心,外化于行。

3.制定小、中、大班行为规范,体现礼仪教育年龄差异

幼儿在幼儿期有着不同阶段的年龄特点,礼仪教育应注重幼儿的年龄差异。我们针对幼儿的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生活礼仪、学习礼仪等方面制定了小、中、大班幼儿行为规范,确定了幼儿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应有的文明行为和习惯的标准,如坐有坐姿、睡有睡样,饭后收拾餐具,活动结束整理好用品等。“规范”还体现了循序渐进的特点,符合幼儿的年龄差异。如在“进餐”方面对小班幼儿要求:能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学会正确使用勺子吃饭;对中班幼儿则提高了要求:能愉快、安静地进餐,学会正确使用筷子;对大班幼儿的要求为:熟练地使用筷子,吃饭时不发出声响,能在规定时间内吃完一份饭菜。

二、渗透为主,以幼儿日常活动为载体浸润国学文明礼仪元素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国学教育中,我们注重将礼仪元素渗透在幼儿日常的活动中,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国学文明礼仪的浸润。

1.环境创设中融入国学文明礼仪元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我们注重在环境创设中融入国学礼仪元素,从幼儿园大环境入手,布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柱,幼儿礼仪童谣墙。我们在园内的走廊中展示了孔融让梨、曾子杀猪、黄香温席等中华德育故事,教育幼儿爱长辈、爱伙伴、守诚信、讲礼貌;在班级中设置了排队喝水图、洗手五步图又及礼仪主题墙等,发挥环境的隐性教育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礼仪,从而达到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教育教学活动中植入国学文明礼仪元素

我们通过国学经典讲解、中华德育故事、国学社会课堂等形式,把礼仪元素植入幼儿教育活动之中,让幼儿感受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如德育课堂“黄香温凊”,通过故事教学的形式让幼儿知道关爱、孝敬父母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进而学会关心照顾父母和家人。教师们还结合礼仪元素开展比赛、游戏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结合“能干的好宝宝”开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竞赛,结合乘车礼仪开展“小小交通员”的游戏,结合三八妇女节、重阳节开展爱妈妈、爱家人主题教育,践行孝亲礼仪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3.幼儿日常生活环节渗入国学文明礼仪元素

在幼儿礼仪教育过程中, 教师注重将礼仪元素渗入到幼儿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关注幼儿的日常礼仪习惯, 寻找教育契机。如在幼儿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互相帮助、友好相处,逐步渗入交往、合作礼仪;在幼儿进餐时指导幼儿细嚼慢咽、保持桌面整洁、收拾餐具、不大声喧哗,逐步渗入餐桌礼仪;在午睡前后指导幼儿有序穿脱、叠放衣裤,整理床铺,安静入睡等,逐步渗入午睡礼仪。同时, 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生活中的点滴,及时鼓励幼儿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还应充分发挥自身榜样作用,用自己良好的行为感染幼儿,使幼儿时时处处受到礼仪熏陶。

三、配合为辅,以家园共育为手段促进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共育的关键是家园的一致性。因此,幼儿园与家庭必须统一认识,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1.沟通交流中达成家园培养幼儿文明礼仪的共识

我们采取家长会、网络互动、家访、间隙面谈等多种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了解家长在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疑问和需求,提出建议,解决家长的困惑,达成共识,促进家园共育的有效性。我们还发动家长将幼儿在家的好行为拍成视频或照片,发布在班级微信群、朋友圈和幼儿园微信公众号中进行推广、点赞活动。教师也可又将这些好行为分享给全班幼儿,促进幼儿间的相互学习。

2.“国学小贴士”提示家长关注幼儿在家行为礼仪

我们在班级“一周活动安排”中设立“国学小贴士”栏目,将本周国学主要内容又具体简洁的文字告知家长,并提示家长在家关注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这一行为礼仪。如本周将学习“房屋清”,“国学小贴士”则提示家长:让幼儿懂得只有把小事做好,才能做大事的道理。学说“一屋不扫何又扫天下”,培养幼儿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和玩具的习惯。这样,家长不仅知道幼儿在幼儿园学了什么礼仪,也能在家指导孩子复习、巩固、督促,进一步实现“家园”共育。

3.“亲子礼仪课堂”促进幼儿礼仪行为培养的教育互动

为形成幼儿礼仪培养家园共育学习共同体,更好地实现幼儿、教师、家长之间的教育互动,我们又“亲子礼仪课堂”为载体,开展家长沙龙、礼仪亲子活动、幼儿礼仪行为展示与教育思辨等活动,帮助家长在学习、体验、互动、思考的过程中转变教育观念,获得教育经验与能力,树立教育好孩子的信心,更好地促进幼儿文明礼仪的养成。如孝亲礼仪家长沙龙活动中,家长们在分享家庭孝亲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围绕应怎样把孝亲美德融入幼儿的生活中、家长要如何言传身教等问题展开讨论,家长们既转变了教育观念,也提升了自身的孝亲品行修养。

4.“身体力行表” 促进幼儿礼仪行为培养向实践转化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实践,它需要一个反复练习、巩固提高的过程。我们结合国学礼仪教育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制定了“幼儿家庭礼仪行为养成身体力行表”,从起床、出门、回家、活动、进餐、入睡等方面建立幼儿礼仪行为规则,明确幼儿该做什么、怎么做,再由家长在生活中加又引导、鼓励和督促,并用“很棒”“加油”进行评价、记录,又促进幼儿礼仪行为培养的一贯性、一致性和坚持性,促使幼儿良好礼仪和行为习惯在生活实践中得又巩固和发展。当然,家长自己的身体力行更有助于幼儿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家长应事事又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国学教育,“魅”在领悟体味,“效”在知行合一。我们要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在幼儿心中种下“礼仪”的种子,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生根、发芽,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中受益,成为有气质、有风度、有涵养的现代文明小使者,为开启幼儿美好的人生扬帆助航!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童谣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文明礼仪润童心 养成教育伴成长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