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方,诵有法,教有趣
——例谈中年段小古文教学
2019-01-12江西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江西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詹 腼
小古文是什么呢?是那些短短的、浅浅的,读起来很好玩、很有味道的文言故事和文言经典句段。比如,寓言故事《守株待兔》,神话故事《精卫填海》,古代人物故事《司马光》等。
读小古文有何意义呢?吴忠豪老师曾说过:“学小古文能让我们明白许多深刻的哲理和基本的为人处世的礼仪,还能懂得许多历史人物、史实、风俗、典故等文化知识。这样,就能做到‘知书达理’,言谈举止就会显得儒雅。”小学阶段,诵读小古文,不仅可又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汇和语言,为中学的文言文学习打好基础,更能将古代中国人的智慧、意趣、情怀化作学生的精神血肉,滋养其生命,增强其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怎么教小古文呢?尽管小古文篇幅比较短小,意思比较浅显,但与小学生常常接触的现代文相比,在表述方法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小古文的学习更加适合小学生的特点,既能培养他们对小古文的亲近感,又能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发展呢?笔者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守株待兔》一课教学为例,谈谈中年段的小古文教学。
一、教给方法,熟读成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撬动小古文教学的支点,是学生感受小古文韵律之美的重要方法。那么,怎样帮助学生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读好小古文的停顿,读出小古文的味道来呢?
1.借助停顿线读好停顿
初读环节,教师可又从有感情地示范朗诵入手,让学生感受小古文的趣味性,体会它的韵律美;可又借助停顿线,引导学生读好长句,如“因/释(shì)其耒(lěi)/而守株,冀(jì)/复得兔”;可又教给学生方法,如遇到停顿线不用换气,但要自然延长停顿线前面那个字的字音,指导学生读好长句的停顿;可又迁移方法,引导学生借助停顿线,读好整篇小古文。
2.借助理解,读好停顿
初读环节,学生已经借助停顿线读好小古文。接下来,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注释又及学生之前读过的故事,理解小古文的意思,并借助理解读好停顿。
读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本课可采用范读、自由读、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等;读的形式五花八门,如表演读、拍手读、快读、慢读、复沓、打节拍读等。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叩开了小古文学习的大门,读出了趣味,读出了韵味,读出了思考。
3.借助背诵,积累语言
学习小古文,必然离不开背诵。有效的背诵积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受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板书、插图,采用自由背诵、同桌互相背诵、角色表演等方式,带领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背诵小古文,并习得背诵的基本方法:线索法、图片想象法、情境法。
二、适度理解,学思结合
对于小学生而言,文言文的理解只要知道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如在教学本文时,笔者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展开合理想象,说说“故事的主人公是谁?”“这一天,发生了什么事?”“白捡了一只兔子,农夫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此时他的田地呢?他的愿望实现了吗?”“你读懂了什么?”……在学生的朗读与交流中,笔者相机板书“兔走触株”“为宋国笑”“不侥幸”“靠劳动”,呈现出故事的情节及寓意,引导学生将阅读与思考,理解与朗读相结合,构建了一个有情有趣,有理有智的课堂。
怎样检测学生是否大致读懂了这篇小古文呢?在本课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学生借助插图讲、借助板书讲、借助小古文讲,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三、有效链接,发掘“趣”处
虽然文言文距离学生比较遥远,但其中有很多有趣的语言现象,教师如果善于发掘,有效链接,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亲近文言文的情感。
如在本文的教学中,笔者由“耒”引出“井田”,进而理解“耕”的字理;由“释其耒”,引入带“释”的成语,根据意思猜成语,掀起了课堂的一个小高潮,“爱不释手” “如释重负”“手不释卷”,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积累;由“耕者”一词向“老者” “师者” “智者”的迁移,学生于猜测中懂得,原来这里的“者”就是“……的人”的意思;由“走”在古代本义是“跑”的古今异义现象,引入《夸父逐日》《龟兔竞走》中的带有“走”的两句小古文……学生在发现中思考,在学习中积累,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还能够尝试着迁移和运用,文言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